報導 關於 Law 法律 來自 七月, 2007
蘇丹:電影評析、單身、蘇丹強暴法律、和給達佛的救命火爐
本週的蘇丹綜合報導有許多事要提,所以咱們就開始吧。我們會先從幾位蘇丹部落客對於最近幾部電影的想法開始談起。 住在Dubai的蘇丹部落客Ayman 超喜歡變形金剛(Transformers): 哇喔哇喔哇喔… 多麼棒的電影啊! 變形金剛肯定是今夏最棒的電影。兩個半小時極度的視覺效果、驚人的大馬力跑車(我喜歡新的Chevy Camaro)、和神奇的動作場面。 全力推薦!! 另一方面,住在Oman 的Amjad,, 完全不會 被最新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電影所打動 : 我不是哈利波特迷,永遠也不會是。我一點也不會想去看這部電影。 同時,Daana 覺得她被排擠並且遭受不平等待遇,只因為她是單身的女孩: 我剛剛意識到這是一種施加在我身上的新差別待遇。事實上,它是如此地模糊難辨,讓我最近才發現這個事實。我指的是針對單身族群的差別待遇。 最近我發現如果你是單身,身邊的人們就會盡可能地試著占你便宜,從你身上挖出他們想要的東西。 (譯註: Danna 在該篇文章中提到了幾個發生在家裡、工作上的例子。簡單的來說,人們會因為你單身、不用約會或是家庭聚會,就以為你比較有空,把一些事情丟給你做) 之前被她的美國簽證搞得焦頭爛額的 Kizzie,現在正享受著她的旅程。 Zoulcolm X 也很快樂,但是為的是完全不同的理由: 終於,某個南美的傢伙來看了我的部落客(看看下面的地圖吧)(譯註:他指的是他部落格上右下角邊欄的「Where yall...
薩爾瓦多:抗爭與恐怖主義的區別
一年前的血腥街頭抗爭促使薩爾瓦多通過反恐法,當時在薩爾瓦多大學外的殺警嫌犯已遭逮捕,政府也動用反恐法對付抗爭水資源政策的示威民眾,當地部落客對此有許多看法。 2006年7月5日,薩爾瓦多大學外的示威抗議演變為暴力事件,不知名狙擊手向鎮暴警察開槍,造成兩人死亡、多年受傷,此後媒體均以「5-J」代稱此次活動。經過一年的追緝,嫌犯Mario Belloso於2007年7月2日遭到逮捕,國內媒體持續大篇幅報導。 記者兼部落客Jorge Ávalos非常關心後續發展,Belloso被捕後不久,他便指出[ES]執政黨有意以此大肆宣傳,政府與媒體似乎也忽視無罪推定原則,逮捕當天,Ávalos即希望警方能恪守專業,拿出足以服人的證據。 然而就在兩年後,Ávalos發現警方忍不住對外洩露訊息,一張搜索Belloso住所的照片曝光,顯示Belloso與在野黨FMLN幹部有所往來,Ávalos認為警方策略相當危險[ES],竟然讓如此照片流至媒體之手,恐將使這項證據失去其「保管鏈」(chain of custody)。 回顧過去一年的經驗,部落客Ixquic認為在保守派的執政黨眼中,5-J是薩爾瓦多恐怖主義之始[ES]。相關畫面仍不時在電視上出現,使得政府能夠推動通過新的反恐法。身為律師的Ixquic表示,她完全支持打擊恐怖主義的法律,但她擔心這部法律未定義重要詞語與原則,等於讓政府自行定義何謂恐怖主義而濫用法律。 在Belloso被捕當天,政府在另一場合動用新反恐法, 引發高度爭議。在Suchitoto市郊抗議水源民營化政策的民眾與鎮暴警察發生衝突,總統薩卡(Tony Saca)原本預定前往當地發表演說,並公布水資源系統地方分治計畫,許多人認為這形同將整套制度分段出售予私人企業,抗爭者堵住前往市區道路,鎮暴警察 則前來清除路障,並發射催淚瓦斯與橡皮子彈,媒體照片則顯示示威者丟擲石塊與引燃垃圾。 街頭抗爭癱瘓交通在薩爾瓦多司空見慣,但此次政府手中多了項新武器,包括本地組織基督教農民組織(CRIPDES)多位領袖等14人遭逮捕,並依反恐法起訴,網路上很快便出現有關抗議行動與逮捕現場的照片與影片,國內外團體也廣為流傳。 7月7日,14名遭逮捕者出席位於聖薩爾瓦多的特別組織犯罪法庭聽證會,許多抗爭人士在法庭外聚集,呼籲法庭撤銷恐怖主義告訴,「美國-薩爾瓦多姐妹市」團體也進行實況部落格報導,然而法官最終裁決在恐怖主義罪嫌開庭前,其中13名被告必須先送入監獄「暫時監禁」,最長為期三個月。 法庭裁決宣布後,現場情況是: 民眾群情激憤,但氣氛仍然和平,持續聚集在法院大樓外,鎮暴警察也在場,不過並無衝突發生,Marta Lorena Araujo Martinez的丈夫Julio Portillo在裁決後立即向群眾發表演說,表示他感到相當失望及憤怒,並呼籲所有薩爾瓦多人民未來三個月共同努力營救被告出獄。現在輪到反對黨 FMLN領袖發言。 群眾等著看被告會送往何處,準備組成車隊跟隨,並在監獄外守夜。 作家Juan Jose Dalton在部落格裡批評政府竟以恐怖主義起訴抗議者[ES]: 在Suchitoto遭逮捕的成員將以「恐怖份子」名義審判,但他們是社運人士,而且多數只是丟擲石塊,CRIPDES主席Lorena Martinez要如何與賓拉登的追隨者相提並論?我們彷彿回到1980年至1992年的內戰時期。 La Terminal的JC也認為,如此使用反恐法根本是荒誕可笑:...
巴勒斯坦人內閧
巴勒斯坦怎麼了?巴勒斯坦人為何內鬨?衝突的導火線為何?到底誰勝、誰負?後續又會如何發展? 巴勒斯坦部落客Haitham Sabbah綜合心中厭惡感受,回應以下問題,筆者將原文(阿拉伯文)譯為英文。 巴勒斯坦佔領區正上演一齣丟人現眼的劇碼,不僅兄弟互相殘殺,部份巴人甚至為了求勝,竟和敵方聯手打擊手足,表面上似乎取得勝利,但他們打敗的其實是自己,他們並非被戰機、坦克或火箭砲擊敗,摧毀他們的是心中的盲目及病態,他們慶祝的是失敗,並非勝利。西方國家往往慷慨金援這些巴人,造成家破人亡,然而巴人亟需司法公義昭彰時,西方國家卻一副阮囊羞澀。 作者: Amira Al Hussaini 校對: Leonard
(短訊)烏克蘭:政治人物之奢
Ukrainiana再度張貼烏克蘭總理亞努科維奇(Victor Yanukovych)在克里米亞地區的豪宅照片,並且表示:「『地區黨』(Party of Regions,亞努科維奇所領導的政黨)最近的廣告裡寫著:『烏克蘭全國人民都在努力維持生計』,但有些人顯然並非如此,他們的奢華生活似乎永無止境。」 作者:Veronica Khokhlo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