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 2007

報導 關於 Media & Journalism 來自 五月, 2007

俄羅斯: 對葉爾欽逝世的更多看法

  31 五月 2007

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校對:mountaineer 上一篇文章反映了在俄羅斯部落格圈關於葉爾欽的生涯和死後的一些看法,本篇主要是反映以英文寫作的非俄羅斯觀察者的看法。 在莫斯科的Rubashov在Darkness at Noon寫道關於他的俄羅斯寄宿家庭所感到的悲痛: […]我住的公寓裡情緒很沉重,就像我先前注意到的,我寄宿家庭的主人很顯然的還在舊有民主主義者的信念之中。他們曾和葉爾欽在 1991年8月一起到美國白宮,除了葉爾欽的一些瑕疵之外,他們至終信任他。我們才為紀念葉爾欽而舉杯,但明顯的一杯伏特加烈酒也不能撫平失去他的傷痛。 而有趣的是,當然,因為少數的俄羅斯人會對葉爾欽有如此高的敬意[…] Rubashov張貼了一篇歌頌葉爾欽,強調這位前總統引發歧見的傳奇: 1991年8月,你向他們(蘇聯共黨)表明,國家需要對人民做出回應,而蘇聯共黨有可能被擊敗。你向他們(蘇聯共黨)表明民主值得爭取因為民主有可能獲勝(註1)。 1993年十月,你向他們(國會)表明有些時候是可以使用鐵拳去維護「民主」。但你教那有自己意識形態和權力的繼任者去維護什麼? (註2) 在1996年7月,你向他們(人民)表明要不計代價的贏得選舉,即使如此會導致選舉缺少你曾爭取的民主理念。因為若是回到共產主義,是令人恐懼難以想像的。所以,以民主之名,民主卻遭到破壞[…] 史恩的俄羅斯部落格(Sean’s Russia Blog)的Sean Guillory列出葉爾欽將會被永遠記得的事蹟。這裡是其中之一 […] 葉爾欽將會被世人記得由於他向世界引薦普丁。事實上,普丁在於1999成為總理之前,還是個默默無聞的人物。普丁原本在俄羅斯寡頭政治圈被認為是能受他們 操控的官僚。但普丁並非如此,且今天的俄羅斯看起來是普丁致力於馴化寡頭政治。就這一點而言,今天的俄羅斯某種程度上還是在葉爾欽的掌握之下。 在一篇對Sean的文章的回應中,Rossijskaja Federazija的Heribert Schindler提供了對葉爾欽傳奇的德國觀點: […] 在德國,葉爾欽之所以被記得,很大部份的原因是一個特別的事件:西方集團軍隊的撤退,也就是二次大戰後俄羅斯在德國所遺留的軍隊。 此次撤軍行動是在軍事史上重要的一次軍隊和平轉移。雖然由於蘇聯在同一個時期瓦解而產生一些困難,但撤軍的行動還是按照計劃準時的進行到1994 […] 愛沙尼亞的Giustino在部落格Itching for Eestimaa上讚揚葉爾欽終止蘇聯對波羅的海國家的占領: […]但在波羅的海問題之上,葉爾欽睿智的體認以及修正史達林在1940占波羅的海國家的錯誤,然後將俄羅斯斯軍隊撤出這些對其不造成威脅的國家。他可能曾是一個在外交場合出糗的可笑醉漢,但就波羅的海國家來看,他沒讓國家主義者的驕傲介入最終能使俄羅斯受益的正確決策。 據beatroot所說,許多波蘭人也傾向對葉爾欽有正面的回憶。這裡是其理由: […] 葉爾欽,第一位俄羅斯民選總統,於1999年除夕宣布退休時,並沒有多少人民支持他。一般俄羅斯民眾厭惡且鄙視他。在國際間,他像是個笑話,搖搖晃晃的醉漢形象在全球散播開來以及因為飲酒過量酒醉而不能出席與他國領袖的會談。 然而,對波蘭人而言,大多數則鄉愁似的回顧葉爾欽執政的年代。他終究還是終結共產主義的人。而且,這些人大概樂於見到俄羅斯國勢日漸式微的事實,這樣一來,對新的前共產國家波蘭的威脅會減少。 沉思者在俄羅斯沉思寫道,關於莫斯科在葉爾欽第二個總統任期之初: […]如果你可以記得1997選後的莫斯科,你不在這[…] (譯注:根據沈思者的文章,1996年大選結束葉爾欽連任後,1997年初,這位民主的奠基者實在是太受大家熱愛了,他的聲望達到悲慘地一位數的水 準,於是讓他簽署了浮士德般的協定與,尤其是 Khordokhovsky以及超級自由的民主黨人、暱稱是「成噸現金」的 Anatoly “tons of cash” Chubais。當經濟很有效地被抵押、完全是什麼也沒有,1997年7月3日變成了對葉爾欽夫人來說是一場夢靨,當其它的我們還有另外十三個月來搞爛我 們的肝、後悔之前賣掉的失敗。如果你還記得大選過後1997年的莫斯科,你一定不在這兒。) Copydude寫道,葉爾欽時代也終結了俄羅斯的新娘產業: 葉爾欽執政之下,不僅領導資金外移,也領導俄羅斯女性外移。90年代末期是俄羅斯新娘外移的全盛時期,每年都以倍數成長。如果俄羅斯的資金都在國外洗錢,那麼就留不住太多的俄羅斯女孩待在家。...

發聲:推動部落格小額資助計畫

  31 五月 2007

作者:David Sasaki 譯者:Oiwan Lam 申請截止日期:2007年6月15日 「發聲」是全球之聲的外展計畫,我們現在接受新媒體的小額資助申請 ,資助金額最高5000美元。申請者需要提交具有創意的計劃,向弱勢社群介紹一些民間媒體的技術,如部落格、影音部落格或播客等。 當網路越來越普及,電腦亦越來越便宜,軟體從電腦桌面轉移到網上 ,數位落差變得沒以往那麼嚴重,可是,我們亦看到部落格、播客和網路影片的使用,仍主要集中在世界大城市中的中產階層。 發聲的目標是把新社群、新聲音和新語言引進網上,形成對話 ,我們希望提供一些資源與資助,使一些在地的團體能夠引進更多弱勢社群的聲音。我們支持的計畫多類多種,以下有些例子: 購買一些便宜的數位攝影器材,教導農村學生如何製作一些關於他們上一輩生活影片。 組織一些網誌與攝影工作坊給本地孤兒院小朋友,資助金額中有一部份 可以用來購買平價的數位相機,讓參與者可以把他們的生活周遭環境,介紹給全球的讀者。 與本地的非政府組織或社會企業合作,使他們的工作和故事能得以廣傳。 把我們的新媒體教材翻譯為一些在部落格或播客空間中缺少的土著語言,如Quechua或Wolof,並使用那些教材 ,鼓勵博客以這些語言寫作。 理想遠大無窮,可惜我們的資助有限,「發聲」外展撥出的資助金額由1000至5000美元不等,希望申請者能很詳細、具體 、實際地策劃項目和預算。 獲選計劃會於全球之聲裡介紹。 申請請於6月15日前(星期五)以電子郵件寄至 outreach@globalvoicesonline.org 申請表(連同預算)請以.doc的格式寄出。 下載.doc格式申請書 下載.rtf格式申請書 若有任何疑問和建議,歡迎電郵至 outreach@globalvoicesonline.org  

馬爾地夫:警察遭控侵害媒體自由

  28 五月 2007

作者:Nihan Zafar 校對:Justin 「無國界記者組織」最近指稱,馬爾地夫警方的菁英「星辰部隊」戕害媒體自由,幾週以前,一具浮屍沖上首都馬列海邊,讓警察成為眾矢之的,該國警員的虐囚技倆幾乎已成暴政範本,死者Hussain Salah雖已入土,但先前屍體解剖與否也曾引發許多爭議,相關抗議事件中,警員也曾逮捕記者,更突顯警察漠視媒體自由。 然而馬爾地夫政府卻大肆宣傳2007年世界媒體自由日,相較於政府素行不良顯得格外諷刺,當天政府舉辦研討會,但結果卻尷尬收場,例如總統加堯姆(Maumoon Abdul Gayoom)發表演說時,支持在野陣營的記者退席以示抗議,場外亦有一小群女性運動人士抗爭遭警方制止,不僅奪走民眾的標語看板,並揚言逮捕以威脅群眾離去。 多次抗議期間,記者不斷遭警方騷擾與逮捕,除此之外,司法體系亦迫害媒體自由,當地最受歡迎的在野媒體日報中,便有編輯面臨起訴,可能遭判刑入獄;另一名記者Fahala Saeed則因持有毒品罪名,遭判處無期徒刑,目前已在獄中,當時Saeed為另一起案件前往警局時,警員趁他不在場搜查衣物,據說找到毒品在其中,但顯然是遭構陷。 漫畫家Ahmed Abbas先前在《小卡車日報》(Minivan Daily,或譯《獨立日報》)上陳述自己的看法,政府指控其言論煽動暴力,遭判刑六個月,最近才服刑期滿出獄。 多個團體於本月訪問馬爾地夫,包括「第19條」(ARTICLE 19)、國際記者協會、無國界記者組織、南亞媒體委員會、國際媒體支持團體等,他們聯名於今年世界媒體自由日發表公開信,關切馬爾地夫媒體自由現況。

摩洛哥: 本週充滿新鮮事

  24 五月 2007

作者: Jillian York 校對: Leonard 5月18日法國公佈新內閣名單,本週摩洛哥英語部落圈熱烈討論法國首位北非裔司法部長達娣(Rachida Dati)。41歲的達娣是律師,父親來自摩洛哥,雖然達娣入閣顯示少數族群能在法國有所作為,但誠如Liosliath所言,「當年若法國實行現任總統薩柯奇(Nicholas Sarkozy)的移民政策,達娣的父母很可能根本無法入境,種種原因讓我覺得她很虛偽,她追隨薩柯奇多年,渴望加入執政團隊,讓她的事業野心明顯戰勝道德良知。」 The View From Fez敘述摩洛哥民眾對達娣入閣的反應: 法國對達娣擢昇為司法部長一事反應熱烈,但摩洛哥民眾與國內法語族群卻是一片寂靜,政治評論家挖苦地說:「她政治經驗不足,只是個花瓶。」 Maghrebism先提問:「為何移民後代的觀點不能與薩柯奇如出一轍?」接著為達娣辯駁: 雖然達娣是移民第二代,但她仍可選擇支持薩柯奇,同樣地,雖然外界指稱薩柯奇利用達娣作為政治旗手,但薩柯奇仍不避諱地找她入閣,可能是因為薩柯奇跟左派人士一樣,都是相中達娣的經驗與實力。 但摩洛哥移民及左派人士卻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一旦移民政治人物跨出其陣營,他們就成了政治旗手、叛徒及怪胎。 崇拜政治人物容易畫地自限,現在我們必須清楚知道,並非所有移民第二代理念相同,即使來自相同背景,價值觀也可能有所不同。 本週充滿許多新鮮事,除了達娣入閣外,另一件新的消息是一間報社成立。以往摩洛哥的英語新聞來源只有國營及美國新聞網站,但隨著民營週報The Casablanca Analyst成立,民眾將多一項新選擇,The View From Fez表示: 只需4塊迪拉姆(摩洛哥貨幣單位),即可擁有一份報紙,裡頭有詩、時事分析、新聞、評論和書評,其他版面還包括國內新聞及評論、國際時事分析、民意論壇、文化新聞、語言傳播、文學等等,該報內容包羅萬象,提供讀者愉快的閱讀經驗以及深度思考。 The Morocco Report對該報讚譽有佳,以下為部份節錄: 我的學生認為該報社編輯野心勃勃,我同意這樣的看法。摩洛哥人口約3100萬,國內報紙龍頭每期銷售量卻只有10萬份,再加上大多民眾皆不諳英語,若該報社想在國內報業有一番作為,的確需要雄厚野心與信心。 而且該報的表現確實讓我驚豔,不僅文章原創性十足,執筆作者更包含了穆斯林、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環保人士、國族主義者、真理主義者、民主派人士、文藝雅士、自由鬥士及經濟學家(順序為隨機排列),提供讀者多元觀點。 最後還有一件新鮮事,Cat in Rabat表 示摩洛哥可能出現第一家酒品商場:「店面就設在這條街上……在阿哥底(Agdal)附近……位於拉巴特(Rabat)……在摩洛哥民眾眼中,其位置和週遭 環境格格不入,就好像加爾默羅會(Carmelite)修女出現在阿富汗山簏的基地組織訓練營一樣詭異,不過商場就是在那裡營業。」

(短訊)約旦:媒體監督團體將出現

  17 五月 2007

作者:Amira Al Hussaini 約旦部落客Lina連結到一則新聞,其中指出來自五個阿拉伯國家的記者準備組織媒體監督團體,以反抗區域內政府對媒體記者限制愈來愈多。根據報導,20位來自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摩洛哥與利比亞的記者將於六月份,於開羅發起「自由媒體工作者聯盟」,埃及裔美籍的社會學家與人權份子Saad Eddin Ibrahim亦表達支持。

科威特:當觀光景點只剩購物中心

  13 五月 2007

校對:Justin 科威特部落客感到相當憤怒,因為每當外國代表團來訪,本地人員總是帶他們去購物中心參觀,難道這是科威特唯一能展現、能誇耀之處嗎? kuwaitism的Q很不滿,官員總是帶著外國訪客去購物中心: 看到這種新聞,各位會跟我一樣難過嗎?現在我們只有「大道購物中心」能展現給外賓看嗎?購物中心很好、很新,…但那只是個很多星巴克咖啡與服飾店的購物中心而已,為何我國總理與官員會帶著巴林總理與官員,藉由興建另一棟購物中心以顯示我國的偉大? Qias則提出另一個可造訪之處: 我們總是抱怨科威特很空洞,沒有好地方可去,不如去Tarik Rajab 博物館吧,展示品融合伊斯蘭藝術與生活,我一去再去也不覺得無聊。 Forzaq8則是逐漸對當地報紙失去信心: 這或許只是件小事,但假若報紙都不查證自己的報導內容,還有誰會做? k thekuwaiti則遺憾科威特的Virgin商店結束營業: 內政部最終還是決定對付科威特Virgin背後的老闆,強制關閉商家的部分理由包括:經銷與出版非法產品,租賃店址未獲執照等。 Athbee在部落格無心分享他在科威特的一個老故事: 有天我和一位朋友經過一間購物中心,我很意外他竟然笑容滿面,因為我知道他平常並不太笑,但自從踏進購物中心後,他卻好像微笑成癮一樣。 我更意外的是,後來他居然開始向咖啡館的人們與路人打招呼,好像他要競選公職一樣!我事後得知,他經常來到這間購物中心,所以跟這裡的人很熟,他們習慣相同,都會戴著手機藍芽和頭巾或牛仔褲,有時還會帶著葵花籽分送給其他人。 The Stallion則領著我們到另一間購物中心,參加科威特船艇展: 昨天我開車前往Al-Kout購物中心,參加2007科威特國際船艇展,我在下午四點半抵達,現場人員卻告訴我,開幕時間從三點半延到六點半!其實我很高興聽到這件事,我才能悠閒地逛完展示攤位,不必和大批民眾擠! HILALIYA的Amer提到其他壞消息: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網路整備指數」,科威特跌了八個名次,從46名滑至54名。 Jibla的Ateej Al Souf則提供一段影片,內容為過去「科威特電視」樂團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的演唱會: 「科威特電視」樂團在紐約聯合國日慶祝活動上,展現全國音樂發展的卓越成就。 intlxpatr則談到眾人普遍的感受,也告訴我們科威特當地的新活動。 我很痛恨自己總是在活動隔天,才在報紙上讀到相關報導,這些都是我很想參加的酷活動,所以我才與各位分享此事。

尼泊爾:部落客成立協會

  4 五月 2007

校對:Justin 4月21日星期六,24名尼泊爾部落客群聚首都加德滿都,討論成立尼泊爾部落客協會(BLOGAN),希望推廣與保護當地部落格,在這個喜馬拉雅小國內,部落格還未大為風行。 尼泊爾長期經營的部落格不到300個,不過無論從2004年10月至2006年4月,國王賈南德拉(Gyanendra)嚴控媒體,或是去年4月人民運動重建民主法治,部落格都扮演重要角色,讓人們更有熱情拓展部落圈。 相片由Jiten World提供 部落客發表的文章也反映出這種熱情,認為這是歷史性的聚會,Mero Sansar以「尼泊爾部落客歷史性會議」為題,張貼相片與影片;Deepak’s Diary則讚揚會議海納百川: 今天舉行尼泊爾部落客第四次會議,由各方面看來皆為歷史性聚會,不僅出席人數創記錄(共24人,其中女性6名,噢,我沒有性別偏見的意思!),而且成員廣泛,包括18歲的Deelip Khanal、尼泊爾普查部前秘書長Buddhi Narayan Shrestha、代表賤民階級(Dalit)的Rajendra Biswakarma、穆斯林Mohammad Tajim、積極關注特萊地區的Salik Shah等,部落客的共同特質讓我們共聚於此,重大時刻正在發生,你看見了嗎? 會議中亦成立工作委員會,許多與會者都毛遂自薦,最終決定主席為Ujjwal Acharya,成員包括KP Dhungana、Ghanshyam Ojha、Deepak Adhikari、Ram Prasad Dahal、Bishnu Dhakal、Rajendra Biswokarma、Avinashi Paudel、Mohd Tajim、Tapas Barsimha Thapa及Umesh Shrestha。 席間亦決定出版有關部落格的書籍,不僅提升大眾意識,也要推廣部落格,NepaliVoices裡寫道: 今天還達成出版書籍的決議,KP Dhungana將負責協調相關工作,在場所有人都同意提供各種協助,部落客將以英文或尼泊爾文書籍相關經驗。 雖然所有與會的部落客同意設立協會有其需要,但部分人士還在考慮是否有必要向政府登記,Dedicated to Daniel Pearl反對登記,害怕會因此失去部落客所享受的自由: 我們真的需要登記才能進行這些任務嗎?我害怕如此不僅會喪失原有自由,還會列入非政府組織名單中,這份名單內的團體向來以榨取社會資源而惡名遠播,…我要強調的是,難道我們不能只做部落客?非得成立組織不可? Kathmandu Speaks則主張成立協會,無論登記與否,每位部落客都贊成BLOGAN該舉行研討會,並每年獎勵最佳部落格,尼泊爾部落圈似乎正形成一股力量。

沙烏地阿拉伯:熱門部落格遭封鎖

  4 五月 2007

  包括Muhammad Basheer與Amaar均報導,「半島對話」是個廣受阿拉伯年輕人歡迎的部落格與討論區,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卻決定封鎖該網站,讓當地用戶不得其問入。 「半島對話」的回應則是「感謝沙烏地阿拉伯!」,諷刺的是,此事竟然發生在世界媒體自由日,他們質疑的是,封鎖事件究竟是政府對抗部落客的新戰爭,抑或只是無心之過?他們也指出,阿拉伯各國政府其實企圖用不同方法打壓部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