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 2007

報導 關於 Migration & Immigration 來自 九月, 2007

馬達加斯加:人人都想離開

  19 九月 2007

馬達加斯加一家假造的人力銀行公司最近面臨官司纏身,這間名為「全球入口顧問」的公司由國際顧問人士Steve Turmel主持,此人很可能將遭遣送出境,該公司先前表示,要為美洲巴哈馬群島上的「西棕櫚紡織服飾公司」招募數千名員工,應徵的馬國民眾必須符合以下 幾點條件:注射B型肝炎與黃熱病疫苗、持有有效護照、繳交約93美元的手續費,對於許多人每日生活金額不到一美元而言,這已是很大一筆錢。 消息發布後,超過3000名馬達加斯加民眾前往應徵,他們把家裡的收音機、電視、稻田等全都賣掉以籌措手續費,有些人因此負債,有些人辭 去原有工作,這間人力銀行的臨時辦公室就設在一間學校校舍中,現在卻已人去樓空,經馬國政府聯繫後,巴哈馬政府表示該國並無「西棕櫚紡織服飾公司」,「全 球入口顧問」也不知有Steve Turmel這位員工,但許多應徵者仍盼望九月中能出國。 Harinjaka連結至《馬達加斯加論壇報》網站,呼籲民眾注意此事。 Jentilisa懷疑,這是否已應驗馬達加斯加民眾容易受騙,整天想著到海外就能過較好生活,就算情況一片混沌也不疑有他。 先前許多不敢提出意見的人,現在才紛紛質疑,當鄰近的美洲國家都有無數失業勞工,為什麼巴哈馬的企業得千里迢迢到馬達加斯加來聘雇員工? 儘管後來事實一步步揭露,還是有人表示寧願到外國過苦日子,因為國內的生活已令人無法忍受。 有些人在想,如果外國與國內生活景況一樣糟糕,你會選擇待在何處?有些人認為馬達加斯加人在國內歷經太多苦日子,所以千方百計想離開,而且我們的教材總把外國描述為天堂,讓很多人就算不會說外語也想出國。 原文作者:Mialy Andriamananjara 校對:FoolFitz

敘利亞:歷史、文化與認同

  6 九月 2007

本週我們撇開政治,多關注人們生活各種面向。 在這篇充滿情感的文章中,Abu Fares為舊有黎凡特-地中海式的生活型態不再而感傷,而遭他眼中的「新保守主義者」入侵,無論那些人是猶太教及基督教的新保守主義人士,或是新伊斯蘭主義份子,對他而言只是一體的兩面。 海岸邊的夢幻小鎮Tartous已逝,過去30年間已突變為可悲的水泥叢林,社會與文化層面的轉變更為巨大,我們不再是心胸開放的地中海居民,不再積極發掘與接納多樣生活方式,不再清楚劃清政治與宗教的界線;我們曾是個獨特的社群,曾過著高於社經水平的生活,曾面對著神秘海洋、尋找充滿異國色彩的樂趣所在,我們曾樂在生活,沒有階級、政治醜惡,也不在乎各種宗教教條;我們的生活裡也有政治人物和宗教領袖,但民眾對他們的言論都置若罔聞。 除了Abu Fares傷逝之外,「解構生活」部落格的Omar提到社會規範如何逐步收編人們,並以一般敘利亞家庭都會發生的小故事為例: 我母親的朋友趁我去買咖啡的時候,小聲地問我的妻子:你懷孕了沒有? 如果是我一定會回答:「這關你什麼事」,不過因為我的妻子是位有禮女子,便婉轉地向她解釋我們結婚不到兩個月,還想享受兩人時光,想要實現長久夢想四處旅行爾爾… 結果她看著我的妻子說:享受兩人時光?你還覺得自己很年輕嗎?(我的妻子29歲) Wassim探討認同問題,寫下一篇極好文章: 為何如此?我是個敘利亞人嗎?答案是也不是,敘利亞全名為「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但我不再認為自己是個敘利亞民族主義者,更不是阿拉伯民族主義者,這代表我不再是個敘利亞人或阿拉伯人嗎?Maxime Rodinson在著作中很明顯提出「阿拉伯人」議題,但阿拉伯人該如何定義--種族?語言?文化?宗教?每一種似乎都禁不起檢驗,都曾經出現內部質變。但我仍稱自己是個阿拉伯人,在這個以護照決定身分的時代,我有意識地自願做為敘利亞一員,如果我生於哥倫比亞,我就是個哥倫比亞人,這就是我的阿拉伯與敘利亞身份建構方式嗎?似乎是如此,但這不影響認同的重要性或權力,假若人們很高興地接納自我身分,至少對社會安穩是必要之舉。 最後Abu Kareem提供一篇溫暖文章,讓我們也同樣進入內在平和的狀態… 上週日早晨,我打電話給人在貝魯特的父親,恭祝他八十歲大壽。我們說了幾句話,他可以跟我聊幾個小時的政治話題,但很不擅長與兒子交流情感,他謝謝我打了電話,說了再見後就把話筒交給我母親,我聽出父親的聲音有些不同,看來他很高興接到電話。 原文作者:Yazan Badran 校對:FoolFitz

英國:多采多姿的諾丁山丘嘉年華會

  1 九月 2007

諾丁山丘嘉年華會中孩童遊行,身著傳統服飾的女孩站在街邊。照片由Cristiano Betta於8月26日星期天拍攝。 今天是英國國定的八月銀行假日(Bank Holiday,八月的最後一個週一,從上個週六起連休三天),這天是個適合戶外活動的豔陽天,也是一年一度的諾丁山丘嘉年華會,它是歐洲最大的加勒比海式嘉年華會,也是世界上夏日最大的節慶活動之一(2006年,不論是參加化裝遊行的表演者或是觀眾,至少有一百萬人參加這場盛會)。 這場活動於1965年發源自,諾丁山丘所在的西倫敦鄰近地區,主要是以各式的加勒比海嘉年華會傳統為主(特別是千里達(Trinidad)的嘉年華會);而從世界各地來到倫敦定居的外國人,他們在追尋自己傳統的音樂和節慶時,也為影響了這個嘉年華。傳統節慶妝扮的舞者沿著3英哩長的遊行路線,在音響和樂團現場演奏音樂的節奏下舞動,成千上百的觀眾享受著嘉年華會的場面,吃著街道旁小販所販賣的食物(像是可以喝到冰涼的椰子水)。這場嘉年華會甚至已延長到2天,在星期一的銀行假日、以及大人的週日假期之前,還有孩童樂團的遊行。 同時,數以千計的職業及業餘攝影愛好者捕捉了這場盛宴的多采多姿和能量。他們也把照片上傳到網路,讓大家都能欣賞。這裡是從Flickr上所選出來今年諾丁山丘嘉年華會的照片。 開始這場眾多加勒比海嘉年華會的是黎明前的J’Ouvert(東加勒比海地區,法文「一天的開始」之意)活動。節慶妝扮的遊行者以泥巴塗抹自己。此照片為Robert P. Byrne於8月26日星期天拍攝,(這裡可以看到更多嘉年華會的照片)。 身著傳統服飾的兒童-在左邊女孩吹著哨子以抓準音樂的節奏。照片由virgorama於8月26日星期天拍攝。(這裡可以看到全部嘉年華會的照片)。 從Ladbroke Grove往下看遊行路線。照片由london emigre於8月26日星期天拍攝。(這裡是他的諾丁山丘嘉年華會相片組) 倘徉在陽光中,或是因為她的傳統服飾而發光發熱?照片由sallylondon於8月26日星期天拍攝。(這裡是他的諾丁山丘嘉年華會照片組) 在諾丁山丘嘉年華會中,千里達的影響力應該是最大的,但這個節慶已為來自其它加勒比海區域國家的倫敦人所慶賀。這位女舞者身著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St. Kitts and Nevis)國旗。照片由virgorama於8月26日星期天拍攝。傳統節慶妝扮的舞者身著其它國家的國旗:蓋亞那人,(Guyanese)照片由Tim Fearn所拍攝;一位千里達女性,照片由Cristiano Betta所拍攝;格瑞那達人的照片(Grenadian),由P*E*T*A所拍攝 Dame Lorraine是千里達嘉年華會中一個傳統的諷刺性角色(譯註)。這個諾丁山丘嘉年華會的版本穿著經過裝飾的流行糖果鞋(Crocs)看起來很舒服。照片由Cristiano Betta於8月27日星期一拍攝。(更多的諾丁山丘嘉年華會照片請看(這裡)。 釋註:根據原文所提供的英文說明,Dame Lorraine是19世紀千里達上流社會的女仕,身著誇張的帽子,載著精緻的珠寶,在化妝舞會通宵優雅的跳舞。奴隸們透過窗戶觀察她們。時至今日,被解 放的奴隸們歡慶著他們的嘉年華會,Dame Lorraine自然成為他們主要的嘲弄對象。 視覺和聽覺的嚮宴:身著傳統服飾的鼓隊生氣勃勃,激起觀眾的興緻。照片由argaritanitz於8月27日星期一拍攝。(更多的諾丁山丘嘉年華會照片請看這裡)。 諾丁山丘嘉年華會一直以來被視為加勒比海的節慶,但今天許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倫敦人也參與其中。這些身著中國傳統服裝的舞者,整齊劃一地帶著扇子。照片由(Betta於8月27日星期一拍攝。 那些面具、那些粉妝、那些羽毛?威尼斯式的?加勒比海人的?還是阿茲提克(Aztec,墨西哥古文明)?都不重要,這就是諾丁山丘。照片由Betta於8月27日星期一拍攝。 文中所提及,以及其他攝影師的照片,請看Flickr上的2007諾丁山丘照片集。 原文作者:Nicholas Laughlin 校對:FoolF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