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政治 來自 二月, 2010
尼泊爾:君主制支持者癱瘓首都
支持君主制的團體走上尼泊爾街頭,要求恢復君主立憲,並將尼泊爾建立為印度教國家,迫使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癱瘓,首都街頭本應是百萬人口流動的繁忙景象,2月22日卻顯得荒涼,商家與學校全都關閉。尼泊爾文部落格Myssansar提供抗爭當天市區主要道路的照片。
克羅埃西亞:新總統,新氣象
2月12日,荷西波維克(Ivo Josipović)就任克羅埃西亞第三任總統,取代已屆滿兩任的卸任總統梅錫克(Stjepan Mesić),英國廣播公司刊載報導,詳細說明新總統的象徵意義,以及克羅埃西亞目標在2011年或2012年加入歐盟的過程中,可能面臨什麼阻礙。
伊朗:網路攻擊正熱
人們常認為網路是對話與和平交流空間,但在伊朗,政治衝突亦突變為「網路戰」,抑制言論自由則是最強大的武器。 以下這三項主要現象成敗不一,不過皆可稱為網路戰爭創新。
摩洛哥:西撒哈拉繼續會談
關於西撒哈拉的 爭論是複雜的,摩洛哥聲稱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而由阿爾及利亞所支持的撒哈拉獨立運動(沙圭亞暨里約迪歐洛全民解放陣線,簡稱Polisario),則渴望獨立。
伊朗:綠色歌曲支持抗議活動
「綠色運動」(伊朗的反對黨)運用各種方式對抗伊朗的執政黨。一些伊朗的部落客建議人們將手機鈴聲換成「喔,伊朗」。這首在伊朗家喻戶曉又備受歡迎的頌歌,能夠表現他們與抗爭運動團結一致的心。以下是這首歌的一部分:
印度:電影裡的文化政治
本文重點不在於印度寶萊塢電影《我名可汗》(My Name is Khan),而是印度與美國民眾對電影的看法及原因,若觀察印度部落格裡的相關文章,可發現一項特別現象,多數人都在分析該片與印度文化政治的關係,而非電影本身的美學價值。
伊朗:革命紀念日抗爭不算成功
2月11日伊朗革命紀念日當天,「綠色運動」在國內多座城市發動抗爭,但因為安全人員事前安排縝密,再加上大規模親政府遊行,使抗爭行動情況不如預期,不過在首都德黑蘭(Tehran)及伊斯法罕(Isfahan)等地,抗爭者仍能突破安全封鎖。
美國:古巴裔國會議員宣佈退休
一如美國歐巴馬政府執政一年來的許多成果,美國與古巴關係進展相當微妙,不過政策的一小步,或許代表行為的一大步,尤其涉及古巴裔美國人及選票時更是如此。
開放影片:Lawrence Lessig線上講座
什麼是合理使用?著作權概念如何融入數位時代,影片評論、教學、重製與研究如何能自由發展?歡迎在美東時間(GMT-5)2月25日下午6時,於「開放影片聯盟」網站即時收看Lawrence Lessig講述這些議題,或可查閱各位所屬城市是否有公開播放活動,
澳洲:氣候變遷方案未定
早在去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召開前,澳洲在野黨便放棄支持「碳交易計畫」,也拋棄黨魁唐布爾(Malcolm Turnbull);二月初,向來懷疑全球暖化的自由黨新黨魁艾伯特(Tony Abbott)推出另一套碳排放方案。
海地:孤兒領養與報導何來?
海地南部多數地區受規模7.0強震重創至今已屆一個月,全球各地媒體許多都將孤兒及兒童未來命運做為報導焦點,但外界卻鮮少聽見海地民眾對此事的看法。
哥斯大黎加:首位女總統出爐
2010年2月7日,哥斯大黎加民眾經過投票,選出國內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秦齊亞(Laura Chinchilla)代表執政的「國家解放黨」勝選,依據最高法院選舉單位的官方數據,她以47.8%的得票率大勝其他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