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 2007

報導 關於 政治 來自 十二月, 2007

馬來西亞:印度裔群眾要求平權

  14 十二月 2007

馬來西亞印度裔人士數週前穿越車陣、封鎖的道路與關閉的火車站,在首都吉隆坡舉行示威抗議,要求獲得平等人權。 警方封鎖英國高級專員公署附近的道路與兩座火車站,對「印度人權行動組織」的遊行隊伍嚴陣以待,使用催淚瓦斯與摻有化學物質的水柱驅離群眾,成功將抗議民眾分散區隔在吉隆坡各處,有些人被趕到安邦路區(Jalang Ampang),靠近印度教聖地黑風洞(Batu Caves)著名的雙子星大樓也在不遠處,抗議群眾自早上七點三十分便在雙子星大樓附近集結,據報導指出,直至晚間十一點,警方都還在黑風洞入口處驅散群 眾。 照片由lastham 提供。 Jelas.info的部落客記錄自己在安邦路區遭遇催淚瓦斯攻擊的親身經驗: 我很靠近最前端,從來沒遇過催淚瓦斯,讓我措手不及,我的天啊,感覺有夠痛,我以為自己要窒息了,我只能慢慢隨逃竄的群眾步行離開,我不確定後頭當時有沒有警員在追打我們。 由於群眾分布的區域太廣,各方對於遊行人數估計差異頗大,英國廣播公司在高級專員公署外採訪,認為超過5000人參加;美聯社報導人數破萬,《亞洲時報》估計超過兩萬人,網路新聞網站Malaysiakini認為有三萬人。 《新海峽時報》報導,共有136名抗議群眾面臨起訴,三名「印度人權行動組織」人士在抗議前三天,便已因煽動叛亂罪名被捕,等抗議隔天便無罪釋放。 「印度人權行動組織」並未獲得政府發出遊行許可,但仍提交一份備忘錄,要求英國政府拿出四兆美元,補償1967年馬來西亞獨立之前被英國送至馬來西亞工作的印度民眾,抗議群眾抨擊馬國法律歧視國內龐大坦米爾族群,馬來西亞今日印度裔族群超過二百萬,由於政府採行的配額制度獨厚馬來人,使印度裔人民難以取得營商執照、物產與高等教育機會。許多抗爭群眾高舉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與印度聖雄甘地的照片。 (圖說)駐守英國高級專員公署附近的警員 抗議者也認為,他們希望獲得馬來西亞印度國大黨的注意,S. Samy Vellu自1979年便領導該黨至今,對於該黨長期無力提升馬國印度裔族群的地位,許多群眾感到十分失望。 Color Blind的部落客Ronnie Liu指出,抗議者高喊要Samy Vellu下台: 馬來西亞國大黨黨魁S Samy Vellu必須立即下台,這似乎是今日三萬抗議民眾的共同心聲,我遇到每位印度同胞都意見相同,Samy Vellu先生,你聽見人民的心聲了嗎? Disquiet部落客兼全國人權學會主席Malik Imtiaz Sarwar看到警方對印度裔抗議群眾的反應後,再對比執政黨巫統青年軍於六月抗議時,警方的態度不同: 我不一定認同「印度人權行動組織」表達立場的方式,雖然我明白他們的訴求,但我認為我們該為所有弱勢邊緣的馬來西亞人爭取權益,不過政府與警方對不同抗議態度顯然前後不一致,或許證明「印度人權行動組織」所言不假。 許多英語系部落客,以及半島電視台、英國廣播公司等國際媒體,報導重點都放在警方驅離群眾的方式,馬來西亞報紙《星報》與《新海峽時報》則關注警員受傷與抗議者的暴力行徑。 原文作者:angshah 校對:nairobi

蘇丹:當死亡變得稀鬆平常

  7 十二月 2007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眼見一個人的死亡可以是個重創的經驗。然而,當你身處其中很長一段時間後,這樣的事就會變成日常小事,沒什麼大不了。這就是SudaneseReturnee 領悟到的。他在歐洲待了幾年的時間,再重回Juba-蘇丹南部的一座城市-見證了廿多年的血腥戰火。 多年來,我從不知道為什麼會老是想著我可能會死於橫禍。在Juba,人們談論死亡和悲劇,大概比歐洲人談到天氣還要頻繁。 …兩天前,就在Juba,發生了一件實在令我目瞪口呆的事。那晚的夜空下,我和幾個朋友坐在家門口。 …然後一陣似是痛苦、似是困惑、又或驚駭的尖叫聲劃破寧靜。 …一場意外事故。他的頭完全變形了。看來被不知道什麼東西撞到的當時,他就死了。我聽到有人說,又是一件意外身亡事故。 …他看起來絕對是死了,但還是有人跪在他身邊,檢查他的脈搏,接著不帶任何情緒地宣佈「aaah, deintaaha!」(啊哈,這個完了!) …他們是同母兄弟!…人群在夜色中逐漸散去。對大多數的他們而言,這不過是Juba的另一天。但對我和我母親而言,這卻是難以忘懷的一天。 SudaneseReturnee仍然覺得很難過。他想找Dr. KonyoKonyo聊聊,但在診所遍尋不獲他。可能是因為Dr. KonyoKonyo忙著在部落格上發表關於南蘇丹的健康議題應設優先順序的文章: 你如何決定哪個問題應該優先處理?當南蘇丹政府(Goss, Govenment of South Sudan)上任,他們承諾會儘快完成百廢待興的建設,像是興建醫院、診所、衛生中心、重建舊有的醫院。現在所有的州都完成健康調查了,然後呢? 很遺憾,大多數的承諾都落空了。在健康議題上,我們需要知道輕重緩急。 Drima, The Sudanese Thinker在部落格中提到一個孩子如何在一場暗殺未遂的事件裡被利用: 目擊者表示,一位群眾裡的陌生男子把一個爆炸裝置交給那個孩子,要這個孩子往前拿到Kodi站的講台上。但這孩子還沒走到講台,東西就爆炸了! 他也刊登蘇丹總統Omar al-Bashir最近在義大利拜訪教宗的照片。 Little.Miss.Dalu闡明了她認為女性割禮是性暴力的想法: 將標題取為「視女性割禮為性暴力」,因為我相信女性割禮是以暴力反對女人具有性慾。它物化了女人,透過身體的傷害,並剝奪(或說壓抑、消除)她「微不足道』的性慾。她的身體是用來取悅她丈夫的東西。這整件事關乎不平等的權力掌控,卻以「保護貞潔」之名遂行其道。 Wholeheartedly- Sudaniya提問:「達佛,誰想要和平?」 一場反叛攻擊殺死了至少十名在蘇丹達佛(Darfur)地區裡,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軍事基地裡的維和人員。這件事引起國際社會的非難。--資料源自BBC News 我猜達佛人對這事件大概要說「又來了!這些自私的白痴不計任何方式就是要破壞和平!」 The Sudanese American評論最近Khartoum對SPLM的鎮壓: 這類的事讓蘇丹想要維持一個統一團結國家的努力備感艱辛,因為它傳達的是錯誤的訊息,不僅是對南蘇丹人,對蘇丹北邊也是。眼看議會的選舉即將在兩年內舉行,我們很難期待這個「一統的政府」可以為民主的改變舖路,也很懷疑目前國會的執政黨能夠接受選舉的結果。 最後,同樣重要的,允許我呈現給你們Path2hope這篇具有象徵意義的文章-「新的起點」,做為蘇丹的部落格圈本回的尾聲: 我抵達英國了,很高興天氣沒有令人太失望。如我期待,灰濛濛的、多風、偶有陣雨。 明天我要搭火車出發前往就讀的大學。我抱持最美的希望,但上帝自有對我的安排。祝我好運! 儘管蘇丹仍有些正向積極的事在進行著,但負面的事遠遠多出許多。蘇丹,需要一個新的起點! 原文作者:SudaneseDrima 譯者:Sophia 校對:nairobi

南韓: 三星醜聞

  6 十二月 2007

南韓三星(Samsung)公司近來一連串的醜聞,包括行賄基金、賄賂檢察官和政府官員、及三星總裁李健熙(Lee Kun Hee)和其助理以非法方式幫助李健熙兒子接管三星,不僅震驚了整個韓國社會,也似乎影響了即將到來的總統選情。三組總統候選人都同意尋求特別檢察官對賄 選案及其他三星的錯誤行為展開調查。南韓保守黨--大國黨(GNP, Grand National Party),也期望調查2002年三星以「恭賀」現行總統盧武鉉(Roh Moo-hyun)贏得總統大選名義所捐贈的錢。 一位南韓網民試圖探討三星究竟擁有多大的影響力: 三星行賄醜聞事件引起極大的爭議。但假如「今天的醜聞事件主角不是三星呢」?那麼我相信那間公司的總裁早已被傳喚。接受三 星行賄的檢察官可能以為那並不算是行賄,並藉口說並無酬金。他們似乎認為「不承認或不拿現金」就是不接受行賄。然而,行賄應該包括部門領據、高品質的酒、 給官夫人的名牌商品等等。要根除社會中行賄的陋習(像是對記者行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因此更別說是像三星這樣大宗的行賄案件,沒有人知道要花掉多少 時間解決,也許永遠都無法根除。 三星的金錢勢力凌駕國家主權之上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問題出在三星和現行總統盧武鉉(Roh Moo-hyun)之間的關係,公民究竟能夠知道多少?他們又究竟擁有多大影響力?三星控制著「藍宮」*。我們不知道三星掌權實際情況,但我確信三星確實 以多種方式控制著「藍宮」,且它的影響力遠比那些檢察官都來得大。盧武鉉(Roh Moo-hyun)他對財閥有著嚴格的控管政策,但實際上那些政策早已漸失效力,「藍宮」召開的科技會議,總是受到三星經濟研究組織的支持。正如財閥所 言,政治權力是有限的,但金錢卻能擁有無限的權力。 譯按:藍宮(Blue House)又稱青瓦台,為南韓總統府 道德倫理成為最大討論議題 我的一位朋友說「他不知道為什麼大家要討厭三星」。他認為三星這樣一個在全球市場以手機及半導體被認可的科技大廠,本來就需要進行那些政治上的游說行動。而且現在那些批評三星的聲音根本就是投機主義。 其實,這根本無關我們喜不喜歡三星。人們常對喜惡和對錯兩者感到困惑。而三星的醜聞乃是關乎對錯,而非我們對它的喜惡。 揭開這一連串醜聞的律師金勇哲(Kim Yong-chul,三星集團前法律事務負責人)所抱持的原則,是在三星總裁李健熙和他兒子李夏勇以非法方式運作三星,以取得私人利益的累積。並且為了掩蓋這些非法行為,而對政府官員行賄。 對於三星,我們確實該認可它在全球市場中產品及行銷上的競爭力。然而要成為所謂的超級企業,標準並不僅僅如此。要成為企業的楷模,不只商業利益很重要,社會倫理、勞動福利、管理能力也同樣重要。 在軍事獨裁時期,有為了追求民主而起的抗爭;現今,則是有為了反對大型資本及市場領導制度的抗爭。律師金勇哲並不是「背叛者」或英雄,嚴格說來,他應該是 一個聽從於自身省察的人。就像他說的,他也是揭發醜聞後該被懲處的其中一個。他無法,也不應該免於社會懲處。但在那之前,社會上該注意的是他的省思。且這 再也不該是他一個人的省察,也該是整個社會的省思。 個人或公民組織試圖透過連署及投票運動,尋求公民社會的支持。也有人分析了媒體在這次醜聞風波裡該扮演怎麼樣的角色: 一共有108則有關三星的新聞。包含Nocut News在內,數量將會再增加。Chosun Newspaper及Hankook Newspaper目前數量最多,其還包含了E-daily和Yonhap news。Hankyoreh Newspaper則花了最多的篇幅報導這次的事件。除了Joonang Newspaper只有一篇報導外,其餘新聞媒體都是類似的情況。 Kyunghyang Newspaper (7) Kookmin Daily (3) Dong-a Daily (12) Moneytoday (9) Seoul Economy...

哥倫比亞:公開的影片顯示沈默的人質

  5 十二月 2007

在上週逮捕了三名哥倫比亞革命軍 FARC這個恐怖集團的間諜之後,發現了證明生還者的影帶與照片,包括一些FARC所控制的人質照片。謠傳這些影帶正準備送交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作為一週半之前已經暫停的人道換囚和談的部分條件。 影片與照片內 容包含了人質們描述了生活環境、如集中營般的監獄,另外一些人質則把握這次機會表達他們對家庭及孩子們的愛與關切。之中引起最多討論的影片,是前總統候選 人Ingrid Betancourt所錄下的畫面。她在2002年2月遭到綁架,影片中,她靜坐著直視前方,只有她那眨啊眨的雙眼證明這是一支錄影帶而不是一個靜止的畫 面。雖然一語未發,但她那黯淡憔悴的面容、那骨瘦如材的雙臂以及沈默,對許多人而言,那些肢體語言卻傳達了相當多的訊息。 Ingrid Betancourt或許沒有在那五十五秒鐘長的影帶中發言,但是她寫了一封長信給她的家人。信件的內容已刊載在El Tiempo的報紙、網站,且轉譯至一個哥斯大黎加的部落格:Por la Boca Vive el Pez [es],引起Ingrid家人極大的憤慨。在這封內容廣泛的信件中,她試圖把過去的歲月塞進痛苦的牢籠,同時她也表達了對孩子們、前夫以及母親的愛。 長久以來,我們就像是專門搞砸派對的不受歡迎者。身為人質,我們不是一個 “政治正確”的議題。政府當局必須對游擊隊表達強硬立場同時免於犧牲一些無辜的生命,這種說法讓他們聽起來似乎會比較好過一些。面對這種狀態,保持靜默吧。只有時間能夠敞開心胸與提振勇氣。 所有其他在FARC集中營裏,不被視為重要到值得釋出影帶以及信件的人質們,則表現了另外一種形式的沈默。他們的家人仍在期待著一絲生命的跡象,期待著是否還有任何權利去寄望被俘的親人們有天能返家。 部落客們,像Bluelephant(es)就批判一些政治人物們對人質事件的回應,例如Piedad Cordoba就在這事件中不放過任何可佔便宜的機會,籍以支持他們的個人議題。 我們透過遠距離看到卻也無能為力的那些騷動怪異的臉孔,他們被各式各樣的政治人物–始於Uribe and Chave–透過選舉而利用。(Piedad Cordoba真是可恥啊,以那些人質們的存在來邀功,用這些人質牌(以及她的眼淚)大玩政治遊戲… 其他人像是Octav at Critica destructiva [es]則譴責目前的情形,把人質們視為商品等待交易的對待方式。 那些可惡的傢伙,把人的自由與生命視為商品,他們不儘力要求施壓給那些該負責的人釋放人質,反而協助FARC,提供好處給綁架者自行挑選談判代表。 一個默默無聞的程式設計員Alejandro(es)在日誌中表示,他很納悶為何這些影帶沒有以電子郵件的方式提早釋出,作為善意的示範。 我不能忍受的是他們居然如此的無知,據聞這些傢伙找Chavez當信差…我們是活在一個電子郵件不存在的世界嗎?FARC不是有一個網站可以隨時上傳其惡行與罪孽,為什麼卻無法將有關人質情況的影帶定期上傳到Youtube? 包含了美國公民、哥倫比亞人質、法裔哥倫比亞公民、以及前總統候選人Ingrid Betancourt的影帶以及其他一些影帶資料可以在El Tiempo報紙的網頁上看到。 校對:nairobi

哥倫比亞:國會議員與FARC領導人會晤照

  4 十二月 2007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會晤哥倫比亞革命軍(FARC)的成員及哥倫比亞特使團,以期達成一項人道考量的人質交換行動。例如遭到拘禁長達十年之久的前哥倫比亞總統候選人Ingrid Betancourt 和 Clara Rojas,預期將獲得釋放以換取哥國政府的特定相對行動。在這次人道換囚和談過程中的某些照片像是一根刺深深的扎在許多部落客的網頁上。 有意者可以在玻利維亞新聞協會的網站上找到關於這些爭議話題的照片集。 Kate在 A Colombo-Americana´s perspective部落格中,提供了一些背景資料來促進討論: 這次的人道換囚行動,必須放在哥國政府與FARC恐怖份子的脈絡下來理解。哥國人民對這項和談也抱持分歧的看法:有些認為這項和談是件好事,因為可以提供FARC一個機會證明他們值得信賴,同時,長期的目標是希望他們可以成為正式的政治參與者。另外一些人則譴責此次調停,他們認為 FARC將會利用這次機會打高空,卻不實踐他們在談判桌上的承諾。就像他們過去的紀錄,已經嚴重影響數以千計的哥國家庭,徒留許多待解的議題。 調停委員成員之一是反對黨的參議員Piedad Córdoba,他是由哥國總統烏里韋(Álvaro Uribe Velez)遴選擔任調停委員一職。在極具爭議的玻利維亞新聞協會照片集當中,拍到了恐怖組織FARC的領導群,與手持花束、頭戴著FARC軍帽(貝雷帽)的參議員Córdoba勾肩搭背,而參議員則露出一抹淺笑。 El Observador Solitario [es]在「與你朋友保持親密關係,而要與敵人更親密」一文中指出,將反對黨參議員Piedad Córdoba納入人道換囚和談的措施是徒勞無功的:不僅僅是目前FARC對換囚行動的姿態是高得荒唐,而且FARC本身是處於內部分裂的狀態。這項人道換囚協議的效力,將僅及於這個叛亂組織的一小部分。而目前掌握FARC大權的成員已經擴展他們的勢力範圍到委內瑞拉境內,並且在當地建立穩固的根據地。 部落客Víctor Solano則提到,參議員Piedad Córdoba為自己辯解說,那些照片是被抽離當時的情境而解讀的[es],事實上當時她正巧開玩笑地拿了他們其中一位成員的軍帽,而且,對於手中的花束她也很訝 異。 Ricardo Buitrago[es]在「Piedad的攻擊式擁抱」一文中尖銳地評論道: 雙方最近在委內瑞拉境內Miraflores palace舉行的會談中,參議員Piedad Córdoba與FARC領導群感性擁抱的照片,代表了FARC這個叛亂組織對政府最新一輪的公開羞辱。由於政府的怠惰與縱容,導致那些自詡為人民保母的叛亂者,早已深深傷害了衝突雙方受害者的家屬以及一般哥國人民。那些感性的照片根本就是個荒唐的大笑話,參議員她不應該健忘到忘情地擁抱破壞份子,因為就是他們這些人犯下殺害十一位政府官員、精心策劃攻擊無以計數的哥國百姓、走私毒品,以及綁架眾多民眾做為人質等等令人髮指的罪行。 一位ABP成員,波多黎各人Nelson del Castillo在一篇題為「Piedad Cordoba的笑容是絕望的藥方」[es]的新聞報導中,為那些照片中的人物辯護: 參議員Piedad Córdoba真是失策啊!但是,為了釋囚的目的,我們也希望,會談過程中露出些許笑容將有助於雙方的對話,並且,戴上他們的軍帽或許是象徵著她要散播信任。 另外有些人,像是Víctor Solano in Desnudos (untying knots)[es] 則站在一個謹慎的中間立場,觀望事件的後續發展,並且希望所有的努力最終將是值得的。他寫道:那些照片讓他懷疑起參議員Cordoba、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與FARC之間有著的共謀。然而,他們的合作卻也是唯一為了達成人道換囚所採取的具體行動。而各方也期待,Piedad Córdoba參議員能證明所有與查維斯及FARC之間的善意,將有助於各方的具體行動。Victor在總結他的另外一篇文章時說道[es]: 如果參議員Córdoba希望強化她的特使團的話,她必須清楚瞭解她要傳達的內容,這同時包含了她所表達出來的以及沒有明說的部分,也就是她秀在談判桌上的以及藏在桌底下的。 校對:FoolFitz

伊拉克的「覺醒」

  4 十二月 2007

這是真的嗎? 我敢這樣說嗎?伊拉克真的越來越安全了? 這個名為意圖把基地組織(Al-Qaeda)趕出巴格達郊區、「覺醒」(Awakening)的運動又是什麼?報導說暴力事件明顯下降,伊拉克回到步入正軌上。美國總統布希的增兵行動真的見效了嗎?伊拉克部落客們探討這個問題,告訴我們真正的街聞巷語。 Adhamiya 的「覺醒」 部落格圈中一個重要話題,是關於一個叫「覺醒」的自衛隊(Awakening/Al-Sahwa)占據了巴格達北郊的Adhamiya區的 街頭,這個區域曾被基地組織( Al-Qaeda)所控制,而目前在美軍的協助之下,街道上有種回歸常態的感覺。要了解過去這個地區在基地組織的控制下竟究有多糟,最後的伊拉克人(Last of Iraqis)描述道: 我發誓,除非是生死關頭,不然這輩子我不要再到Adhamyia去了,那兒的情況真是越來越糟糕。特別在基地組織的人擱下一輛醫生所駕駛的車(我認識這位醫生跟他太太),把他們倆拖出車外,冷血的在路中間把兩人殺害,卻沒有人能做些什麼。基地組織還侵入一對新婚夫妻的家中,將先生反鎖在浴室中,然後輪暴了他的太太,最後殺了她,然而她的先生無能為力,只能在浴室裡發了瘋似的大叫。這裡的狀況真是越來越危險。 活在巴格達(Alive in Baghdad)的記者在「覺醒」接管該地時做了現場報導。Alaa 在他的第一則報導中,描述了這支新的自衛隊如何接管該區: 今天,11月11號,「覺醒」開始逮捕某些之前有疑似有犯罪作為的人。那些被逮捕的人被送交美軍加以拘留。同時,他們也逮捕了二名殺人犯,他們同時也犯下了搶劫和綁架等罪行。 稍後,他報導更多的進展: 因為一些基地的成員開始為「覺醒」工作,「覺醒」開始拘捕為基地組織效力的人,他們逮補了超過20名的成員。這一波的拘捕行動之 後,這些前基地組織成員向美軍指出炸彈埋設的所在,使美軍能破壞埋設在Adhamiya的六個不同地方以上的炸彈,同時昨晚也破壞了一個汽車炸彈。 在新的自衛隊取得它的權威性的同時,Alaa報導街頭已漸漸回到常態: 由於這個計劃,這裡已無從讓任何叛亂份子在街頭攜帶或放置炸彈,也讓Adhamiya目前維持一種安全的狀態,一些商店開始營業,生活也一步步的邁上常軌。 沒有人會懷念新的事件,最後的伊拉克人 決定到Adhamiya為自己一探究竟,進而產生喜憂參半的感覺,他寫道: 街道上為數眾多的來往車輛讓我覺得安心,行人、準備好要重新開張的商店,和安置妥當的感覺,孩子們在街上踢著足球,男人女人走在街上,工人們忙著照料已經一年已上沒有維護的花園和廣場。 我之所以擔心是因為大多數「覺醒」的成員只是14-16歲的孩子,他們帶著AK步槍身著防彈背心(不是每個人都有),也因為居民說這些小孩和成員的背景。大多數成員並非社會中的良民,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在前不久還是基地的成員…  「覺醒」將這個區域控制住,他們藉由美軍的助力達到目前的狀態,看起來他們想把事情做好。嗯,我應該把話講清楚。他們在命令和指導之下把事情做好,因為 他們這麼做是為了錢,而這很顯而易見。基地並沒有付錢給這些「前」成員,而這些成為「覺醒」成員原本是基地中低階份子… 我聽說付給「覺醒」成員的區間是這樣的:14-16歲每月250美金,16歲以上每月450美金,高階成員則是每月600美金以上。 巴格達連接(Baghdad Connect)寫的有點冷嘲熱諷: 這些突然增加的「夾腳拖鞋幫」…已被「覺醒」(一些反抗勢力和基地成員結合而成)所取代,當這些人最後發現,比起為糟透了的什葉教派工作(譯註:伊拉克以伊斯蘭教中的什葉派占多數),為握有未來利益(一公升汽油95美元)的入侵者工作更是來得值得。 當一位「覺醒」的男孩告訴BC:我們已經做了我們該做的部份,也停止攻擊他們(入侵者),現在,他們也必須實現他們的承諾,以及趕走伊朗人。 來自街頭的意見 媒體報導中還是有些許零星的暴力事件。所以在巴格達綠區*的神經質的人妻(Neurotic Wife),問她的同事是怎麼想的: 他在回答我之前考慮了一陣子,然後說這得看妳所指的正常式什麼意思,我說,我看到商店營業較晚,人們在街頭待的也比平常晚,這就是生活的基本。M笑笑,然後說,是的,是比以前安靜一些,但這不代表這樣的狀態就是好的。 譯註:綠區(Green Zone)在是巴格達市中心十平方公里的封閉區域,為臨時政府、美軍、英軍辦公所在地。另可參考真實筆記。 她的意見是,暴力事件減少是由於有區域和政治影響力的什葉派領袖薩德爾下(Muqtada al-Sadr)的六個月停火命令,比起伊拉克政府和美軍費盡力氣還有用。 巴格達連接 認為有得必有失,他寫道: 這些西方的熱門據點…一夕之間變成當地居民安全的夜間活動之處。然而東巴格達變得有點糟糕。 Mosul在HNK 上報導,當地還是狀態還是每下愈況: 二週前,我鄰居的兄弟,一位已婚有個小孩的30歲男子沒有回家。然而二天後,他在驗屍室被發現。今天,我鄰居打電話來說他要離開伊拉克前往美國。 基本上來說:我們還是處在不安全和危險籠罩之下,甚至待在自己家中也是如此。但日子還是得繼續過。 而為伊拉克工作(WorkingForIraq)看不到任何達到長治久安的政治解決方案。他寫道: 我相信這要花上一個世代的時間去消彌各宗派之間的歧見,為國家謀福利。現實是,現在所有的競爭都在形塑一個新的伊拉克。遜尼派認為他們可以保存一些遭到什葉派思想家破壞的部份,而什葉派想要穩固他們以宗教思想為本質的統治系統,而不是當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庫德族樂見不安定的情況持續下去,以便他們能在伊拉克之外建立庫德斯坦國。美國大概想著政治上的紛亂,這樣他們才能在伊拉克長久的支配各種協議。伊朗繼續用一種可笑的分化和致勝的策略,扮演政治上相互對立團體的角色。 你怎樣理解這所有的一切?大致上治安狀況有明顯的進步,但炸彈持續在應該是最安全的綠色區域附近爆炸。沒有人覺得這種新的安定會持續。而人們怎樣理解基地組織?他們的步兵是多麼容易受到金錢的引誘。好的方面來看,這使得他們比起傭兵來說差不了多少,不好的方向來看,他們是另一群野蠻的占領者。付錢要你裝乖,然而如果伊拉克人不守規矩,那麼就自己看著辦。但事實是,這裡有這麼多的利益衝突,就連美國在內,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稍稍掌控左右伊拉克局勢的力量。...

黎巴嫩:是否進入緊急狀態

  2 十二月 2007

黎巴嫩在國會未能選出拉胡德總統的繼任者後陷入了政治中空期,在拉胡德總統(Emile Lahoud)任期結束的前幾個小時,他命令軍隊接管全國治安,讓幾個敵對派系提名新總統,並引發國際社會呼籲黎巴嫩內部保持平靜。黎巴嫩部落客迅速回應,M Bashir以下描述了目前黎巴嫩處境: …所以基本上目前情況可以摘要如下:在今晚午夜過後,黎巴嫩沒有總統、政府內閣(假定毫無合法性爭議)將總辭、國會的總統大選投票也延期到11月30日,軍隊接管全國。 Mustapha更進一步釐清黎巴嫩的情況,他寫道: 對於過份渲染拉胡德總統談話的國外觀察家,我有個很重要的釐清,這位即將卸任的總統「並未」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或頒布戒嚴法,拉胡德的談話中,引發困惑的段落如下:「黎巴嫩所面臨的威脅使黎巴嫩需要進入緊急狀態」,此處拉胡德先生所指的是,他要求軍隊接管全國治安,然而這只是無謂的重複之舉,因為總理Seniora的執政團隊早就下令了。如果還有什麼好說的話,那就是這位馬上要成為前任總統的仁兄沒有能力做出任何一點正經事,而黎巴嫩與巴基斯坦、約旦、埃及等軍隊強烈壓迫人民的國家之間的差異,很快就不需要了。 Liliane同時也質疑,現在於黎巴嫩國內發生的事情,是否符合憲法原則,她也補充,世人在這一天見證了「最矛盾的」黎巴嫩,因為以下原因: 1. 包括反對黨在內的109位國會議員在中午抵達國會 2. 為了選出一個各方同意的總統,選舉日期被延後到11月30日 3. 在會後,各方代表各自透過媒體反擊 4. 參與國會的內閣閣員自晚間6點30分起討論最新情況 5. 拉胡德總統(任期到2007年11月23日晚間11點59分)宣佈,2007年11月24日起黎巴嫩進入緊急狀態。 6. 內閣基於憲法原則,否決這項宣布,並解釋,只有內閣通過、送到國會表決、獲得國會多數議員的簽名後,才能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這是今天8:30的情形) Blacksmith Jade也在這裡關注局勢。 因為還有其他部落客會持續更新,請繼續注意黎巴嫩情勢。 原文作者:Amira Al Hussaini 校對:User:Portn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