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Protest 抗爭
我在烏克蘭,唾棄自己的母語
在 2022 年初,我們曾經試圖向那些俄羅斯的主戰派說明我們的立場,但我們的努力卻終告失敗;事到如今,「說俄語」帶給我們的不過是傷痛而已──那種全然不被理解、被狠狠否定的傷痛。
孟加拉茶工:工資低微怎糊口?
孟加拉的茶工們發動罷工,要求把每日最低工資調漲到 300 塔卡(3.16 美元);而最終為自己爭取到每日 170 塔卡(1.80 美元)的微幅調漲。但這樣對他們來說,足夠了嗎?
緬甸:政府軍不該被稱為「緬甸國防軍」
「我懇請全球各地的讀者諸君,試著去理解我們的處境。就從為緬甸政府軍「正名」開始吧?」
「恐華症」如何成為哈薩克斯坦反對派的政治工具?
在哈薩克斯坦,恐華症成為示威組織者動員群眾反對政府政策的工具。
藝界人士以「三指禮」對緬甸反政變抗爭進行聲援
當我們相遇、舉起三指,便知道抗爭未息、希望仍在。
白俄羅斯政府:劍指部落客、記者、文創工作者
隨著白俄羅斯言論自由的空間不斷縮小,許多記者和藝術工作者都因為報導了示威活動,正在候審之中。
泰國數位藝術家筆下的常民處境與民主追求
現在該是我們起來反抗,為自己、也為以後的世代,爭取一個光明未來的時候了。
奈及利亞總統蔑視青年發起的#EndSARS運動
布哈里總統強調國家權力勝於青年的人權要求。「對他而言,在萊基喪命的青年根本無足輕重。」
白俄羅斯詩人反思故鄉發生的動盪:「這是一個分裂國家中的游擊行動」
詩人Valzhyna Mort表示:過去幾個月來我們看到最大的弱點是,政府對其人民所知甚少。
以刺繡紀錄白俄羅斯示威的藝術家
白俄羅斯藝術家Rufina Bazlova以傳統白俄羅斯刺繡描繪抗議場景,從遙遠的布拉格向故鄉的示威活動致敬。
為何香港未死
「今天是北京決定於香港強推《國安法》的日子。這條法例會賦予他們大量空間去搜捕他們不喜歡的人,包括批評他們的人、不認同他們或不服從他們的人,還有任何傷害他們感情的人。」
從巴西、科索沃到菲律賓 居家隔離民眾如何透過窗口抗議
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中,世界各地的民眾利用敲擊鍋碗瓢盆的方式,吸引政治人物和決測者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