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 2010

報導 關於 Protest 抗爭 來自 二月, 2010

尼泊爾:君主制支持者癱瘓首都

支持君主制的團體走上尼泊爾街頭,要求恢復君主立憲,並將尼泊爾建立為印度教國家,迫使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癱瘓,首都街頭本應是百萬人口流動的繁忙景象,2月22日卻顯得荒涼,商家與學校全都關閉。尼泊爾文部落格Myssansar提供抗爭當天市區主要道路的照片。

27 二月 2010

伊朗:綠色歌曲支持抗議活動

「綠色運動」(伊朗的反對黨)運用各種方式對抗伊朗的執政黨。一些伊朗的部落客建議人們將手機鈴聲換成「喔,伊朗」。這首在伊朗家喻戶曉又備受歡迎的頌歌,能夠表現他們與抗爭運動團結一致的心。以下是這首歌的一部分:

22 二月 2010

伊朗:2月11日在野抗爭在即

2月11日是伊朗革命31年週年紀念,國內「綠色運動」也準備好,要再次發動反政府抗爭,伊朗政府本週將慶祝這一天終結西方支持的王室,讓國家走向共和制。伊朗國內媒體報導,網路、電子郵件、手機簡訊在抗爭前幾天均已受干擾。

11 二月 2010

拉丁美洲塗鴉藝術概覽(上)

現代塗鴉藝術30年前源於美國,不過今日幾乎在每個國家都會區均可見到,目前無論是公民媒體或傳統媒體,都時常報導這些牆壁及其他空間上的繪畫與訊息,也在爭議聲中逐漸獲得認同,包括印刷模板、海報、貼紙及混合媒材等都會表現手法也陸續受到歡迎。

4 二月 2010

烏拉圭:總統當選人企圖解決跨國環保爭議

烏拉圭總統當選人穆希卡(José "Pepe" Mujica)正試圖介入七年多前開始的紛爭,此事至今仍常躍上烏拉圭及阿根廷媒體版面,自從芬蘭紙漿廠Botnia在烏拉圭河沿岸的Fray Bentos(烏拉圭境內)成立,環保人士、當地民眾及河對岸的阿根廷Gualeguaychú市居民便不斷抗議,譴責這座工廠造成環境及健康危害,因為烏拉圭河為兩國天然國界,故演變為國際爭議。

3 二月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