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Protest 抗爭
為何香港未死
「今天是北京決定於香港強推《國安法》的日子。這條法例會賦予他們大量空間去搜捕他們不喜歡的人,包括批評他們的人、不認同他們或不服從他們的人,還有任何傷害他們感情的人。」
從巴西、科索沃到菲律賓 居家隔離民眾如何透過窗口抗議
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中,世界各地的民眾利用敲擊鍋碗瓢盆的方式,吸引政治人物和決測者的注意力......
數位行動、繪畫以及全國性抗議:墨西哥女性如何抗議性別暴力
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持續提高是墨西哥女性運動最重要的挑戰。
居家隔離中的阿根廷女性 齊聚窗口抗議性暴力案件增加
阿根廷自上月三十日進入強制居家隔離後,因遭受性暴力而撥打求助專線的女性增加了六成之多。
殺女案比率攀升 巴西人民為保護女性安全上街抗爭
巴西從未有過如此多項保護女性的法律,卻是全世界女性遭謀殺比率第五高的國家。
重整旗鼓 阿根廷女性為#LegalAbortion2020繼續奮戰
在2020年,阿根廷的女性主義者懷著嶄新的力量及希望,重新點燃爭取墮胎合法化的戰火。
企圖拯救馬尼拉殘存都會區農田的藝術家集體耕種行動
「在農民倡議針對於推廣生態農業的同時,我們希望能參與農業生產。」
日本政府投資化石燃料,年輕人卻參與氣候罷課
環境報告:日本社會試著影響政府的環保政策。
台灣總統大選前的亡國焦慮症
綠營亡國感主要來自中國的威脅、國民黨親中的立場和香港情勢的危急這三大因素,約23%人擔心蔡英文沒選上總統,臺灣就會亡國;藍營亡國感,來自韓國瑜在去年10月10日國慶演說認為蔡英文若選上總統,中華民國就會滅亡,約有16%人相信此說法。
中國「武力統一臺灣」的政治口號,逐漸失去威嚇力
中共宣傳機器在2020臺灣總統選舉前,卻憺「武統」的政治宣傳會適得其反,令臺灣民眾更支持台獨立場,因而壓制相關言論,此舉令愛國的中國網友不快。
示威民眾持續抗議總統大選,阿爾及利亞政府終垮台
阿爾及利亞政府試圖終止和平示威,但未能如願。抗議者會跨越重重障礙,直到國家自獨立以來的政治生態改變的那一刻。
示威持續兩周,波多黎各總督終下台
司法部長萬達·巴斯克斯(Wanda Vázquez)接任總督,為當地第二位女性出任此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