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Technology 科技 來自 五月, 2007
香港:網路超連結和線上性愛對話,有罪!!
作者:Oiwan Lam 校對:abstract 香港政府一邊鼓勵每個家庭可以多生幾個孩子,又一邊努力的嚴格審核有關性的資訊。當然,性與生育不是完全的有關聯,但是我們怎麼可能在無性行為的狀況下有孩子? 大概政府會很快的要提倡試管嬰兒吧。 最近被審查是違反規定的案子是,在成人BBS討論區貼上色情圖片的連結。法院最後判定被告違反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罰緩5000美金。 Charles Mok 非常擔心這件案子: 我覺得沒有必要把這樣的事情以法律的強制力帶進法院處理。很明顯的,有人向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TELA)抱怨,但是他們卻可能允許其他 更情色(更糟)的照片被張貼在討論區,那,為什麼警方要專抓這個個案? 事實上,在香港的法律很少會先以長期的實行來獲取結果,但卻時常會想藉由將一些很小看似無罪卻又好像在危險邊緣的案子帶進法院,看法院的反應。這樣的執行 方式,讓我很擔憂,我覺得這樣對使用者很不公平,因為他們並沒有被警告怎樣會觸法(你不可以只說”因為妳張貼了一些色情照片所以你活該”),而且對於提供 者而言這也是件麻煩的事。我還記得幾年前,當我還是ISP協會的主席時,TELA告訴我他們對於那些連結一點辦法都沒有,即使內容是有關孩童情色。這規定 是何時變的?! 如果一個能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電訊管理局COIAO所定義的「文章」的網路文章,那它可以成為那些至民、刑法院告發他人張貼「罪 惡」的先例嗎? 我覺得用這樣的方式來判定網路連結是不對的,因為連結點會連結到哪裡並不是被使用這個連結的人所可以控制的,而且連結點後方的內容是隨時都可以變更的。 這樣將會使得搜尋引擎,或其他的網路架設公司,甚至ISP都會被嚴重的牽連。香港政府希望他們對網路連結從現在起就開始實行自我審核? 搜尋引擎公司也可能是定一個惹上麻煩的。這個案子將會對香港的電信公共建設(包括我們的法律基礎建設)及主張要有資訊自由的信譽,造成嚴重的負面結果。 Google和 Yahoo要退出香港嗎? Wanszezit 非常的生氣,而且說他自己一定早已經犯了法了: 看到這樣的報導,第一個反應就是「有沒有搞錯」,香港幾時變了大陸?同理,我是不是都已犯過了法? 我有好幾次,貼上比色情照片還淫亂千百倍的色情YouTube 連結過呢!! Plastich 覺得這樣的情況是很荒謬的 在「成人貼圖區」發佈成人照片,由發佈到觀看的,雙方都是成年人,…為何同一張相片,貼在美國的討論區則合法,放...
發聲:推動部落格小額資助計畫
作者:David Sasaki 譯者:Oiwan Lam 申請截止日期:2007年6月15日 「發聲」是全球之聲的外展計畫,我們現在接受新媒體的小額資助申請 ,資助金額最高5000美元。申請者需要提交具有創意的計劃,向弱勢社群介紹一些民間媒體的技術,如部落格、影音部落格或播客等。 當網路越來越普及,電腦亦越來越便宜,軟體從電腦桌面轉移到網上 ,數位落差變得沒以往那麼嚴重,可是,我們亦看到部落格、播客和網路影片的使用,仍主要集中在世界大城市中的中產階層。 發聲的目標是把新社群、新聲音和新語言引進網上,形成對話 ,我們希望提供一些資源與資助,使一些在地的團體能夠引進更多弱勢社群的聲音。我們支持的計畫多類多種,以下有些例子: 購買一些便宜的數位攝影器材,教導農村學生如何製作一些關於他們上一輩生活影片。 組織一些網誌與攝影工作坊給本地孤兒院小朋友,資助金額中有一部份 可以用來購買平價的數位相機,讓參與者可以把他們的生活周遭環境,介紹給全球的讀者。 與本地的非政府組織或社會企業合作,使他們的工作和故事能得以廣傳。 把我們的新媒體教材翻譯為一些在部落格或播客空間中缺少的土著語言,如Quechua或Wolof,並使用那些教材 ,鼓勵博客以這些語言寫作。 理想遠大無窮,可惜我們的資助有限,「發聲」外展撥出的資助金額由1000至5000美元不等,希望申請者能很詳細、具體 、實際地策劃項目和預算。 獲選計劃會於全球之聲裡介紹。 申請請於6月15日前(星期五)以電子郵件寄至 outreach@globalvoicesonline.org 申請表(連同預算)請以.doc的格式寄出。 下載.doc格式申請書 下載.rtf格式申請書 若有任何疑問和建議,歡迎電郵至 outreach@globalvoicesonline.org
瓜地馬拉:老校將拆與教師罷工
校對:mountaineer 瓜地馬拉公立學校教師「再度」上街抗議,要求政府「特赦」,別將他們的「罷工行動」列為違法,此次復活節前抗爭已是當地教師這一年第二度罷工,他們的訴求並非改善制度或學校,而是爭取薪水上調12%,以下是兩項情況的對比: 1. 在San Pedro La Laguna地區,面對當地市長有意拆除城鎮內一所小學,一群教師於是自願無薪工作。 部落客兼記者Claudia Navas則提到市政當局決定: San Pedro La Laguna市長Guillermo Magdalena Batz González濫用職權,企圖拆除Humberto Corzo Guzmán城鎮男女合校,打算利用原址興建市場,這將限制許多孩童的受教權,也危及全體居民的人權。 部落格depuis d´Europe[ES]的Pablo Emilio也支持上述言論,他描述整個故事後,再與教師抗爭事件兩相比較。 瓜地馬拉已有太多問題待解決,(我認為)政府有意拆學校建市場根本是麻木。 2. 雖然教師罷工,教育部仍將發給他們配有微軟軟體的百元電腦,許多部落客都在討論此事: Javier Aroche[ES]說: 政府官員缺乏遠見,竟然未使用免費軟體,這樣可省下更多錢,買更多設備,我更遺憾的是國內沒有團體推廣使用免費軟體,因為這將大大影響政府決定。 Ermita[ES]也同意這項說法: 有些人或許認為,免費軟體或開放原始碼只是些電腦迷的自娛作品,但我們如果把一些數據拿給政府看,情況也許會更有趣。 與此同時,也有人在討論這些教師是否該獲得這些設備,Luis...
科威特:當觀光景點只剩購物中心
校對:Justin 科威特部落客感到相當憤怒,因為每當外國代表團來訪,本地人員總是帶他們去購物中心參觀,難道這是科威特唯一能展現、能誇耀之處嗎? kuwaitism的Q很不滿,官員總是帶著外國訪客去購物中心: 看到這種新聞,各位會跟我一樣難過嗎?現在我們只有「大道購物中心」能展現給外賓看嗎?購物中心很好、很新,…但那只是個很多星巴克咖啡與服飾店的購物中心而已,為何我國總理與官員會帶著巴林總理與官員,藉由興建另一棟購物中心以顯示我國的偉大? Qias則提出另一個可造訪之處: 我們總是抱怨科威特很空洞,沒有好地方可去,不如去Tarik Rajab 博物館吧,展示品融合伊斯蘭藝術與生活,我一去再去也不覺得無聊。 Forzaq8則是逐漸對當地報紙失去信心: 這或許只是件小事,但假若報紙都不查證自己的報導內容,還有誰會做? k thekuwaiti則遺憾科威特的Virgin商店結束營業: 內政部最終還是決定對付科威特Virgin背後的老闆,強制關閉商家的部分理由包括:經銷與出版非法產品,租賃店址未獲執照等。 Athbee在部落格無心分享他在科威特的一個老故事: 有天我和一位朋友經過一間購物中心,我很意外他竟然笑容滿面,因為我知道他平常並不太笑,但自從踏進購物中心後,他卻好像微笑成癮一樣。 我更意外的是,後來他居然開始向咖啡館的人們與路人打招呼,好像他要競選公職一樣!我事後得知,他經常來到這間購物中心,所以跟這裡的人很熟,他們習慣相同,都會戴著手機藍芽和頭巾或牛仔褲,有時還會帶著葵花籽分送給其他人。 The Stallion則領著我們到另一間購物中心,參加科威特船艇展: 昨天我開車前往Al-Kout購物中心,參加2007科威特國際船艇展,我在下午四點半抵達,現場人員卻告訴我,開幕時間從三點半延到六點半!其實我很高興聽到這件事,我才能悠閒地逛完展示攤位,不必和大批民眾擠! HILALIYA的Amer提到其他壞消息: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網路整備指數」,科威特跌了八個名次,從46名滑至54名。 Jibla的Ateej Al Souf則提供一段影片,內容為過去「科威特電視」樂團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的演唱會: 「科威特電視」樂團在紐約聯合國日慶祝活動上,展現全國音樂發展的卓越成就。 intlxpatr則談到眾人普遍的感受,也告訴我們科威特當地的新活動。 我很痛恨自己總是在活動隔天,才在報紙上讀到相關報導,這些都是我很想參加的酷活動,所以我才與各位分享此事。
瓜地馬拉:作家以部落格為轉機
校對:Justin 瓜地馬拉民眾喜歡買啤酒和雜誌,而不願意買書;除了西班牙語,社會上還有好幾種語言同時流通;很多人都是文盲;這些都是本地作家所面臨的挑戰。瓜地馬拉的書籍不是免稅品,孩童很少讀書,連指定教材都無意閱讀,更何況是以文學做為未來職業。多數作者在瓜地馬拉難以出書,要因此賺到錢更難,作家通常也是有書寫習慣的記者、分析員、工程師等,很少人從事全職寫作,而且多數作家在本地都沒沒無聞。 不過許多作家後來發現,透過部落格,他們有機會表達看法、分享作品,並提高民眾對詩歌及短篇故事的興趣。 其中又以詩歌為相關部落格先鋒,Bicicleta[ES]的Pablo Bromo自2005年開始經營部落格,其他書寫部落格的作家包括Marré v. Marré[ES]的Alejandro Marré、revolver[ES]的Alan Mills、Palabras Mayores的Gerardo Sandoval、Tercer Perfil[ES]的Arnoldo Gálvez等。小說家Ronald Flores甚至買下了自己名字的網址[ES],甚中不只有小說作品,還有文學批評、雜感與外國書籍評論。 在部落格Buscando a Syd[ES]中,每週四都能讀到瓜地馬拉成功青年作家Maurice Echeverría的專欄。 Claudia Navas除了經營部落格Ordinaria Locura[ES],也活躍於集體部落格Panoptico Literario[ES];Wingston González[ES]在個人部落格ALFILER[ES]之外,也剛啟動一項名為LIBROS MINIMOS[ES]的計畫,結合評論與電子書,讓許多作家兼部落客能分享自己的作品,也能在附屬部落格裡相互評論。 重點在於,人們運用部落格技術與空間推廣文化,不僅吸引年輕讀者,也能將自己的想法向全世界發聲,他們至少都曾出版一本著作,也曾獲多項文學獎與書獎,利用部落圈散播作品、開放所有人批評指教,也在瓜地馬拉建構自由新文化,並透過部落格讓世界知道他們心中的話。
北印度:阿薩姆省恐怖主義與孟加拉非法移民
過去兩週以來北印度部落圈有不少活動,隨政治或其他選舉季節到來,我們很難忽視這些選舉和接下來的活動,所以Rachna創作出一首關於選舉的詩作,描述一個小村子的環境將會如何改變,Eswami也不遺餘力地在Hillary and Presidentship表達他的想法。選舉並非總是一片政治景像,它也有它醜陋的一面,例如來自比哈爾(Bihar)的恐怖份子涉殺阿薩姆省的勞工,就只因為這些勞工不是當地人,根據這些恐怖份子的說法,阿薩姆省只屬於阿薩姆本地人,任何外來者不許進入。那些恐怖份子的論點在於,阿薩姆省是印度壓制下的獨立地區,就像已有長久爭議的喀什米爾地區一樣。喀什米爾地區的恐怖份子長期受印度西方意圖侵占此地的國家資助,進而殺害所有不認同他們狂熱信仰的人。 阿薩姆省還有另一個浮上檯面的問題,Jitu寫道,這些問題或許起源於行政區的劃分(譯註1),因為這些地區的居民認為自己、和居住地的利益優於國家,這樣的思考被阿薩姆統一解放陣線(ULFA)(譯註2)的恐怖份子廣為散播與推波助瀾,阿薩姆統一解放陣線的領導者目前正在安全的孟加拉天堂,而他的軍隊正在阿薩姆省施行高壓統治。印度政治領袖們對此也無能為力,因為阿薩姆統一解放陣線與他們的票倉共存,這些選票的來源包括非法穿越邊境的孟加拉移民,這些孟加拉移民隨後定居於阿薩姆省或週邊邦區,當地政客(為了自己的利益)再灌輸這些非法移民錯誤的認同與文件,據此宣稱這些非法移民也是印度公民,再利用他們的選票來組構政府。 就像Himanshu所說,印度政府直到現在都在對付伊斯蘭恐怖份子,不過從現在開始,印度還得對付基督教恐怖份子,因為這些恐怖份子開始在印度東方各邦擴張地盤,Srijan Shilpi同時也在思索阿薩姆議題的解決方案,不過所有答案都是資助恐怖主義,不管是由敵國、還是由當地政客資助。至於Bangluroo地區(過去的班加洛)的商店與汽車被焚毀(譯註3)這件事會被如何稱呼,這是一起伊斯蘭追隨者所發起的行動,而這些追隨者應該是反對處決海珊。 任何有點概念的人應該都能看出,這些行動者只不過是藉由這些焚毀市民財產等反社會手段,企圖創造出難以挽回的無政府狀態;不過Srijan Shilpi從印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India)的幾條判決中帶來好消息,司法部通過一項法案,未來如果沒有通過司法部審核,邦議會所做的任何決定都將無效。過去若一部法案在議會中通過,憲法賦予邦議會能夠直接實施該法案的權利,但議會卻通過許多不公平、也令人不悅的法律,人們只能接受,沒人能挑戰議員們。 讓我們將目光移離政治,印度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投資,不論是公司股票、不動產或其他有利可圖的途徑,所以記住,Jitu很慷慨地告訴所有人兩個能投資不動產、保證回收的地方,包括羅馬尼亞的德古拉古堡(譯註4),和一個名為西蘭公國(Sealand)(譯註5)的島國,如果你想要的話 ;)。 另一件我確信很多印度人(尤其是說北印度語的人)所憤慨的事情就是,當他們互相交談時,即使對方熟知北印度語,他們卻還是得說英文,這種事常見於高消費的餐廳與旅館等地。但我很高興能於上週在康諾特廣場的一間咖啡廳中,看到「我們很樂意和你用北印度語交談」這個標語。Eswami介紹了一個能將音樂從老舊錄音帶轉換為MP3格式的新玩意,讓大家方便在電腦或MP3隨身聽上收聽;Unmukt也不落人後地引介了一個讓許多部落客感到驚訝的想法-比起使用其他作業系統的人,Linux使用者比較性感與感性,我相信很多Windows和麥金塔使用者會以「這個說法顯然毫無根據」來加以駁斥 ;)。 2006北印度部落客大獎才剛落幕,如今Tarakash團隊將開始籌劃今年的活動,這回他們打算加入「最佳北印度語部落格」的獎項,他們將每兩個月選出以北印度語寫作的最佳部落格,這群人現在確實很氣派地推廣這個活動,這個小誘因無疑能鼓勵更多人參與部落格寫作,並讓現有的北印度部落客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我在此向Tarakash團隊致敬。 就在阿周那(Arjun)從天堂取得神聖武器下凡後,GK Awadhiya講述的《摩訶婆羅多傳說》依舊持續著,故事正進行到般度家族長子堅戰(Pandav Yudhishtra)拯救了他堂哥(同時也是敵人)難敵(Duryodhana)的生命(譯註6)。 譯註1:歷經英國殖民等時期,加上境內種族、宗教多元,印度行政區規劃有其歷史因素,詳細介紹請見這裡,各邦情形可見這裡。 譯註2:阿薩姆統一解放陣線(United Liberation Front of Asom)創立於1979年,為阿薩姆省的分離武裝份子,介紹可見這裡。 譯註3:班加洛(Bangalore)被稱為印度的矽谷,過去人們稱此地為Bangalooru,印度政府在募集外資時而改名為班加洛,這個政策也引發印度國內討論,甚至有人批評此舉只是為了「方便讓西方人發音」,班加洛介紹可見這裡。 譯註4:德古拉(Dracula)真有其人,不過愛爾蘭作家Bram Stroker把他寫成了吸血鬼,更被改編、延伸為許多電影題材,位於羅馬利亞的德古拉古堡因而一炮而紅,介紹可見這裡。 譯註5:西蘭公國是一個位於英吉利海峽之上的廢棄人造建築,也是個由個人宣稱建立、但從未被承認的國家(實體),怒濤塔(Roughs Tower)是島上僅有的一塊陸上「領土」,更多可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