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 2007

報導 關於 Technology 科技 來自 十一月, 2007

Google地圖秀出全球web2.0網站遭封鎖情況

  27 十一月 2007

Access Denied MapUploaded by fikrat 影片:地圖展示出全球web 2.0網站遭封鎖情況 新資訊通訊科技的蓬勃發展,人們享受到更多易上手、低成本甚至是免費的工具、軟體,像自力出版的部落格、各類多媒體分享。這股科技趨勢賦予了網路使用者同時具備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雙重身份,讓一般人可以向主流媒體挑戰。更重要的,它讓民眾成為公民監督者,去處理敏感的人權議題,所以公民媒體有時能成為異議聲音的發表管道。 公民新聞與專業新聞之間模糊的界線,使得了前者更有能力透過第一手即時報導人權訊息,協助人權捍衛者和NGO團體。例如近來巴基斯坦、緬甸、突尼西亞、埃及、摩洛哥的成功示範,更肯定了廣大使用者所提供內容和倡議行動,成為另一種獨立新聞的來源。這些案例的共同點就是有效地運用了web 2.0工具來揭露濫權與不公義的現象。 web 2.0雖有很大潛力,但在網路被控管、國家獨掌資訊壟斷的地區,要自由開放地使用網路卻不容易,網路開放與否成了威權者的照妖鏡,當高壓政權受威脅時,它 就會抓緊網路控制。已讓傳統媒體封口的政府現今把注意力移向網路,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扼住這最後一塊言論通訊自由的庇護地。不容許異議的國度裏,使用者自 製內容被視為對政權的威脅,也因此會在法律上或是技術上被封鎖或控制內容的傳播。在這些高壓國家,每週都會傳出某大網站被封鎖的消息。影音媒體分享、社會 網絡社群、地圖工具、流行的web 2.0網站等,都變成了網路言論控管的掃蕩對象。 過去半年內,中國、突尼西亞、敍利亞、土耳其、緬甸、泰國與摩洛哥政府切斷了影片分享網站的連結,在9月3日到11月2日之間,突尼西亞政府封鎖了二個受歡迎影片分享網站–Dailymotion、Youtube, 使國內網友無法觀賞或上傳影片,目前這二個網站在當地仍無法造訪。中國網友最近可以重新使用Flickr 相片分享網,但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朗境內仍無法連上。Metacafe、Photobucket 在許多中東國家被禁止,例如伊朗和阿聯。 部落格服務也遭遇同樣的厄運。過去三個月,土耳其、泰國和中國都切斷了wordpress.com 的服務。Blogspot 最近在中國又能使用了,但在敍利亞、巴基斯坦仍無法使用。摩洛哥和伊朗,無法用Livejournal 部落格服務,據聞其在中國也遭封鎖。其它的部落格網路工具,如Technorati、Blogrolling、Xanga、 Movable Type、Typepad、Feedburner、Blogsome 等,在中國和伊朗則是時好時壞。 社會網絡如Orkut、Hi5、Myspace、Friendster、ZillR、Multiply、Facebook、Meetup、Digg、My Opera等,常遭封鎖或脅迫。甚至連免費開放的網路百科工具網站–維基百科,在中國也履次遭禁。在突尼西亞、伊朗等地,全球最大的線上商店亞馬遜也傳出遭封鎖。巴林的網友曾好幾天無法使用google earth 服務,而在摩洛哥則始終無法連入。 影片:Web2.0 言論審查示意圖 面對世界各地封鎖過濾web 2.0的處置,公民社會也掀起各類反制網路過濾的行動。幾乎每一個發生網路控管的國家,就會有另一股由公民發起的反對言論審查運動。除了抗議行動,當地的 積極份子不斷地找出逃避網路封鎖的方法,努力維護網路的自由開放,跨越語言和文化種種限制,以求與更多人互動溝通。 為了顯示出國家控制與爭取言論自由團體之間的爭鬥,我利用Google 地圖的互動混搭工具,建立了“Access Denied Map”(被封鎖地區圖),標示各類網路服務資源被封鎖的情況。網路地圖上的每一個標記顯示某國重要網站服務被禁用的情況。只要擊點小標記,就可自動打開一個有文字、圖片或影象的說明網頁,具體描述了當地網路言控的情況以及如何克服網路封鎖的對策。 這份地圖並不是全部被封鎖網站的索引整理,而是針對web 2.0 部份的綜覽。這個計畫將追查探究各地反對言論控制團體如何協力地捍衛使用網路的權力。 這個地圖會試圖把脈絡與社會情境作個交待,並持續關注二個領域: web2.0 網站遭打壓的情況(如影片、照片分享網站,Youtube、Flickr、Dailymotion;部落格供應平台 Blogspot, Livejournal, Typepad,Wordpress;社群網站 Facebook,...

環保:部落客討論能源議題

  21 十一月 2007

多位部落客討論到能源議題,包括核能、「能源隨插即用」、中國「潔淨能源計畫」與環保資料中心等,無論在南非、中國或美國,部落客都在思索能源問題的解決之道。 Ian Gilfillan想問「為何人們還在考慮核能?」也探究為何相較於煤炭,核能依然有人支持。 若態勢將是核能對抗煤炭,人們似乎不必考慮,面對目前全球暖化,再加上燃煤發電造成巨大環境成本,核能似乎勢在必行。 但是,這個前提卻忽略再生能源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他之後考量再生能源的種種利益、核能發電的弊病、再生能源計畫範例之後認為: 核能並非再生能源! 若全球都改用核能發電,世界鈾礦總量只剩下九年份,鈾礦價格將因此大漲,各界也將瘋狂研究利用鈾礦的新科技,例如核能產業便提議二次處理用過的核燃料,目前這種作法風險與成本極高。 「碳智慧」部落格的Rory也從中國、南非與印度的供需脈絡下,檢視核能與再生能源,試圖解釋為何各國又打算走上核能的回頭路,他也分析從傳統化石燃料改用再生能源的挑戰,並提出所謂「隨插即用能源」的想法: 再生能源也面臨供給短缺的窘境,原因在於雖然科技日新月異,但主流能源產業並未大規模發展,而小規模再生能源儘管阻礙更多,但潛 在利益也更高,例如分散發電設備後,便讓地方社區更有機會發展與參與(也就帶來更多工作機會),而且也毋需讓任一科技走向單一標準,要因地制宜,況且未來 能源計畫也可能與今日徹底不同。 「中國對話」部落格中,Rachel Wasser提及中國的「潔淨能源計畫」: 中國九成用電仍來自效能低落的燃煤發電,但中國已大膽設定擴充再生能源產業目標,中國真能達到永續能源的地步嗎? 美國共筆部落格「世界變遷」的Jeremy Faludi撰文探討電腦計算領域,尤其是資料中心環保化,Google、Amazon等企業及部落格平台都利用資料中心提供網路服務,這些資料中心耗電量龐大,作者便在文中討論提高資料中心效能的方式,並記錄環保電腦研究、技術與報導的最新消息。 最後,「綠車」部落格的Carl宣布將舉行零非洲拉力賽。 「零非洲拉力賽」將成為耐久戰,並展現有益地球車輛的可行性與實用性,歡迎以電力、太陽能、油電混合燃料、氫氣及生質燃料為動力的車輛參加」。 原文作者:Juliana Rotich 校對:FoolFitz

印度:班加洛基礎建設不佳

  12 十一月 2007

班加洛(Bangalore)是本文焦點,這座城市除了是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Karnataka)首府,外界也常稱之為印度矽谷,班加洛過往曾是印度「花園城市」,今日已演變為基礎建設極差的巨大都會區,地方政府似乎每幾個月便遭撤換,幾週前現任政府又遭解散,改由總統直接領導,Churumuri的文章清楚描繪目前政治狀態的輪廓: 卡納塔克邦由兩黨輪流執政、政權不斷更替的情況,小說人物雷普利先生就算沒有放棄,可能也會火冒三丈,根據星期六的最新發展,JDS與BJP兩黨又將合作,問題在於,這次結合的蜜月期會有多長?能夠做完19個月的任期嗎?還是不到一年?或是三至六個月?又或者不到三個月就夭折? 從事創投業的Alok Mittal在VentureWoods部落格中,分享搭飛機到班加洛的經驗: 我星期三為了參加BangaloreIT.in的活動,來到班加洛,因為交通問題和抗議事件,來回機場便花費四小時,當天晚上光是要通過機場安全檢查,就耗費超過一個半小時! 資訊科技是班加洛部落格圈的主要話題,並不令人意外,而在幾年前開始風行的開放式會議(Barcamp)方面,班加洛也領先印度其他城市,下屆會議預定於11月中舉行,但「無線烏托邦」部落格的Rajiv Poddar卻表示,他對於開放式會議已失去興趣,可能不會參加: 在我看來,第三屆會議已是最高峰,之後便每下愈況,開放式會議吸引人之處便是模式簡易,很容易了解參與者及討論主題,但一切卻變得愈來愈難以入門,人們根本無法快速掌握第四屆會議內容,我想第五屆也不會改善。 Jace則對上述看法有所懷疑: 焦點活動確實讓開放式會議的重要性降低,不過Rajiv似乎誤會,當社群找到討論重點後,自然會希望傾向自我管理與前進,讓開放式會議留給努力爭取曝光機會的新社群,當初設計的整體模式也鼓勵人們這麼做。 班加洛亦為許多資訊科技企業及研究室所在地,筆者最近訪問印度微軟實驗中心的Jonathan Donner,討論全球出現的「未接來電」現象,各位可聽聽看Jonathan對印度、盧安達、肯亞、牙買加、菲律賓的此一現象有何看法。 聊完科技,我們來品嘗美酒,「班加洛猴子」部落格的John和Don撰文評論印度多種酒品,例如他們對於Seagrams Nine Hills Chenin Blanc的評語是: 老實說,我們覺得這種酒的甜度並不適合開胃菜,可能較適合佐甜點或餅乾,各位想喝香檳的時候,這種酒也是不錯的選擇。 原文作者:Kamla Bhatt 校對:nairobi

巴基斯坦緊急狀態:沒有新聞、沒有網路

  10 十一月 2007

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Musharraf)於11月3日宣布國家緊急狀態。根據新聞來源指出,這意謂著基本的公民權利遭到中止。所有的新聞頻道中止播送,行動電話訊號及網路連線也被封鎖。 在 All Things Pakistan有著熱烈的討論,這也給我們一瞥部落格圈對此事的反應為何。 「巴基斯坦政策部落格」陳述軍隊已控制了最高法院,包圍各大新聞台,以及拘捕或軟禁許多政治人物。這個部落格評論這份國家緊急狀態的宣告文。 在穆沙拉夫的緊急狀態宣言(下見全文)中,他認定自己是軍隊的領導人,不是總統,鑑於國家的暴力狀態急劇上升,遂執行戒嚴法。然 而,在文中嚴厲指責司法部升高暴力,且侵犯立法和執行機構的權責,陳述道:「某些司法部人員在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上,行使了超越立法和行政部門的職 權,藉此削弱政府和國家的決議,並稀釋政府控制這些威脅的效力。」 RedDiaryPk寫道這宣告所確認的是--現任政權的意圖以及軍事統治的結果。 穆沙拉夫將軍粗暴唐突違反憲法的攻擊司法部、媒體和巴基斯坦人民,將現在政權的獨裁性格帶到了聚光燈下。這也證實了巴基斯坦若不將軍隊從政治中移除,絕不可能進展到任何型式的民主。所有試圖和軍隊進入妥協或達成協議都只會阻礙為民主的奮鬥。 SAJA論壇在文章中張貼關於此事的評論,提及印度的電視台認為這已經超過了國家緊急狀態,這是宣告戒嚴法,因為國家的憲法失去效力。 Chapati Mystery 談到國家緊急狀態意謂什麼: 下一步?戒嚴法。更多爆炸。然後耗盡國家過去八年來所累積的資本。辛巴威,我們來了。除非美國和中國終於覺醒,做些實質上外交的 作為。這樣的狀態令人寒心。讓我們祈禱穆沙拉夫辭職離開政壇。最高法院宣布大選的日期、新政府解決俾路支省的問題、美國重新在阿富汗布署軍隊(以及維持軍 隊常駐)、巴基斯坦軍隊在城市和山間戰鬥。戰爭、混亂、不確定性。我高雅的讀者,這些,將會是最佳方案。還有一個更可能的選擇,是介於 2005年左右、羅伯·穆加比(Robert Gabriel Mugabe)領導的辛巴威,和1976年左右、甘地(Gandhi)領導的印度。我一定會被證明是錯的。 在 Metroblogging Lahore,Pickled Politics 和 Metroblogging Islamabad的評論,KO寫道這像是「回到專制獨裁」: 這有點是矛盾修飾。巴基斯坦過去八年由軍事獨裁者執政,但獨裁者保留了一些民主的裝飾,像是言論自由,反對勢力,不只在政治上,也包括了私人軍隊的歸屬(像是塔利班在全國四處漫遊),諸如此類 Ali Eteraz 在 Comment Is Free一文中分析緊急狀態的來龍去脈: 傳統上,臨時憲法命令是一道中止憲法的命令,中止包括立法及司法在內的基本權利,附以實施戒嚴法。穆拉沙夫的臨時憲法命令只消解 了司法(因為它踰越了權限,介入反恐戰爭),也保留議會的完整。縮限的臨時憲法命令,表示現況還不到戒嚴的程度;但也不能被理所當然地稱為緊急狀態,因為 這個狀態包含戒嚴的憲法臨時命令。這種居於中間的狀況被稱為「特殊緊急狀態」(emergency plus)。 是的,這是社會再次起身反對巴基斯坦言論管制(Society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in Pakistan )的時刻。Awab Alvi博士發起一個活動,藉由建議將自己寫作落格的權力由國際部落客代為行使。 我想這是全巴基斯坦部落客停止部落格寫作的時刻,要小心的是由於戒嚴法的實行已經生效,我們得小心行事 ﹣把我們的寫作權托付給國際記者及部落客來協助報導,因為戒嚴法,我們不能在這裡冒險寫作。 舉例來說,我把我的部落格交給言論自由行動者...

(短訊)中國:Yahoo!對師濤案的道歉

  6 十一月 2007

Andrew Lih針對Yahoo!對師濤案的道歉做了一些追蹤。 譯按:金融時報報導,Yahoo! 對於並未在2006年國會舉辦的聽證會中提供所有資訊,提出道歉,報導分析,這個道歉顯示Yahoo!的策略正轉向安撫,然而未來Yahoo!在人權保護 上仍相當脆弱,因為Yahoo!在中國的合作企業阿里巴巴,其創辦人馬雲毫不掩飾他與北京當局緊密合作的意願,包括願意協助北京當局調查其使用者。 背景:2004年時,Yahoo!配合中國政府調查,將多名異議份子資料提供給中國政府,而其中一名人權份子師濤更在Yahoo!提供資 料後遭逮捕,資料包括師濤的Email帳號、信件內容與IP位址,隨後師濤遭判刑10年,引發軒然大波,美國國會曾為此舉辦多次聽證會,儘管Yahoo!宣稱,當Yahoo!提供資料時,並不知道中國政府的用意何在,後來人權組織對話基金會披露北京公安局的一份文件,指出北京公安局曾致文Yahoo!中 國,告知師濤涉嫌提供國家機密給國外機構,證明了Yahoo!對美國國會提供不實資訊,對此Yahoo!執行長楊致遠必須在11月6日出席聽證會。 原文作者:Oiwan Lam

(短訊)捷克:「外國人味」

  6 十一月 2007

聞起來有「外國人味」--或許這間捷克公司是這麼想的。據每日捷克報導,這間位於的帕爾杜比採(Pardubice)的Foxconn科技公司,日前簽署了一份抗議旗下來自烏克蘭、保加利亞或白俄羅斯等東歐國家員工的請願書,他們認為這些外國人的生活及衛生習慣非常糟糕。該公司目前有6千500名員工,有超過2千名是外國人。 原文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瓜地馬拉:思鄉情懷

  2 十一月 2007

在瓜地馬拉,人民無論是在國內遷徙或移民外國都司空見慣,過去內戰與貧困時期,部分民眾認為家鄉沒有出路,故被迫離開故鄉與親友,前往首都或其他已開發國家,希望尋找生存機會或改善生活品質,許多人生命也確實因此大為改觀。 Diario Meridiano[ES]便訴說一名女子決定離家的故事: Ericka Carolina Hernández是名單親媽媽,決定將孩子託給雙親,離開位於瓜地馬拉高地的故鄉Soloma,冒險前往美國洛杉磯,但並未成功,跨越邊界前進90公里後,便遭到美國移民署逮捕,她表示:「這是我首次離家,我別無選擇,一定得冒這個險,因為家鄉沒有工作機會。」 不過對於海外的瓜地馬拉人而言,部落格便像是網路世界中的一塊家鄉,讓他們知曉故鄉事,與故鄉保持聯繫。 一名生於San Pedro Soloma、現居美國的部落客表示[ES]: 我曾一度認為,我與家鄉文化距離已無比遙遠,我和同鄉人無比疏離,後來我在網路上搜尋,希望能找到與Soloma有關的絲毫訊息,結果我發現了幾個部落格。 部落格除了是維繫社群的橋樑,亦為尋求海外同胞支持的管道,如Santa Eulalia Village Blog[ES]寫道: 我們呼籲在美國工作的同鄉,團結給予Q'anjob'ales這個團體支持,我們必須鼎力協助社會運動,拒絕外界剝削Huehuetenango地區農民與原住民的天然資源。 主要聯繫的部落格則是Ewulene in US: Q'anjobal Ewulense協會是為重建Santa Eulalia的天主教堂而成立,該教堂在九零年代初因無名火而付之一炬,為了這項目標,一群出身Santa Eulalia、現居於洛杉磯人們共同努力,開始向協會成員募款。 這些透過部落格串連的社群裡,甚至還保有原本在瓜地馬拉實行的習俗,例如Q'anjob'al協會便有自己的女王,還維持原住民儀式,如San Pedro Soloma Blog[ES]指出: Victoria González出生於洛杉磯,不過她的雙親來自於Soloma與Santa Eulalia,她也在今年6月23日加冕為美國Soloma公主。 海外部落客對原鄉總懷有思念情愫,Cuilco Blogdiario[ES]認為: 晚上我讀了Culico居民所寫下的訊息與詩句,我感覺自己好像重回年輕時所居住的小村莊,從前我們週六時常在Tio Cundino Ruiz飲酒作樂,真是段令人難忘的快樂時光。 每每看著遷徙所帶來的意外結果,以及部落格如何維繫整個社群,便讓人感到驚喜。 原文作者:Renata Avila 校對:FoolF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