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 & Gender · 十月, 2009
其他議題
- Breaking News 重大消息
- Censorship
- Development 發展議題
- Disaster 災害
- Economics & Business
- Elections 選舉
- Environment 環境
- Ethnicity & Race
- Film 電影
- Food 飲食
- Freedom of Speech 言論自由
- Gay Rights (LGBT)
- Good News
- Governance 政府治理
- Health 衛生
- History 歷史
- Humanitarian Response
- Humor 幽默
- Indigenous 原住民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係
- Labor 勞工
- Law 法律
- Media & Journalism
- Migration & Immigration
- Music 音樂
- Photography 攝影
- Protest 抗爭
- Refugees 難民
- Religion 宗教
- Science 科學
- Sport 運動
- Technology 科技
- Travel 旅遊
- War & Conflict 戰爭與衝突
- Women & Gender
- 人權
- 公民媒體
- 思維
- 政治
- 教育
- 數位行動
- 文學
- 藝術與文化
- 語言
- 青年
依月份
- 四月 2020 5 篇作品
- 三月 2020 2 篇作品
- 二月 2020 3 篇作品
- 一月 2020 2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9 3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9 3 篇作品
- 九月 2019 2 篇作品
- 八月 2019 1 篇作品
- 七月 2019 2 篇作品
- 五月 2019 2 篇作品
- 四月 2019 1 篇作品
- 三月 2019 5 篇作品
- 二月 2019 5 篇作品
- 一月 2019 5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8 2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8 2 篇作品
- 十月 2018 5 篇作品
- 九月 2018 1 篇作品
- 八月 2018 6 篇作品
- 七月 2018 2 篇作品
- 六月 2018 3 篇作品
- 五月 2018 2 篇作品
- 四月 2018 5 篇作品
- 三月 2018 1 篇作品
- 二月 2018 1 篇作品
- 一月 2018 2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7 11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7 1 篇作品
- 十月 2017 4 篇作品
- 九月 2017 2 篇作品
- 八月 2017 1 篇作品
- 三月 2017 3 篇作品
- 二月 2017 4 篇作品
- 一月 2017 4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6 3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6 2 篇作品
- 九月 2016 2 篇作品
- 八月 2016 3 篇作品
- 七月 2016 2 篇作品
- 六月 2016 3 篇作品
- 五月 2016 2 篇作品
- 四月 2016 4 篇作品
- 二月 2016 2 篇作品
- 一月 2016 4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5 1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5 3 篇作品
- 七月 2015 4 篇作品
- 六月 2015 2 篇作品
- 四月 2015 2 篇作品
- 三月 2015 5 篇作品
- 二月 2015 2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4 1 篇作品
- 十月 2014 2 篇作品
- 六月 2014 2 篇作品
- 五月 2014 3 篇作品
- 四月 2014 4 篇作品
- 三月 2014 2 篇作品
- 一月 2014 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3 5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3 4 篇作品
- 十月 2013 2 篇作品
- 九月 2013 3 篇作品
- 八月 2013 1 篇作品
- 七月 2013 6 篇作品
- 六月 2013 3 篇作品
- 五月 2013 6 篇作品
- 四月 2013 2 篇作品
- 三月 2013 1 篇作品
- 二月 2013 2 篇作品
- 一月 2013 6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2 4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2 3 篇作品
- 十月 2012 3 篇作品
- 九月 2012 3 篇作品
- 八月 2012 4 篇作品
- 六月 2012 1 篇作品
- 五月 2012 4 篇作品
- 四月 2012 5 篇作品
- 三月 2012 9 篇作品
- 二月 2012 1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1 3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1 4 篇作品
- 十月 2011 3 篇作品
- 九月 2011 5 篇作品
- 八月 2011 3 篇作品
- 七月 2011 1 篇作品
- 六月 2011 7 篇作品
- 五月 2011 6 篇作品
- 四月 2011 8 篇作品
- 三月 2011 4 篇作品
- 二月 2011 2 篇作品
- 一月 2011 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10 6 篇作品
- 十一月 2010 7 篇作品
- 十月 2010 4 篇作品
- 九月 2010 5 篇作品
- 八月 2010 10 篇作品
- 七月 2010 4 篇作品
- 六月 2010 2 篇作品
- 五月 2010 2 篇作品
- 四月 2010 3 篇作品
- 三月 2010 1 篇作品
- 二月 2010 3 篇作品
- 一月 2010 6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9 5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9 6 篇作品
- 十月 2009 9 篇作品
- 九月 2009 7 篇作品
- 八月 2009 6 篇作品
- 七月 2009 7 篇作品
- 六月 2009 7 篇作品
- 五月 2009 6 篇作品
- 四月 2009 6 篇作品
- 三月 2009 7 篇作品
- 二月 2009 3 篇作品
- 一月 2009 7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8 8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8 6 篇作品
- 十月 2008 5 篇作品
- 九月 2008 6 篇作品
- 八月 2008 2 篇作品
- 七月 2008 6 篇作品
- 六月 2008 2 篇作品
- 五月 2008 3 篇作品
- 四月 2008 3 篇作品
- 三月 2008 4 篇作品
- 二月 2008 7 篇作品
- 一月 2008 2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7 3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7 3 篇作品
- 十月 2007 4 篇作品
- 九月 2007 1 篇作品
- 八月 2007 7 篇作品
- 七月 2007 1 篇作品
- 六月 2007 1 篇作品
- 五月 2007 4 篇作品
- 四月 2007 7 篇作品
- 三月 2007 4 篇作品
- 二月 2007 1 篇作品
- 一月 2007 3 篇作品
- 十二月 2006 1 篇作品
- 十一月 2006 1 篇作品
- 十月 2006 2 篇作品
- 九月 2006 1 篇作品
- 八月 2006 1 篇作品
- 六月 2006 3 篇作品
- 四月 2006 1 篇作品
- 三月 2006 1 篇作品
- 二月 2006 1 篇作品
報導 關於 Women & Gender 來自 十月, 2009
用保險套對抗氣候變遷?
北美洲23 十月 2009
科學家與官員都希望運用高科技對抗氣候變遷,但「避孕」這項低科技提案卻引發爭議。 世界各地部落客都在10月15日「部落格行動日」這天,書寫有關氣候變遷的文章,
以色列:部落格行動日為環境努力
Egypt 埃及21 十月 2009
全球許多部落客都響應10月15日號召,撰寫有關氣候變遷與環境的文章,不過以色列部落格圈的焦點卻是另一天,今年中東地區環境團體、社運人士與部落客將10月24日訂為氣候變遷抗爭日。
新加坡:如何才能鼓勵生育?
Singapore 新加坡13 十月 2009
請問現金補助會讓各位女性願意生小孩嗎?新加坡政府最近推出「寶寶紅利」(Baby Bonus)計畫,希望挽救國內不斷下滑的生育率,但民調顯示多數女性不願為此懷孕產子。
菲律賓:以法律支持孕婦人權
Philippines 菲律賓12 十月 2009
孕婦相關人權僅限於已婚女性嗎?菲律賓男女在討論一項新法,有關孕婦的就學權及工作權。 經過七年論辯,菲律賓最近終於通過有關女權的重大法案,共和國9710號法案又名Magna Carta of Women,強調女權為人權,無論在家庭、職場或校園均應獲尊重,亦觸及家庭計畫、妊娠與孕婦權。
喬治亞:亞塞拜然村婚禮
Armenia 亞美尼亞9 十月 2009
上星期在南高加索地區出現史無前例的情況,Flying Carpets and Broken Pipelines部落格 的Arzu Geybullayeva出身亞塞拜然,現居於土耳其伊斯坦堡與亞塞拜然巴庫;全球之聲高加索地區編輯Onnik Krikorian為具亞美尼亞血統的英國國民,現居於亞美尼亞雅里溫,
波多黎各:政府裁員引爆民眾怒火
拉丁美洲6 十月 2009
過去一段時間對波多黎各相當痛苦,總督Luis Fortuño裁撤近17000名公務員,今年至目前為止,最近當選的新政府已裁員約2.5萬人,政府瘦身消息一公佈,民眾立刻動員,
秘魯:昌昌考古遺址保存
拉丁美洲1 十月 2009
昌昌(Chan Chan)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便已存在,這個泥磚製城市源於西元9世紀的Chimú文化,座落於秘魯北部城市托西祐(Trujillo)西方5公里處的La Libertad地區。
新近迴響
拉丁美洲很少談起男性遭受的性別暴力
透過女性改善全球飢荒
東帝汶:多種語言合為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