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 2011

報導 關於 青年 來自 五月, 2011

香港:洗腦教育

香港教育局計畫將愛國教育列為中小學校的必修課程。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旨在促成「國家和諧、國民身分認同與個人間的團結一致」,幫助學生「發展對祖國的歸屬感」、「為國家隊打氣」並且「欣賞中華文化」。然而,這項計畫卻引發社會大眾對於政治洗腦的恐懼。

18 五月 2011

Google青少年科學展競賽

「Google科學展」計畫準決賽入圍者業已出爐,這項比賽開放全球13歲至18歲青少年參賽,但此次60組名單中,多數來自美國、新加坡及印度,而紐西蘭、南非、英國、加拿大亦有作品入選。

17 五月 2011

汶萊:呼喚小賈斯汀前來

加拿大歌手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先前推出第一部電影/記錄片《永不說不》,呈現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最近他在汶萊的歌迷卯足全力,希望吸引他注意,因為汶萊並未列入他的東南亞巡迴演唱行程中。

14 五月 2011

葡萄牙:愚蠢與艱困一代的抗議

戰鬥已經開始了。3月12日,在全國各地以及歐盟境內的好幾個葡國代表機構前,年輕人上街抗議了。根據這個團體,這場「艱困的一代」的抗議,「與黨派或宗教無關,是和平的抗議,旨在加強國內的參與式民主」

6 五月 2011

韓國:用Twitter鼓勵青年投票

韓國於4月27日舉行期中選舉,結果執政的大國黨慘敗,反映出民心思變,在許多人眼中,也象徵Twitter在政壇擁有的力量;選舉期間,許多年輕且立場進步的Twitter用戶紛紛上傳「投票證明照」,除了強調自己有投票之外,也鼓勵他人參與。

4 五月 2011

新加坡:社會媒體與年輕選民

在即將舉行的新加坡大選中,年輕人將是重要選票來源,因此各政黨相當積極進行網路競選活動。 「人民行動黨」自1959年執政至今,此次可能會碰上多個在野政黨強烈挑戰。前次大選是在2006年舉行。Singapore’s youth sector will be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votes in next week's General Elections. This explains why political parties are also looking to social media to win more votes. Bloggers discuss the role of the youth in influencing the election results

4 五月 2011

汶萊:推特節聚集在地網友

2011年3月24日,汶萊的社會媒體運動推特節「Twestival」首度登場,這天是當地社會媒體界的大日子。該活動以「推、見、吃、給」為標題,並為「兒童發展中心」募款,支持「世界唐氏症日」。

2 五月 2011

加拿大:原住民青少年影片競賽

在「我的空間.我的故事」系列短片裡,加拿大四個族群的原住民青少年說出自己的希望、故事與夢想,也提到原住民年輕人所關心的事物,這個工作坊是由imagineNATIVE電影公司與「媒體藝術節」合辦,

1 五月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