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來自

馬利:圖瓦雷克人

(原文刊登於2012年4月4日) 圖瓦雷克(Touareg,亦拼作Tuareg)泰穆斯特生存運動(le mouvement Temoust Survie)發布了一篇轉載自法國快訊週刊(l'Express)的部落格文章,對於圖瓦雷克人作了簡介。 圖瓦雷克人為一個以畜牧及商業為生的遊牧民族,人數約有1,500萬人,絕大部分居住於馬利、尼日和阿爾及利亞,不過利比亞、布吉納法索以及茅利塔尼亞也有圖瓦雷克人居住。其使用的語言稱作塔瑪沙克語(Tamasheq,或友直稱作圖瓦雷克語),為柏柏爾語(Berber)的一支。圖瓦雷克人與衣索匹亞人是各個非洲民族中少數擁有書寫文字的民族。圖瓦雷克男性的衣著特色,是帶著靛藍色的面紗[圍住其靈魂之窗:口鼻],因此也常被稱作「藍色騎士」(les hommes bleus)。

中國記者發行微記錄片《中國詞兒》

  8 三月 2014

一群中國記者創立一個關於歷史的媒體製作平台--新歷史合作社。他們透過網路、微信與微博分享作品,包括書籍、雜誌、活動,以及影片。他們最新的計畫之一是一系列關於一百個中國詞的微記錄片,詞語如「正身」(意即檢視某人的政治紀錄)與「家庭出身」(表示某人的「政治譜系」)。 根據中國傳媒研究計畫,許多專家認為這是一項深具意義的計畫。作家胡發雲指出:「中國詞兒就是中國特有的詞,就是解讀中國特色形成的詞。」這套記錄片反映出中國歷史、針砭中國政治現況以及社會現象。以下是關於該計畫的影片: 譯者:Carrie Wei 校對者:Ameli

為甚麼很難用中文說出「我愛你」

  22 二月 2014

網路媒體「中參館」的記者Roseann Lake,從歷史與社會學的角度做出解釋:為甚麼對中國人而言,說出「我愛你」三個字會這麼難。這篇文章同時也介紹了一個研究中國人對愛情與浪漫的反應的大腦實驗。   譯者:PaoJ 校對:Ameli      

吉爾吉斯:捷克斯洛伐克的建築遺產

  15 一月 2014

Karina Ditkovskaya寫了一篇文章[俄],談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裡,捷克斯洛伐克建築義工留下來的建築遺產: 1920年代,一群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的義工,在比什凱克蓋了一整個社區。將近一百年後的現在,這個區域因為它獨特的建築風格,而在吉爾吉斯首都顯得特別突出。 這群義工於1925年四月抵達比什凱克。他們響應蘇聯領袖列寧的號召,前來支援這個成立不久的社會主義帝國的建設工程。 蓋了社區與好幾座重要的工廠後,許多義工離開了比什凱克--有些人遭整肅、有些人死在二次世界大戰,有些人則回到了祖國。 這個部落格特別介紹了這些義工建造的建築物照片。 校對:Fen

保加利亞:字母的美麗與哀愁

  8 六月 2013

[…] 這是保加利亞最純粹最神聖的節日之一!我們感到驕傲能對這世界有所貢獻而歡慶!這個節日雖讓我們滿懷愛國情操與喜悅,卻非關反抗、戰役,也無關暴力。[…] 而走在街上的時候,外語招牌和標示卻遠多於我們自己的文字。[…]

照片集:越戰時代海報

  14 五月 2013

Hello Saigon上傳了一些越戰時代的海報。其中一張海報上面引用了越南領袖胡志明說過的話: 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 校對者:Rio

日本慰安婦幽魂激發請願

  2 五月 2013

GoPetition網站上發起了「不要選擇東京主辦2020年奧運」的請願,這個活動也傳到當地許多的網站。請願中指責當前日本政府,否認確實有超過20萬的女性和少女在二次大戰期間,被迫成為日本皇軍性奴隸的事實。 校對:Ame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