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Caribbean加勒比地區 來自 四月, 2007
法國總統選舉:非法國的外界觀點
譯者:chy7211 本週末,超過六千萬法國人在第一回合法國總統選舉裡投下他們的一票,範圍限縮至候選人名單上的兩位:保守黨右翼人民運動聯盟(UMP)候選人尼可拉斯.薩克奇(Nicolas Sarkozy)以及社會黨(Socialist Party)候選人瑟珙蓮娜.賀雅爾(Ségolène Royal)。將同時面對五月六日的決勝大選。 自從五年前的總統大選後,特別是經過2005年暴動以及頭巾爭議(headscarf controversy)之後,移民及種族已成為政治辯論的核心議題。 這次選舉並結合了法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女性總統候選人,可能在星期日獲得自1965年以來,史無前例最高的投票數。 這裡有個對於這次選舉的界外觀點,來自法國海外的投票者、前法國殖民地裡關注此議題的部落客們、以及比例持續成長的半法國人(hyphenated French)。 在法語系圈 對薩克奇鮮少好感 如同許多法語系民族,Vive la Francophonie對於薩克奇是否能在處理法國種族問題以及促進法語系世界的和諧關係,抱持懷疑態度。 晚上八點半聽到薩克奇,我馬上淚盈眼眶。他想要保護我,想要這個大法國家庭的兄弟情誼,他反對“黃金降落傘(golden parachutes).”當下只要閉一隻眼似乎他幾乎能夠成為一個社會民主黨員了!薩克奇最後以反對終身監禁刑罰,並提出退休年齡保障在65-70之間等政見結束。下個要面對的是:RCJ Coassgen宣佈的歐洲公投…。 …對於喜好賀雅爾有其他論點:受歡迎的陪審團、在國會裡一定比例的代表性、請願的權利、將少年犯送至軍事訓練管制、在地的住宿學校、彈性安全制(註)、以及可能對於其他法語系族群更為關注,因為她來自塞內加爾。 剛果-布拉薩市 在明日的剛果布拉薩(Demain Le Congo Brazzaville)裡,Mouvimat很清楚他對薩克奇絕無好感,認為世事無絕對;但如果贊成薩克奇贏,不知到時法國是否會操控在薩克奇之下。 如果理性伴我們度過了第一輪初選,那麼再也沒有什麼是肯定的了,就算我們承認投票是精準地預測其結果。投票已成為一種精確的科學嗎?當然不是!但我們曉得它對於心志擺蕩不定的人的影響,以及那些沒有意見、會說出:「多數人是正確的,所以我也會投給大多數人的支持者!」 如果薩克奇贏了,他將使法國人後悔。但這些人本身就充滿矛盾,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寧願出兵,然後沈溺在自己的矛盾中…如果他贏了,在15天內他將擁有所有力量… Mouvimat 繼續在文中稱薩克奇是資產階級的”典範(standard bearer)”,距離最高權力僅一步之遙,並聲稱猶太人是”全球金融之主。” 摩洛哥:壓倒性支持賀雅爾 社區網站yabiladi.com設置的網路民調顯示,如同其他少數族裔,法國摩洛哥人仍然懷疑薩克奇(Nicolas Sarkozy),他在總票數1057票裡僅獲得7%的支持率。中間派候選人貝魯(Francois Bayrou)獲得25%支持率,賀雅爾(Segolene Royal)最受歡迎,獲得48%支持率。賀雅爾和貝魯都受益,Yabiladi解釋,從法國摩洛哥社群的角度來看,”除了薩克,什麼都好(Anything but Sarko)”。 黎巴嫩:一個中間偏右部落客哀悼賀雅爾與薩克奇 對於選舉結果,法裔黎巴嫩部落客 Frencheagle-一個偏好貝魯而非薩克奇的右翼份子-寫道:法國已選擇了”平庸與自大“。賀雅爾是個平庸的候選人,僅吐出無法兌現的承諾,而薩克奇則是自大傲慢的那一位,由他處理2005年暴動可見一著。 Frencheagle,看來他偏好選擇貝魯,認為這些結果象徵法國明顯右傾。他自身作為一個右翼份子,Frencheagle認為這是一個好的跡象,但他並不希望薩克出任總統。 如果你計算貝魯、薩克奇及勒龐的總得票數,你會發現法國從未如今日一般保守。超國60%的法國人認為只有右派能夠解決目前這個國家所遭遇的種種問題。這只會讓我感到高興,因為我正是個右翼份子。然而,我很遺憾薩克奇進入第二輪選戰。這讓我想到未來這樣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可能成為這個共和國的總統。他曉得如何摧毀評論、如何煽動,但他絕對不曉得如何從全體利益角度,作為所有法國人民的媒介者。 突尼西亞 全球之聲作者Samsoum將突尼西亞部落格圈對於此次法國總統大選做了全面性的深度報導。來自火星的女孩質疑為什麼比起國內政治情況,突尼西亞人看來似乎更熱衷且更了解法國政治。 海外領地投票 瓜德洛普與馬提尼克Guadeloupe and Martinique 瓜德洛普及馬提尼克同樣出現持平紀錄,瓜德洛普多數投票者是投給薩克奇(42.6%)及賀雅爾(48.4%)。 海外領地的投票是在4月21日,比法國本土早一天,Internet Rapide的葛瑞格解釋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影響他們認為自己的投票是無關痛癢的。由於提早一天投票以及時差,來自法國本土的電視及收音機新聞廣播被暫時中止,以配合停止在星期五之後投票前的競選活動。...
(短訊)阿魯巴:可能讓同志婚姻合法
根據同志新聞部落格的報導,阿魯巴群島可能領先加勒比海諸國,率先正式由官方承認同性戀婚姻為合法,三年前有一對女同志戀人打算在當地登記結婚,後來便一直於荷蘭政府進行司法訴訟至今(阿魯巴為荷蘭屬地),Vivir Latino則指出,之後波多黎各也可能考慮跟進:「若向來遵循美國法律的波多黎各準備讓同志婚姻合法化,便等於再度強烈證明波多黎各為一獨立國家,也充分反映出波多黎各人民的多元。」
海地:婦女談女權運動
校稿:FoolFitz 過去這段時間,我們報導了哈薩克及當地婦女、中東及南美、俄羅斯及南亞如何以部落格紀錄國際婦女節,而此刻兩位海地的部落客,也寫了國際婦女節以及女性解放運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海地女權運動 Roody Edme在部落格Ailleurs vu d'ici上思考1970年代及80年代的海地女權運動,當時我們來到打造女性的倒數四分之一世紀,而且有許多事物都在改變中(Fr)。 Edme回顧Marie Laurette Destin曾被一些人讚許為海地女權運動之母: Laurette穿著如同明星寶狄瑞克…像個幽魂般遊走在太子港的街道裡,她那海上女妖般的歌聲,使周圍的人意亂情迷。 有些人非常不認同她的海地婦女解放運動(MLH),認為其方法過度建立於法國婦女解放運動(MLF)的基礎上,Marie Laurette在某些人眼中是個異端人物,她冒著帶來西方奢靡風氣的風險,大大地開啟我們社會抗爭的一扇窗。 然而在她更久之前,可追朔到如卡門波森(Carmen Boisson)、Gourdet St-Come女士、Paulette Poujol Oriol等名女人的軌跡,只有Laurette提出更多當代的需求,諸如身體自主及性自主的權力… 當國民仍然活在軍事獨裁政權及低度開發的地獄之中時,談論婦女解放這種中產階級的概念,似乎是不正確的意識形態;但上述的女性們,不但極力爭取工農女性的解放,也同樣為男性爭取權力。 並非全部的女性主義創建平等 同時另一位在Notedor.com書寫的海地部落客Nancy,對於某些認為女性不需要男性的女性主義學派做出評論: 今早有些女性在街上抗議當地企業的剝削,她們的觀點重新帶給我許多回憶與省思。 我看見自己手持抗議標語,與我所屬的已婚婦女(Femmes Engagées)團體一同要求正義,那天在抗議的途中,一群在我身旁的婦女們大喊:「從現在開始,我們不再需要男人。」我問她們,那麼我的丈夫與三個孩子會如何呢?她們沒有回答,且未曾想過她們的兒子。我們有著不同的目標,我們的行動裡缺乏凝聚性,我回了家,並悲傷的看待這次沒什麼意義的抗議活動。 Edme也認為某些女權運動太過激進: 理所當然地,所有的解放運動都有他們的教條或無意的宣傳活動。某個美國的新女性主義認為,將任何動作都視為性騷擾,可以停止引發兩性間的冷戰--當一名男子在調情時,為了避免遭指控性騷擾,他必須宣告追求之意圖… …但這樣過當的舉動,在所有政治及社會抗爭中都可發現,他們處於一個對多元性造成威脅的制度中,這是所有真實民主制度成型期的一部分… 今日在海地的女性主義狀況 Nancy感慨今日在海地的女性主義,並評論某些女性著重其「女性不需要男性」的誇張言論,而犧牲了她所謂的「實際問題」。 儘管我承認今日在關愛女性方面有巨大的進步,我卻注意到在我國某些女性的目標毫無改變,她們沒有走入實際問題的核心。重要的是某些可恥的法案被偷走了,你獨自提攜、扶養及教育的孩子,卻無法以帶著你的姓氏為榮? 我記得當我生了最小的孩子,市民服務因為我沒有丈夫,而拒絕給予我登記出生證明的權利時,我有多麼憤怒;但我在更早之前就知道,一個有外遇的丈夫可以不用出示合法的母親就有給予其血緣子女出生證明的權利,這豈不是讓人不可置信嗎?對兩個女性的羞辱,並盜取了會傷害孩子一生的身分證明。 要讓社會變得平等且和諧仍然有許多事得做!我們的社會何時才會為女性實行具體又明確的措施呢?除非他們在我睡著時就達到了,但誰知道呢?我依舊沉睡著! 醒醒吧,海地的婦女們!看在上帝的份上,你活在21世紀,當你歡慶今年國際婦女節的到來時,至少讓它有些價值。 Edme對海地婦運的情況,則有比較樂觀的反應: 儘管目前有著可怕的問題、無數「Ginou」的沉默逝去,以及許多的矛盾,但這承自於上世紀「爭取婦女投票權抗議行動(suffragettes)」的女權運動,將有著充滿光明的未來。 她並以詩意妝點海地女性的成就,認為她們是國家的「驕傲」: 因為她們,包括組織與機構,比任何關心這個議題的人們都要更加長遠;同樣也是她們,包括這些聰穎、精彩的一個個典範,是海地的驕傲:被我們的政治迷夢焚燒、勇敢地帶進新典範的交易者;形塑未來命運的教育工作者;電視與報紙的新聞編輯與社論作家;我們自己混雜冒險體驗的小說家與說書人;牽繫著地方首長辦公室未來命運,東南方的女兒;基金會的執行長們;「國寶」們;展翅飛翔,足以觸及全球性機構高度的新聞記者;人權組織工作者--我們共同的殘忍夢魘… 海地人體認到,每位女性都是這個我們經常鄙視的國家的驕傲。 照片取自衝擊媒體的相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