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Caribbean加勒比地區
蓋亞那共和國Wapishana部族文化運動人士企圖復興瀕危語言
「如果我們削弱原住民文化,我們也就削弱了蓋亞那文化中的一大核心。」
牙買加民眾摯愛的文化偶像以及語言運動人士「路小姐」雕像落成
「在她狡黠(…)的喜劇風格之下,她強迫整個社會面對社會本身令人不快的事實。但是就正是這種將牙買加語言大膽、驕傲、毫不歉疚地大喇喇使用於國際上的方式,讓她被許多牙買加人所喜愛。」
若不曾在空間上畫分地界,「種族隔離」不會發生
建築師Lesley Lokko說:「在南非,建築總是與壓迫共謀。種族隔離可能是個政治及經濟上的結構,但它也是一個實體上的結構。」
牙買加社會創業家以一個創意的小點子對抗塑膠汙染這頭巨獸
我覺得一切都與覺察以及「覺醒」--也就是對於環境衝擊保持敏感--有關。重點是,我們與大自然太過疏離;我們不再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
蘇利南一所非營利機構為喪失家園的動物發聲
「我們想傳達的是:野生動物是屬於野外的。」
川普總統的「Shithole」怎麼翻?日本媒體頭大了!
「令我感到驚奇的是:媒體覺得報導『shithole』比報導『種族歧視』一詞來的省事。」
世界各地的教師如何教導學生英文代名詞
全世界有將近十億人口在學英文,並以英文為第二語言,他們在初階課堂都會遇到二進制的性別代名詞。
「對抗帝國主義,好膽你就來!」 — 電影「黑豹」對千里達及多巴哥影響甚鉅
「黑豹」令人敬佩,但不是因爲它「完美的」敘事技巧,完美的故事並不存在。「黑豹」令人折服的地方在於它熱切地傳達黑人族群的喜悅。
全世界都在慶祝「巴布馬利日」,雷鬼樂卻正在變調
「意識及解放仍是我們對『拉斯特』的期待與連結,然而很遺憾的,『拉斯特』似乎已經在牙買加失去了它成為推動我們社會改變動因的價值。」
古巴西部最大的製糖廠正面臨經濟及環境層面上的低效率問題
多年來,這個古巴西部最大的糖廠總是該地區收獲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