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Iraq 伊拉克 來自 十二月, 2006
伊朗: 部落客看海珊之死
原文: The Iranian Blogestan on Saddam Hussein's death作者: Hamid Tehrani譯者: Leonard校對: PipperL 部分伊朗部落客討論到伊拉克前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之死,也回想起兩伊戰爭。 Alpar認為2006年對獨裁者而言運氣不佳,他說週一新聞標題可能是:「新年伊始 少了四個獨裁者」,Alpar也寫道伊朗人民將慶賀海珊之死,不過伊朗政府可能很快就會忘記,也提醒讀者有關兩伊戰爭受難者、難民及其他[Fa],他也提出以下問題:海珊之死會讓我們的獨裁者得到教訓嗎?伊拉克民眾究竟如何看待此事?海珊可曾想過他會以如此屈辱方式死去? Haji Washington刊出一篇文章題為「怪獸之死」,他觀察到在美國電視頻道畫面裡,海珊都與阿拉伯領袖一同入鏡,但美國前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於兩伊戰爭期間訪問伊拉克,也曾與海珊並肩,但電視台卻未播放這段畫面[Fa] 。 Shabnameh表示海珊一直都想成為英雄,而且死得像是英雄一般。但其實海珊未來將列屬於歷史的陰暗面,而且Shabnameh認為殺掉獨裁者並未解決問題,獨裁者會死,但獨裁制度仍在,他希望或許部分曾受海珊壓迫者今天能感到快樂[Fa]。 Mattati說「今天有個等同於撒旦的人死了,這個人曾殺害我們數名親友」,他不禁想問獨裁者們會藉此得到教訓嗎?[Fa] Rozmaregiha說海珊已死,我們也應該將過去卅年獨裁遺留下來的事物一併掩埋,他認為:「現在該由伊拉克人民動筆寫下歷史新頁」[Fa]。
阿拉伯:亞運、民主與模特兒
原文: Arabisc: Asian Games, Democracy and Models 作者: Amira Al Hussaini 譯者: Leonard 卡達杜哈亞運開幕式裡為何沒有未將阿拉伯遺產放入表演內容?民主與模特兒之間關係是什麼?埃及部落客又為何要求讀者看奧斯卡得獎電影《晚安,祝你好運》? 以下是北非與中東部落格本週所提出的部分疑問。 巴林的部落客Haitham Sabbah似乎對亞運開幕式不甚滿意,他質疑為何卡達政府未將任何阿拉伯代表置入演出中: 「卡達杜哈亞運開幕式的演出非常美麗,但阿拉伯人在哪裡?我們在表演中見到大船與海洋,我相信無論在每一個波斯灣國家的體育競賽 開幕式中,這兩項都是必要的元素,我們也看到壯麗的民俗傳說表演,但卻只呈現了東南亞文明而已,卡達似乎將阿拉伯從地圖上的亞洲裡抹去,我想問的是:阿拉 伯人在這些表演裡的位置在哪裡?阿拉伯文明、遺緒、藝術在哪裡?約旦、敘利亞、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國的文明在哪裡?為何主辦單位忽視阿拉伯人與文明?還是 亞洲只限於東亞國度?就算遺忘阿拉伯,那麼波斯呢?為什麼連波斯都被遺忘?」 埃及的3rby則寫到民主對人民社經水準與外貌的衝擊: 「我讀到父親在Al Quds Al Arabi發表的文章,內容其實並不吸引我,不過讓我開始思索國內人民社經情況與政治情況的關係,我從前認為國家若走向民主,社經情況就會改善,並以此做 為我國貧困的原因,父親的文章裡提到本地與義大利物價的差距,我也想起他說過從前定居開羅之前,曾在義大利遇到一些外貌很糟糕的人,如今卻和一般人無異, …我開始思索人們的外貌,為什麼在Zamaleck與Maadi的女子長相很美麗,來自鄉村的女子卻長相醜陋?為什麼埃及民謠歌手 Shaaban Abdulraheem如此肥胖,而流行歌手A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