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United Kingdom 英國 來自 十一月, 2007
巴林:被方言區隔的國度
本次的主題是:消失的大海/英國的文化衝擊/白血病/請說什葉教派語(Shia)! 對於發展的省思 雖然有些特殊景觀依然存在,但Hussain仍然感嘆土地開發與發展後巴林海岸線的變化。 過了一段時間,海水從海岸線退去。有一度我以為這些海水不會再重回海岸;海洋不再是海洋,只剩下海水退去後的殘渣及「阿布蘇海岸 (Coast of Abu Subh)」的空名。但謝天謝地,在一連串的破壞和失望後,海水還是回來了,令人目眩神迷的落日餘暉美景,也依然留存。 除了是名部落客,Hussain也是個傑出的攝影家。以下是一張海洋的照片,這是哈山孩童時常來游泳和釣魚的地方。 照片由Hussain拍攝 不習慣的禮節 Sayyid Mahmood Al Aali最近到英國讀大學。他記錄了他對英國的第一印象: 在英國兩週後,我不得不對這的人、事發表一些意見。 謝謝/謝謝您 在這個國家,你無時無刻可以聽到有人在說「謝謝您」,多到我現在好像不能沒有它。 對不起 有時,我在街上不小心撞上人,對方的反應卻是說聲「對不起」,好像錯的人是他。反觀我們國家,在你回神逃離現場之前,你大概就已經被罵得狗血淋頭! 排隊 你可以發現到處都有人在排隊:學校註冊、超市或甚至自動提款機前。好像人人都時時惦記著「守秩序」這件事。所以在英國有這麼一個笑話:只要看到有二個人一前一後地站著,大家以為那兒有個隊伍,就會依序排起隊來。 禮貌 過去兩週,直到現在,無論在上上或大學校園裡,我沒有以任何形式、與任何人有過糾紛或遭遇任何麻煩。當你向人詢問任何資訊,他或她就會盡可能地試著幫你,就像交談時,他們總是微笑以對。我想,有些事,身為穆斯林,應該當做首要之務去做,但… 電視上的盛宴 Kawthar認為齋戒月(Ramadan)的焦點都放錯地方了: 一年一度的齋戒月到來;這是一個充滿祝福、喜悅、寬恕、崇敬的月份。但這是從前。今日的齋戒月往往只有無聊可笑的影集、影片、和 電視節目。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努力製作這些節目內容,因為(飢渴的)閱聽大眾已經對無聊的節目感到厭煩;而這些偉大的的電台或電視公司感受到這些大眾的憤怒 和飢渴(多好心!)製作各種節目以求紓解這些人的厭煩、飢餓和渴求! 用方言來區隔...
俄羅斯:部落客討論詹姆斯‧華生
詹姆士‧華生,曾獲諾貝爾獎的美國遺傳學家,在以下的言論被英國週日泰晤士報十月十四日的人物傳略引用之後,引起國際譁然。 他說,他「本來就不看好非洲的前途,」因為「我們所有政策都是以他們智力與我們相同的論據為基礎的–而所有的驗證都顯示並不盡然,」而且我知道這個「燙手山芋」會是很難說出口的。他的希望是每個人都平等,但他也反駁說「跟黑人員工打交道的人會發現並非如此。」他說,你不能以膚色來歧視 人,因為「有很多有色人種的人是很有天份的,但是如果他們在較低階水平未獲得成就,就不該升等。」他寫道,「我們並沒有確實的理由去預期,在地理區隔下各 自演化的人們,應該有完全一樣的智能。我們雖渴望人人享有同等力量,但人類某些生來既有的特徵並不足以讓此願望實現。」 這則具有爭議性的新聞也擾動了俄語部落格圈。 美國的LiveJournal用戶karial描述[RUS]了她與詹姆士‧華生的私人會面: 九一一事件兩週後,我見到華生。在自我介紹與握手之後,他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那麼,我們[指美國]是不是要去阿富汗完成你們[指蘇聯]還沒能做完的事?」 […] 我先前已經被提醒過華生常會提一些政治不正確的事。我當天坐在講座裏手握麥克風,準備隨時站起來聲明華生的見解並不代表此研討會籌辦者 的立場。不,我並不覺得擔任像言論審查員的角色有趣–它非常討人厭–而且我真的希望可避免這個任務。但是,很遺憾的,若不這樣作我們有可能會面臨官司。 我承認有好幾次確實把麥克風的開關打開,準備站起來。而每一次華生都在越線邊緣停下來。但是他總是比任何其他名人演講者更靠臨界邊緣,我覺得他好像在虛張聲勢,甚至有點幸災樂禍。 這次–如果你讀了原文的話–他一樣在幾乎越界時慢下來。不過有點越過線。而很多人正在等待這個時機。 不管他年紀多大,華生是很棒、很有趣的講者。在他那場講座的前半場中,我們以為他並不知道為什麼他會被邀請來參加這場研討會;他用各種 想法來起頭,然後都講到一半就停下來。他用舊型投影片,正方形底片框的那種,不是九零年代流行的透明片。然後他輕易地,沒用幾個詞句,就將剛剛起頭的線都 連結起來,呈現它們如何突顯出研討會的主題。所以可以這麼說,至少在六年前,他的想法清楚,記憶力佳。華生所有的政治不正確都是故意的。 我們能可笑地議論,如他這等重量級的名人能否允許自己說出政治不正確的想法。不論這是自由人對體系提出的厚顏挑戰,或是一艘花了大把努力所造出用以確保平等或接近平等的船底下的一個破洞。 以下是對這篇文章的幾個評論[RUS]: doctor_iola: 其實我覺得,一個高度言論自由的國家本身會有這麼強烈的政治正確態度是弔詭的。 karial: 謝天謝地有政治正確態度。不然你也不會是醫生。在上世紀之交的IQ測驗,一度顥示東歐人比美國原住民還低。你想每天抗爭來證明那不對嗎?或想一直聽到穿10號以上衣服的女人既不性感又無法自我滿足的評論? drauk: 我還是覺得,政治正確態度(尤其是當今的極端版本)跟平權是不同的。 karial: 很遺憾,這些是相近的概念。因為,怎能在講平權的同時,卻把某一群人(基於種族、族裔、性別、身材大小)跟某種特質給根深蒂固地綁在一起呢?例如,所有俄國人都是小偷。沒錯,他們會請你去面試[工作],但是他們一直假想你很可能會偷東西。 媒體的報導形塑了大眾的認知。 puh: 這麼多吵吵鬧鬧,就是因為一個老人決定說出他心中所想的(而且,非常可能,他的確是這樣說的)? karial: 具有公眾形象,尤其是科學界人士,必須理解不能「隨意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