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來自 一月, 2019
跟著荷蘭攝影師Armando Ello探索印尼歐洲混血認同
「我這一生累積了許多第一手經驗。我們生活的社會仍舊以歷史的殖民觀點為中心。」
28名茅利塔尼亞士兵在獨立紀念日遭處決的隱密悲劇
「偉大的國家以及偉大的人民絕不會試圖抹去歷史上黑暗的篇章,而是會讓這些篇章公諸於世,讓每個人記得這些事件,並說『絕對不要再發生了』。」
瓦哈卡女性學習必要拍照技巧為生活架構新框架
在2018年11月的一個週末,25名來自瓦哈卡的年輕女孩向MOPA的教師學習了攝影技巧。
日本嚇人的民俗儀式列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鬼怪常會進到家裡嚇唬小孩,直到以清酒、啤酒等祭品安撫祂們為止。在其他變化的儀式中,鬼怪會沿街追逐小孩來恫嚇他們。
綻放的煙火:日本的夏季慶典-花火
日本的夏日七至八月以煙火聞名,在日文中讀為「hanabi」,意為花火。
菲律賓將菲律賓語言及文學移出大學必修科目,引起學生反對
「我們深信菲律賓語以及菲律賓文學對於深化學生以及人民的批判、創造、自由以及解放能力上至關重要。」
史詩歌謠描繪南斯拉夫人民對約翰.F.甘迺迪之死的悲痛
一首標題為「達拉斯之死」的史詩反映了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前南斯拉夫地區受歡迎的程度。
南蘇丹歌手Nyaruach以女性主義暢銷金曲大聲向「沒有計畫的無聊男子」喊話
「你是一個混帳,我只想跟你說再見!無論你在哪,希望上帝能夠保佑你。你這個無聊男子—一點計畫也沒有。沒有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