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2006年新加坡的新媒體政治

原文: Singapore: The politics of Singapore’s new media in 2006
作者: Preetam Rai
譯者: dreamf

Gerald Giam(透過theory.isthereason.com)觀察了新加坡2006年的新媒體與市民新聞發展的重點,他指出,「政府對網路管制的『輕輕碰觸』,可能是使許多新加坡民眾敢於在部落格、播客及影音播送等媒體中,討論、並推進政治邊界的原因之一。」

Gerald Giam指出2006年是新加坡新媒體與市民新聞發展的標竿年,「政府對網路管制的『輕輕碰觸』,可能是使許多新加坡民眾敢於在部落格、播客(podcast)及影音播送(vodcast)等媒體中,討論、並推進政治邊界的原因之一。」

其實隨便一篇文章都能發現,新加坡過去有太多新媒體在發展,然而這篇文章將點出新加坡幾個較具代表性的事件,當然這些事件是由充斥新媒體發展的現象所驅動。

選舉播客與影音播送

在五月大選的那個禮拜,資訊、傳播與藝術部長(Senior Minister of State fo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Balaji Sadasivan宣布禁止具明顯政治目的的播客與影音播送,這項改變很明顯是要回應新加坡民主黨(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 ,SDP)的計畫,新加坡民主黨企圖在其網站放置更多的聲音與影像檔,以觸及更多選民,突破主流媒體遭政府控制的困境。在資訊、傳播與藝術部(MICA)完成這項宣布後,新加坡民主黨除了服從別無選擇,他們很勉強地從網站移除播客,但他們也發動了抗議

不過政府的這個舉動並不能阻止某些網路公民將許多政治遊行影像上傳到他們的部落格上,這些民眾用手機錄下、發表到部落格上的影像,幾乎全都是反對黨的遊行,尤其是工人黨(Workers’ Party, WP)的遊行,這些部落客也在徵求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 ,PAP,譯按:新加坡執政黨)的影片,但拍攝者不夠多,使得影片也不足。

有些人好奇為什麼政府沒有掃除這些網站,可能的理由就是,由於政府認為一般大眾缺乏這些網站的知識,因而毫無威脅性,他們也不會因此少掉太多票,讓政府相當安心,政策研究機構(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IPS)的選後調查結果更加強了政府的這種安定感。政策研究機構的研究結果指出,只有33%的新加坡民眾-特別是年輕人-認為網路是型塑他們投票意願的重要因素。

mrbrown的崛起

在選舉期間,新加坡最有名的部落客mrbrown因為他放縱、有趣的「Tur kwa」 播客一炮而紅,這是一系列「非政治播客」(也就是政府所說的「具明顯政治意圖」)的其中一部分,內容為一名食物攤販老闆與顧客對修補秩序的爭論,暗諷人民行動黨對工人黨候選人James Gomez的妖魔化(demonising),人民行動黨宣稱James Gomez並未正確繳交他的競選文件,還將過錯推給選舉機構。

mrbrown關於新加坡考試與成績的next podcast也一樣好笑,裡面兩個小孩在比較彼此的分數,辯論一個學生的成績如果拿到滿分的66.6%,是不是真的「考得很好」,因為他們的老師這麼說。主流媒體大力宣傳人民行動黨拿下66.6%票數的勝利,就好像接到必須徹底執行的命令一樣。他同時透過剪輯聲音來諷刺人民行動黨與其反對黨的其他政客。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PM Lee)在建國紀念日演說中,錯誤地形容了mrbrown「Tur kwa」播客的特徵,他以「mee siam mai hum」一詞形容mrbrown的節目是「辛辣的言論」,但許多新加坡民眾馬上就抓出他這個形容的語病,因為這種大眾馬來食物「mee siam」(譯按:馬來人煮麵的一種口味)後面從來不會加「hum」(雜草)這個字,李顯龍的媒體祕書稍後澄清表示,李顯龍本來是要說「laksa mai hum」(譯按:馬來西亞華人常用的閩南語,「咖哩粉」之意),不過這反倒成了mrbrown另一個挖苦的範例,他稱另一個播客節目為「A hum-less podcast」(沒有「hum」的節目),將李顯龍的出醜事蹟配上容易記住的曲調,這支曲調被廣為下載流傳,有些人甚至還用它來當手機鈴聲,而政府為了保持「不插手」網路的承諾,並未作出任何回應,即使有傳聞指出某些官員將對這些不敬的嘲笑採取行動。

雖然mrbrown的知名度很高,但很不幸地,他發現自己已經成了「出界」(out-of-bounds)的標誌。他自去年6月30日起,為今日報(TODAY)撰寫專欄,雖然是以輕鬆詼諧的方式批評政府,不過選後批評政府的代價越來越高,S'poreans are fed, up with progress一文讓資訊、傳播與藝術部作出了嚴厲的回應,認為這篇文章「扭曲事實」。更讓許多新加坡民眾驚愕的是,資訊、傳播與藝術部指控mrbrown是涉及政治的「政黨打手」(partisan player),並宣佈「新加坡記者或報紙的角色並不是擁護一個議題、政治造勢或反對政府」,政府的主要論點是,比起過去在他閱聽人較為受限的部落格中發表意見,-mrbrown現在的意見是在主流媒體間流通

無視於網民抗爭的怒吼,今日報立刻開除mrbrown(他們有些人穿著棕色衣服聚集在市政府捷運站前,用行動聲援mrbrown,並抗議今日報將他免職),謝天謝地,政府並沒有對mrbrown採取進一步的行動,而他的播客每個禮拜也持續吸引越來越多的聽眾。

在國會大樓裡的Talking Cock

「在國會大樓裡的Talking Cock」事件幾乎是完全透過網路上的病毒式行銷將訊息發送出去,那是由8月24日在舊國會大樓的表演拼湊而成的直立式漫畫,大部分的作品都被抓下來,轉放到YouTube和其他網站去,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大概是Ruby Pan和Hossan Leong,Ruby Pan利用不同的新加坡重音來產生不同語調的新加坡式英語(Singlish),這可讓她的聽眾開懷大笑。

Hossan Leong用他相當在地的口音將Billy Joel的「We Didn't Start the Fire」翻唱成「We live in Singapura」(譯按:Singapura是由梵文「獅子城」衍伸而來,指的就是新加坡),敘述了從Sang Nila Utama(譯按:一位蘇門答臘王子Sang Nila Utama初次踏上新加坡島)至今的新加坡歷史,他的口音也讓不少聽眾噴飯。

這些新奇、市民導向的事件不僅展現出新加坡民眾驚人的藝術天賦,更重要的意義是,雖然新加坡歷史很短,卻用有獨特而活躍的文化,這些事件成功地讓新加坡人嘲笑自己,也屏除了政治的歧異,慶祝他們獨有的「新加坡性」(Singaporean-ness)。

Wee Shu Min事件

Wee Shu Min這名「菁英」少女於十月間因為新加坡讓她出名了,當時她正在網路上對著她認為是個正在發牢騷的中年新加坡人,傲慢地誇誇其談,結果沒想到幾天後Technorati 搜尋排行榜中的第一名竟然就是她的名字,而且全是尖刻的批評,當海峽時報記者Ken Kwek報導這個網路上的戰爭後,這個事件開始出現在主流媒體上,日後還在報紙的文章與評論中出現好幾次,國會議員Wee Siew Kim還得為了他女兒的過失道歉兩次,第二次的道歉是因為在他第一次的聲明中「沒有道歉」。

新加坡民眾對這種輕蔑言論的反應強度是無庸置疑的,如果一個政客盲目到無法看見新加坡日漸分化的階級,這位「精英」父親和女兒兩人成為「最佳典範」。

部落客的自律

一篇由部落客Dharmendra Yadav撰寫、關於部落客該自律的文章,十二月出現在今日報上,這篇文章造成部落圈對於部落客該如何自律的辯論,並發展出部落客間的倫理守則,許多人撰寫文章回應表示贊成反對,雖然大家都承認要以理性為前提,但大多數網民必定會反對規制網路平台言論的規定或倫理守則,因為有些新加坡人將這個平台視為新加坡境內「真正自由言論的最後基石」。

政黨對網路的使用

在過去的日子裡,新加坡反對黨嚐試了許多使用網路宣傳訊息的方法,新加坡境內三大反對黨之一的新加坡民主黨似乎是最渴望網路的,新加坡民主黨定期在它的網站上出版針對不同議題的文章與意見,另一方面,工人黨一面在網路空間中維持一定的知名度,一面也密集使用網路,將它的觸角伸到更多選民身上。事實上,工人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在討論如何將影響力擴及更多民眾時,已經有兩位成員因為網路上的評論與黨內高層不合而離職

外交部長George Yeo是首位定期寫部落格的內閣部長,他時常寫出一些令人驚艷、坦白而極具洞見的文章,他的文章素材大多是他和國外領袖互動的情形。人民行動黨的P65 MPs(用以代表新加坡獨立後國會議員的用語)剛開始寫部落格時,撰寫的題材都是多數網民不感興趣的草根活動,還曾引來訕笑,但藉由即時發表國會演講與人民行動黨記者會訊息,他們使用網路宣傳的技巧甚至比最大反對黨-工人黨-快了一步。

政府意識到新媒體

在八月建國紀念日的演說中,總理李顯龍花了25分鐘在描述數位媒體將如何改變新加坡,他坦承新媒體將改變社會結構,而傳統媒體已經遭到包圍,無力繼續維持其讀者或觀眾,在特別提出幾個市民導向的新媒體初步發展時,還點出幾個以諷刺政治為主的網站,其中包括TalkingCock,甚而讚揚它「有幾個笑話還不錯」,這讓許多人感到驚訝。TalkingCock這個網站是由漫畫家與影片製作人Colin Goh設立的,在李顯龍特別提起的當天,它回應的頭條看似極端厭惡,「顯龍!在你特別提起之後,TalkingCock流量大降」(Seow Leow! TalkingCock Suffers Shrinkage, Street Cred Loss, After Rally Mention),不過這當然是假的,因為在那場演講之後,TalkingCock的瀏覽量大幅上升。

李顯龍同時透露對網路毫無管制的不信任,他指出,「如果你在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或亞洲新聞網(Channel NewsAsia, CNA)讀到某些東西,你必須知道那是真的」,不像TalkingCock上呈現的東西。他警告新加坡民眾要對網路的東西「保持懷疑」,不要相信他們獨到的所有東西,就像「在網路上流通的事物有一半是事實、另一半不是,但你無法得知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許多網民認為李顯龍的比較很不公平,因為他們知道TalkingCock只是個謠言網站,TalkingCock也從來沒有宣稱它是個適當的新聞報導來源,且海峽時報與亞洲新聞網的立場總是偏向政府。

李顯龍沒有提到許多其他客觀而獨立的政治議題辯論部落格,不過他特別指出政府已經準備制定法律,這些法律將規範在選舉期間,人們對播客與政治影片的運用,讓法律能跟上數位時代的腳步。

為了因應這些趨勢,政府在資訊、傳播與藝術部底下的公共傳播部門成立一個新單位,稱為「新媒體」小組,為政府制定網路的公共傳播策略,並監控網路上的聲音,政府同時修訂刑法,修改條文中明確地點名若在網路平台上構成毀謗行為,該如何處理。

STOMP與市民新聞

七月間,網路業者SPH發表新的入口網站「STOMP」(Straits Times Online Mobile Print,海峽時報線上版,譯按:連結失效,相關介紹請看這裡),由海峽時報編輯Han Fook Kwang執筆,「提供讀者如何表達自己、靠自己與報紙互動的方法」。

當海峽時報大力宣傳這個「市民新聞」的做法時,曾任海峽時報記者、現於學院任職的Cherian George澆了海峽時報一盆冷水,他在他的部落格中指出,「我不認為STOMP是種市民新聞,它將公民視為『隨手可得的物品』(it puts the public on tap),卻沒有將公民擺在第一位(not on top),它只是引介讀者更多與傳統新聞學互動的技巧,但市民新聞應該是指公民的『議題設定』(agenda-setting)能力,由市民記者自行判斷該問哪些問題、該追逐哪些議題,不該只是讓公民發問後,靜靜等待主流媒體決定要回答哪些問題。」

展望2007年趨勢

只要政府不壓制,新媒體的正面發展應該能在2007年持續發酵,越來越多不同背景的新加坡民眾,開始利用部落格、網路論壇、播客及影像傳送這些新媒體進行 閱讀、寫作或評論。網路上的多元觀點將持續增加,儘管網路的言論依然不成比例地在反對建立相關規範,但2007年網民對右派的看法或許會有稍微的改變,因 為會有更多與國家機器連結的民眾上網反駁右派的聲音。

我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新加坡民眾能加入部落圈,讓部落圈更顯熱絡,直到擁有足以與傳統媒體相抗衡的另類媒體可信度。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