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米爾人民與印度政權

2010年攝於斯利那加。圖片來源:推特帳號 Kashmir Global(CC BY 2.0)

一波在社群媒體的玩笑風潮、數十名喀什米爾女學生抗議印度軍隊在當地駐紮、印度軍隊為了防止抗議民眾對其丟石頭,而將一名喀什米爾人綁在軍用車輛上作為「人肉盾牌」……,這些只是發生在印度東北部查謨-喀什米爾邦(Jammu and Kashmir)喀什米爾山谷(Kashmir Valley,以下簡稱「山谷」)中的部分最新事件,由於印巴領土爭議的關係,這個地區在當地也被稱為「印控喀什米爾」(Indian-administered Kashmir)。

自1990年以來,印度軍隊即按「武裝部隊特別權力法」和「公共安全法」等法規,嚴密地在查謨-喀什米爾邦一帶駐紮。

印軍在查謨和喀什米爾共有三個師:查謨、喀什米爾山谷,以及拉達克(Ladakh),而鎮壓及頻繁實旅宵禁的重心主要位在喀什米爾山谷--該地區約有97%的人口為穆斯林,並為該邦夏季首府斯利那加(Srinagar)的所在地。 27年來,由於印度軍隊的鎮壓行動,共有超過7萬名喀什米爾人被殺害,並有更多人受傷或被捕。

自從1989年以來,山谷中的獨立運動、或稱阿扎迪行動(Azadi)就一直很活躍;但在去年「22歲的青年之死」的事件發生以後,這些運動就進入了新的境界。2016年4月,支持「自由喀什米爾」的年輕社群媒體名人、同時也是和喀什米爾新一輪武裝示威的「海報男孩」布爾汗·瓦尼(Burhan Wani )在印軍的一次反暴動行動中喪生。在瓦尼死亡以後,喀什米爾記者、同時也是紐約時報作家的巴沙拉特·皮爾特(Basharat Peer)在Facebook上發文:

網路已被封鎖、宵禁正被強制執行中、手機沒有訊號。強大的印度政府可能殺了他、但並沒有贏。年僅22歲的他死亡,就已令你害怕。

在(查謨-喀什米爾邦夏季首府)斯利那加的抗議行動中,印度軍隊擺出陣容以防衛石頭襲擊。 圖片取自Ieshan Wani的Iinstagram。 已取得使用許可。

根據駐斯利那加的Rising Kashmir編輯Shujaat Bukhari:

瓦尼出生於受過高等教育的喀什米爾小康家庭,據信,在他和兄弟被警察「無緣無故」地毆打後,他於15歲時加入武裝組織。 瓦尼在社交媒體上非常活躍,與過去的武裝分子不同,他並沒有隱藏自己的身份。

自瓦尼去世以來,印軍的鎮壓抗議行動已造成百餘名平民死亡,並有數千人受傷;公司行號、網路及學校等皆暫時性地遭到關閉。

喀什米爾的獨立運動--阿扎迪運動(Azadi)

查謨-喀什米爾約有1,200萬人口,是印度唯一一個以伊斯蘭教為主要信仰、且擁有自己旗幟的屬邦。喀什米爾山谷的居民自1989年以來即持續要求舉辦獨立公投、或稱阿扎迪公投,但印度政府並不允許。

雖然查謨-喀什米爾屬於一個多教派的屬邦--查謨地區居住著許多印度教人口、拉達克地區則住著顯著的印度教人口,然而喀什米爾裔的人仍大多居住在喀什米爾山谷,並為穆斯林族群。

自90年代初期以來,山谷中的政治氛圍已演變為以主張自決的政治家及其同盟為主流,如主張獨立泛黨胡里亞特獨立聯盟(All Parties Hurriyat Conference)等。 多年來,各種小型獨立調查顯示,喀什米爾山谷的大部分居民都希望與印度分離。抗議者經常在集會上攜帶阿扎迪標誌,且山谷間也經常會出現阿扎迪塗鴉。

而印度政府早已發佈官方聲明,表示查謨-喀什米爾邦屬於印度的一部分。

Youtube影片截圖,影片來源:RisingKashmir

2015年,奉行民族主義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簡稱「BJP」)聯合本土政黨喀什米爾人民民主黨(Kashmiri People's Democratic Party,以下簡稱「人民民主黨」或「PDP」),籌組聯合內閣,並首度於查謨-喀什米爾邦執政。人民民主黨主張喀什米爾獨立,並於2015競選期間係以「反對BJP」為號召。

喀什米爾學者暨記者Haris Zargar在《外交家雜誌》中說明了印度教民族主義、以及印度的安全政策是如何刺激了喀什米爾的獨立運動

對於喀什米爾裔的穆斯林而言,強而有力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影響了他們對印度這個國家的看法。隨著印度民族主義的越發強盛、以及喀什米爾裔穆斯林們在身份認同及生存空間方面所感受到的威脅,他們在自身認同上亦產生改變。

舉例而言,查謨-喀什米爾的當地執政黨PDP在選舉期間就是打著「反BJP」的大旗才贏得支持,然而在該黨於選後轉向、與BJP共組聯合政府以後,它的支持率即在短短數月內降到了歷史新低。

自2015年以來,人民黨政府即透過鎮壓示威行動及法律途徑--例如重新執行殖民時期的牛肉禁令,持續在山谷中試圖展現自己的「力量」。當法院裁定該禁令必須嚴格執行時,許多山谷裡的居民紛紛關閉商店、企業及政府部門,上街進行抗議。Athar Pervaiz在一篇刊登於獨立新聞平台Scroll的評論中寫道:

近月以來,多個BJP領袖針對少數族群--尤其是穆斯林--所做出的聲明只是加強了山谷中居民們原先的看法:BJP不想為穆斯林佔多數的喀什米爾地區帶來持久和平。

印度的社會運動者

在印度,有越來越多的社會運動者開始質疑政府對待喀什米爾的態度。然而,為喀什米爾發聲、支持喀什米爾地區民族自決的印度人往往會面臨到威脅

去年,在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學生會主席因為舉辦紀念喀什米爾獨立運動者Afzal Guru逝世周年活動而遭到逮捕之後,示威活動即在全國各地蔓延開來。Zargar於《外交家雜誌》中更進一步提到:「喀什米爾的各界人士都相信,他(Afzal Guru)是因其喀什米爾穆斯林的身份而(錯誤地)被處決。」

Mir Suhail(@mirsuhail)畫出了印度控制喀什米爾的方法。

2008年,布克獎(the Booker)獲獎小說家暨人權運動者Arundhati Roy指出,印度及喀什米爾對於獨立的需求其實是雙向的:

印度需要自喀什米爾獨立,一如喀什米爾需要自印度獨立。

在印度政府於喀什米爾夏季首府實施限令期間,一名喀什米爾女性示威者無懼於將其擋下的警察。圖片由Ieshan Wani所攝,經同意後使用。

世界上最軍事化的地區

《公共安全法》(The Public Safety Act,PSA)允許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即處當地人兩年監禁,而《武裝部隊特別權力法》(Armed Forces Special Powers Act,AFSPA)則是一項憲法規定,賦予印度軍隊在查謨-喀什米爾地區採取行動的重要權力和法律豁免權。

喀什米爾是世界上最密集的軍事化區。 該邦部署了超過70萬名印籍軍事人員--這是世界上最高的軍民比。

《武裝部隊特別權力法》賦予部隊射殺的權利、可在沒有逮捕令的情況下,逮捕任何12歲以上的人、搜索任何車輛、在鎮壓行動中佔用或摧毀財產,並可在未經過任何法律程序的情況下,將喀什米爾人監禁兩年。 陸軍軍官則對其行為享有法律豁免權--根據該豁免權,這些軍官將不用面對任何法律訴訟。以彈丸槍(Pellet Gun)射瞎抗議者一直是最具爭議的方法之一。

Indian Army on duty in Jammu and Kashmir. Image from Flickr by Kris Liao. CC BY-NC-ND 2.0

在查謨-喀什米爾地區執勤中的印度軍隊。圖片來源:Kris Liao,取自Flicker。(CC BY-NC-ND 2.0)

《武裝部隊特別權力法》被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批評為「國家進行虐待、壓迫和歧視的工具」。聯合國已經表示《武裝部隊特別權力法》並不符合印度民主精神,並要求印度政府撤銷該法條。聯合國法外處決、即審與任意處決問題特別報告員(Special Rapporteur on extrajudicial, summary or arbitrary executions)克里斯托夫海因斯(Christof Heyns)表示:

「(《武裝部隊特別權力法》)顯然違反了國際法。一些聯合國的條約機構也宣布它也違反了國際法(International Law)。」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表示,根據《公共安全法》,有成千上萬的喀什米爾青年和活動家--包括律師和記者,被非法監禁。 該組織估計過去二十年來被拘留的人數約在8,000至20,000之間。許多囚犯經常在被釋放後再度被捕入獄。人權組織稱,再度逮捕和非法拘禁已成為印度的國家政策。

在2012年間,有多個集體墳墓被發現,共計埋有6,000多具曾失踪、或被印度安全部隊抓走的喀什米爾人遺骸,但在這些人之中沒有任何人曾經被起訴。

2013年,50名印度婦女向印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India)請願,要求重新調查發生於喀什米爾庫普瓦拉地區(Kupwara District)的庫南(Kunan)和波斯波拉(Poshpora)強奸案。1991年2月23日,印度軍隊在Kunan和Poshpora的兩個村莊進行搜查和審訊時,據稱輪姦了23至100名婦女。 印度軍隊否認了這些指控,國家新聞委員會的調查結果更表示這僅是一個由激進組織精心策劃的惡作劇

在這些婦女向最高法院提出請願之後,喀什米爾高等法院下令對受害者給予賠償--然而,邦政府和軍隊至今仍不願遵從這道命令。

喀什米爾的示威者們抗議印度軍隊於斯利那加--查謨-喀什米爾的夏季首府殺害平民百姓。圖片來源:Ieshan Wani的Instagram帳號,已取得使用許可。

最後的抵抗

2016年7月8日,在一項具重大意義的裁決中,印度最高法院在技術上終止了武裝部隊在《武裝部隊特別權力法》下的豁免權,但截至目前為止,仍沒有任何一名印度士兵因在喀什米爾所採取的行動被正式起訴。

然而在最高法院通過終止決議的同一天,印度安全部隊處決了年僅22歲的布爾漢·瓦尼(Burhan Wani),隨後發生了一系列抗議瓦尼之死的示威活動。對此,當局自2016年7月15日起對喀什米爾山谷的所有10個地區開始實施宵禁、暫停所有通訊服務,使人民的生活陷入停滯。

隨著印度軍隊向成千上萬繼續無視宵禁的示威者們開火,暴力程度逐漸升級。有報告顯示,在宵禁期間,共有90名平民死亡,超過15,000人受傷。

喀什米爾山谷的宵禁持續了53天、學校和學院則被關閉了數月--有些甚至長達八個月。

2017年4月,在斯利那加的印度人民議會(Lok Sabha)進行缺額補選之際,喀什米爾的抗議活動再次升溫。 當印度安全部隊向群眾開火時,至少有8名喀什米爾人被殺,還有數十人受傷。

支持獨立的抗議者選擇抵制這場補選。在喀什米爾所登記的120萬名法定選民中,僅有約7%參加了這次的「民意調查」--應是該地區有史以來最低的投票率。

4月14日,學生針對(政府在)喀什米爾南部的Pulwama鎮--也就是他們的學校附近,安裝安全檢查哨進行抗議;對此,警方執行了嚴厲的鎮壓。此舉引發了山谷中各地區的大專院校進行了大規模的示威活動。對此,政府關閉所有教育機構,以防止示威進一步蔓延。4月17日,學生們在喀什米爾的各大專院校裡召集抗議活動;示威期間至少有100名喀什米爾學生受傷

喀什米爾言論自由近況

當地政府曾多次試圖在報章雜誌出刊以前,透過關閉出版公司及沒收報紙來控制訊息的傳遞。

根據班加羅爾軟體自由法律中心(Bangalore-based Software Freedom Law Centre)所提供的訊息,查謨-喀什米爾的網際網路服務自2012年以來已經歷了28次的中斷--是印度境內中頻率最高的。2016年,政府在民眾對Burhan Wani的死亡群起憤慨之後,隨即中斷了喀什米爾地區的網路訊號長達五個月。

社群媒體禁令。此為Rezwan所製之組圖。

最近,當局封鎖了幾個社交媒體平台,表示這些平台皆「為反國家和反社會份子所濫用」。

數十年來,喀什米爾記者仍持續面臨審訊、威脅和恐嚇。 一些公開譴責安全部隊使用高壓手段和彈丸槍的喀什米爾活動人士已在受到威脅後開始保持沉默。即使是試圖報導喀什米爾的國際記者也面臨驅逐的命運,並被禁止進入印度

聯合國歷史上持續最久的現存衝突

長久以來,喀什米爾人所遭受的折磨都被籠罩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之中。

1947年,印度次大陸(Indian sub-continent,註)脫離了大英帝國的統治,並被劃分為以印度教徒佔多數的印度、和以穆斯林佔多數的巴基斯坦。在以穆斯林為多數的查謨-喀什米爾邦(Princely State of Kashmir and Jammu)的印度教統治者簽署了加入印度的條約以後,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戰爭很快就在這個地區爆發了。

註:印度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由於受喜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面積又小於通常意義上的大陸,故稱為次大陸。總面積約為43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6億。印度次大陸的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及孟加拉。

1947年11月2日,時任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在全印度電台發表談話時表示:「查謨-喀什米爾土邦(princely state,註)的命運最終將由人民決定。我們不僅向喀什米爾人民承諾,也向世界作出承諾,我們不會、也不能替它做決定。」兩週後,他告知印度議會:「我們已經建議,當喀什米爾人有機會決定他們的未來時,即應在如聯合國組織這類公正機構的監督下進行。」

註:土邦(Princely state)為對英國殖民地時期,南亞和東南亞部分地區,由世襲土王統治的領地總稱。土王承認英國的宗主權,而換取對內的自治。

印度很快就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了喀什米爾問題。1948年8月13日和1949年1月5日的聯合國決議提出了公民投票的選項,並分別呼籲巴基斯坦及印度撤出、減少在該地區的軍事行動。

喀什米爾地區。圖片取自維基共享資源(Wikimedia Common)。圖片為共眾所有(Public Domain)。

在聯合國進行呼籲以後,雖然以巴暫時停火,但巴基斯坦仍拒絕撤離部隊,而使得喀什米爾在實質上遭到分割--被稱為自由喀什米爾(Azad Kashmir)的西部地區受巴基斯坦所控制,而較大的查謨喀什米爾山谷拉達克(Ladakh)則仍由印度控制。1951年,印轄查謨-喀什米爾邦的選舉結果顯示該地區支持加入印度,對此,印度很快地出面表示這場選舉證明了當地不需要針對歸屬問題再進行全民公投。1957年,印轄查謨-喀什米爾的憲法正式明文其定義為印度的一部分。聯合國和巴基斯坦表示反對,稱公投需要考慮到整個前土邦人民的想法。

1972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簽署了「西姆拉協定」(Simla Agreement),將原先的停火線轉化為雙方實際控制的界線,並承諾透過雙方談判解決分歧、呼籲最終將解決喀什米爾衝突。該協議成為日後巴基斯坦與印度關係的基礎,並自那個時間起,巴基斯坦正式支持喀什米爾人民的自決權。據信,在巴基斯坦在1990年代支持了該地區的武裝事件;2001年,巴基斯坦禁止了數個印方認為在查謨-喀什米爾的武裝事件背後運作的團體,然而,印度仍指責巴基斯坦繼續支持巴國境內的此類團體。

在全球之聲上閱讀更多與喀什米爾議題相關的文章: 

本特別報導由 RezwanIeshan WaniSahar Habib Ghazi 所撰寫,中文版由 FangLing 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