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權貴當作性奴的阿富汗男孩們該如何重新融入社會?

影片截圖:一名玩童於位於喀布爾的飯店跳舞。該影片由用戶Sofi於2013年9月9日上傳至Youtube。為了保護當事人,舞者的臉部已經特殊處理。

在「孌童」(Bacha Bazi,意為供人玩耍的男童)習俗中,相互關係絕對是毫不平等的-此習俗由兩種男人所構成,並已在阿富汗行之數世紀。

時至今日,這個被粗略地翻譯為「孌童」的習俗通常由兩種男人所共同組成-一個較年長的男人(常為極具權力的政府或塔利班軍事將領),以及一個年屆14至18歲的年輕男孩。

這些男孩是被他們武裝精良的主人們買來、有時甚至是綁架來跳舞、娛樂以及作為性玩物的,他們被視為權貴在其同袍間展現地位的標誌;然而,在這些男孩(被拋棄後)試著重新融入社會時,通常是以悲劇收場。

根據Akhilesh Pillalamarri於《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的撰文,孌童文化持續普遍的現象突顯了「雙方合意的同性關係(在阿富汗)會被處以死刑,而這充滿剝削的孌童習俗卻被視而不見」的悲慘現況。

歷史淵源

孌童的起源已很難追溯而知,但在許多文學作品中皆對此多有著墨。十四世紀時,包括Hafiz Shirazi及Jami Herati等偉大的波斯語詩人都曾在其作品中讚美他們的男童。任教於德黑蘭大學(Tehran University)的一名波斯語教授Sirus Shamisa更於其著作Shahed Bazi dar Adabiat Faris(意即:波斯文學中的孌童)中聲稱,波斯詩詞作品中的無名繆斯(muses)們通常是指男性、而非女性。

部分人士推測,孌童文化存在於阿富汗是因為在傳統上,該國對於童年至青春期間的兩性關係多有嚴厲的限制。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並帶來了十年的戰爭,孌童現象毫無疑問地於抗戰期間蓬勃發展了起來。聖戰士們( Mujaheedin)長時間離家,並在偏遠的山區抵禦敵人攻擊-同袍間包括了許多童兵。

更近的例子為,去年十二月,阿富汗獨立人權委員會(AIHRC, The Afghanistan Independent Human Rights Commission)提出警告,表示在國內西北部經歷激烈的衝突以後,孌童現象又再度猖絕了起來。該委員會更呼籲,國會應通過禁止孌童的相關法案。

雖然阿富汗北部曾對抗蘇聯入侵長達十年的這段歷史確實與孌童習俗有緊密的連結,然而,以阿富汗南部及東部為據點的塔利班政權實為造成該習俗於現今仍然猖絕的主要禍首。

僅管在2001年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入侵阿富汗前,塔利班組織已宣佈孌童習俗違法,並對涉入孌童事件的較年長男性方進行懲罰,但仍無法阻絕此現象。

反對塔利班的阿富汗網民們批評該政權涉入孌童習俗,然而,在批判之餘,這些言論常常很不幸地更加深了這些男童們心理上的烙印。

لواطت و بچه بازی، لذت جنسی بردن از پسران جوان در بین طالبان مسلح افغانستان بیداد میکند.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