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eer

最新文章 mountaineer

緬甸:關於革命的消息

  9 十月 2007

Awzar Thi收集了抗議者的照片並上傳到部落格〈番紅花革命〉。 泰國的Bangkok Dazed想著他在緬甸的朋友: 我今天下午收到仰光一些朋友寄來的電子郵件。其中一封描述現狀「非常、非常緊張,我們的學校明天開始關閉, 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另一個當地人說:「市區今天開始有衝突,情況不好,我稍後再寫。我不知道網路還能維持多久…他們可能很快就會讓切斷網路連線。」過去幾天我一直在網路上,試圖得到更新的情況。我猜測現在仰光和曼德勒正在進行宵禁。 與此同時,馬來西亞的政治人物Ki Siang 敦促馬來西亞和東協多做一些事以避免緬甸發生嚴重的流血事件。 馬來西亞和東協應該要在當地和國際上,支持緬甸僧侶在仰光和曼德勒(Mandalay)的和平抗爭;特別是東協,東協十年前承認緬甸軍政府並讓其加入聯盟,給予緬甸軍政府新的合法性,其才得以運作自如。 在之前的文章中,這位政治人物警告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支持緬甸軍政府的鄰國: 若緬甸發生流血事件,印度、尤其是將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北京,將無法擺脫強烈的國際指責,因為他們一直支持緬甸軍政府,卻對其血腥鎮壓視而不見。 緬甸的部落客Yangon Thu分享她對於番紅花革命的想法,她呼籲讀者幫忙簽署請願書,要求中國干預緬甸軍政府對和平抗議者的鎮壓,並停止干預聯合國為緬甸人民所進行的救援行動。 印度部落客The Acron認為,中國、印度和泰國都沒辦法影響緬甸政府: 除了中國,沒有其他國家可以進行斡旋。但正如Chandra所言,我們怎能期望中國要求緬甸軍政府實行民主?中國只會建議其軍政府節制,不要引發流血事件,讓局勢雪上加霜;東協秘書長也是類似的反應。儘管泰國曾經以大膽的立場走向民主,目前卻實施軍事統治,所以泰國也不會作聲。至於印度,那正在危機中討論明年選舉的聯合進步聯盟政府,很可能採取類似的做法。不,印度海軍不會在緬甸海岸附近的進行演習,美國太平洋艦隊也不會。 Bangok Dazed 譏諷美國採取的行動,美國總統布希宣布加重對緬甸的制裁(譯註:經濟制裁): 更多的制裁?現在做這個可以有什麼效果?典型的布希式外交:扣上「邪惡」的帽子、接著進行制裁,而不是試圖坐下來談。 原文作者:Preetam Rai 校對:FoolFitz

緬甸:網際網路管制

  1 十月 2007

這是由一位緬甸不願透露姓名的部落客所寫。 現在有大群支持抗議的緬甸部落客,整個緬甸部落格圈塞滿了相關的新聞和照片。因此緬甸軍政府採取心虛膽小者的手段,幾乎在禁止所有緬甸之外的部落格後,馬上禁止與政治有關的部落格。少數部落客試圖繞過proxy和部落格,使用電子郵件刊登部落格文章。 更糟的是,緬甸主要的IPS bagannet 以所謂的「維修因素」而關閉,且大部分的電信服務已被切斷或竊聽。流出該國的信息一直嚴格監控,甚至業餘攝影師也被警告要小心,因為軍政府會追蹤照片的來源。 這幾天許多部落格的文章數已經大量減少,儘管如此,非常令人鼓舞的是,我們依然看到一些自由的部落客仍能與外界接觸,並正全力把緬甸最新的消息提供給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 其中Niknayman擅長用CBox (部落格留言版)的服務報告緬甸的實況。http://niknayman.cbox.ws/在24/7就有幾千人閱讀,成為海外緬甸人獲得新聞的主要來源。他的CBox的使用人數迅速增長,並設立英文版CBox http://burmanews.cbox.ws/以求國際化。 今天的新文章包括: Ancient Ghost報導仰光電力中斷。 網咖關閉了。無論MPT ISP和緬甸電訊服務供應商今天早上切斷仰光和曼德勒的網際網路。軍政府設法防止更多關於他們暴力鎮壓的影片、照片和資訊傳出。我從我朋友那得到一個消 息,昨晚一些軍方人員搜查從Traders 到Sakura大樓辦公室的電腦。 大部分在那些大樓辦公室中的市區活動照片都拿走了。GSM手機線路和室內電話線也剪掉,即使是在當地彼此聯絡也非常不易。GSM短信發送服務也沒了。緬甸 已經被強力管制了! Lun Swe博士的部落格是最新照片的另一大來源,目前他在部落格上放了在泰緬邊境一些宗教團體祈禱的照片。 部落客Yan Aung 建議以媒體宣傳 。他的目標是讓緬甸在一年內自由,他的計劃是: 幫助部落客克服針對blogspot.com的限制 使用Wordpress作為將來部落格的平台 經由Youtube讓世界了解在緬甸發生的流血事件 發布新聞圖片到主要出版機構,如紐約時報、朝日新聞、華盛頓郵報等讓其刊登 同時他也嘗試組織募款機制來幫助抗議的人,並徵求多語翻譯以求得與國際媒體有效的溝通。 Refugees Within發表一篇關於一個幫助緬甸示威抗議者的方法的文章 。 我的一位朋友幫助設立網上捐款的機制,將募得的錢拿去幫助支持在緬甸的示威抗議者。現在已經有人員傷亡,而醫療服務都還沒有準備好,以應付我們所害怕的情況:大量傷亡。我在泰國捐出30元,我相信這些成立這些捐款單位的人。請考慮這樣做! 原文作者:Preetam Rai 校對:KJ

台灣:繼續划-i-panga na 1001

  8 七月 2007

(照片來自casyc23。船首黑色與紅色的圓圈圖案代表mata-no-tarara(眼睛)與太陽,用以趨邪招福。) 海浪不斷翻開我的記憶,當我失去海洋給我的回憶時,就是我逐漸結束生命的日子。──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 在達悟族的語言當中,「達悟」的意思是「人」。雖然達悟族所生活的蘭嶼現在是在台灣的領土當中,達悟族的語言和文化是與菲律賓巴丹島的Ivatan族更為接近。 身為Austronesian的一支,達悟族人擅長於造用以捕魚的船。這木船不同於獨木舟,而是採用許多不同木材拼出來的拼板船,給一兩個人坐的小船稱為tarara,給十個左右的人坐的稱為chinurikuran。 Keep rowing: 蘭嶼的大船文化,幾乎是整個達悟民族從生理生計到心理信仰與宇宙觀的集合體。 在現代經濟方式的衝擊,氏族漁團的青壯勞動力被台灣的資本市場吸納,老一輩長者無能為力負荷大船建造的一切所需, 只能看這舊船腐朽裂解,在每年呼喊飛魚的招魚儀典時,感嘆空盪的港灣而無大船的身影。 2001年時,我們與村裡的族人,帶著從島上森林伐取的樹材,一起到台中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建造了一艘脫離傳統氏族漁團組織的十人大船。 當年我們詢問父親:”可以到台灣造大船嗎?makanyou(禁忌)怎麼辦?”父親也細詢了為何要去台灣造大船的用意……?”給台灣的人看,也讓他們了解,大船不只是美麗而已,而是還有我們的智慧與能力!”我們回答。沈思後的父親給了我們一個說法:”台灣又沒有我們的鬼(anito),你 們想那麼多做什麼?”之後,那一年我們順利的完成了一艘向台灣展示的文化大船……。就在完工的當時,緊接而來的是:「做好了船,怎麼不划呢?」於是,五年 後的今天,我們想與台灣的朋友分享一件事:船,不只是被展示的,更是可以航行的,我們將拜訪台灣……。 Keep rowing: 船長1016 c m ,寬170 c m,高270 cm 我們的大船取名為: Ipanga na,1001跨越號。 (ipanga na是Tao語裡的名詞,有跨越、航行之意。) ingana na表示移動,我們要到許多的地方去;而「1001」,只是因為我們的大船超過了10公尺長。 Keep rowing: 由紀錄片工作者林建享與蘭嶼達悟族友人夏曼‧夫阿原召集一半蘭嶼族人、一半台灣人共同建造、歷時四個月的蘭嶼達悟族的「 1001跨越號」,是近百年來蘭嶼達悟族所打造尺寸最大的拼板舟。 他們計畫從蘭嶼划到台東,從東海岸到台北,最後再由西海岸划回台東。這個旅程總長約1438.6公里,他們計畫在35天之內完成,平均來說,每天要划50-60公里。他們的計畫是每次12人划,而有兩隊人馬輪替。 剛開始他們希望6/12開始划,但是因為天氣的關係就延後了: 老人說,「六月蘭嶼的天氣啊,變幻莫測,好像很難捉摸;為什麼不選七月出發呢?七月的天氣,海面上像是倒了沙拉油那樣,選在那樣的日子裡出發不是比較安心嗎?」伴航船的船長周一宗帶著海圖和氣象圖來了。19日以前,天氣都不穩定。 他們於6/20出發,而現在他們已經平安抵達台東。儘管他們之前已經試划過,他們依然還是需要面對黑潮的挑戰。 Keep rowing: 中間的時候,「真的很想拖呢(叫機動船幫忙拖行)」,不是因為洋流太強,是因為太陽太熱。 所有的人都沒有放棄。 他們下一個計畫呢?假如有經費,他們計畫划到巴丹島拜訪Ivatan族的人。 作者:I-Fan Lin 校對:mountaineer

台灣: 五日節

  30 六月 2007

(Judie的照片) 五日節是端午節的另一個別稱,因為是在農曆五月五日。 五日節的許多習俗也有不同的解釋,比較傳統的教科書解釋是說要紀念詩人屈原,可是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認為這些習俗其實是從更早的民俗流傳下來的,有些(插艾草喝雄黃酒)是為了避免夏日的疾病,有些則是祭水鬼、水神(划龍舟)。 不管如何,人們對龍舟比賽和吃粽子要有興趣的多了。 五日節這天台灣有許多龍舟比賽,最老的應該是在宜蘭礁溪二龍村,這裡的龍舟比賽跟其他地方都不同,兩個村各一個隊伍,沒有裁判也沒有時間限制,兩隊一直比到有其中一隊認輸為止!二龍村龍舟賽的另一個特徵是站著划船。 雖然台灣有許多龍舟比賽,也有一些來自不同國家的隊伍,大部分的龍舟都是以玻璃纖維做的,台灣現在只有基隆河岸的三角渡還有師傅手工製作龍舟了。 除了去划龍舟或是看人家划龍舟,也可以玩玩立雞蛋的遊戲。等到立完雞蛋,就可以來吃粽子了。 台灣雖然不大,可是有許多不同種的粽子。北台灣的粽子作法是先把糯米和料炒過,用竹葉包起來再蒸。南部粽子的作法則是把糯米和其他料包在竹 葉裡用水煮透。客家人有另一種粽子,是先把糯米磨成米漿,之後水分收乾揉成粄糰,加進其他的料之後包起來炊。另外還有包著紅豆泥的鹼粽,是冷了沾著糖或是 蜂蜜吃的。Smart-apple整理介紹不同的粽子的作法. Arkun則貢獻嬸嬸48秒包一個粽子的絕技。 當大家在吃粽子的時候,還喜歡抬槓。在Yogurt家: 大 家伙各吃著喜愛的粽子,配著茶喝著可樂又是一番抬槓。媽媽說:「水煮粽子,肉和米的味道都跑到水裡,整顆粽子都失甜了。」嫂嫂說:「喔!才不會!把糯米炒 的油膩膩,多不健康啊」這時候素來疼老婆的大哥忽然說:「不要比了!怎麼說人家她們南部粽才是正 統!」大家狐疑的看著吃著滿口北粽,心滿意足在享受美味的大哥,不明白超有堅持的他怎麼會為美色放棄美食?沒想到他慢條斯理的說:「具歷史記載,屈原吃的 就是南部粽。」「啊~~為 什麼?」「道理很簡單啊!屈原吃的不就是拋入水裡粽子嗎?所以怎麼說人家南部粽放進水煮是歷史傳下來的,當然是正統囉!」他吞下他愛吃的粽子後說:「我們 北部粽是放在岸上祭拜,還沒丟到水裡的粽子,屈原吃的才是端午節的王道。所以,王道歸她們,但是我跟屈原不一樣,不喜歡在水裡吃粽子,我還是喜歡吃這種還 沒下水拜屈原的這種。」大家恍然大悟的哄堂大笑,又是一個有趣的端午節!

台灣:瘋媽祖

  3 五月 2007

  就像月巴說的:這禮拜中台灣都在瘋一件事,那就是–大甲媽祖遶境。 根據林美容教授的研究,媽祖是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媽祖生日為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有的祭祀活動都環繞在其生日前後舉行。「迎媽祖」的巡境活動 是很熱門的活動,最近這幾年,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參加。 參加媽祖繞境的人都在做什麼?根據月巴的說法:扣除跟著一起走的和發願無償供應涼水飲料的人,重點就是傳統習俗:鑽轎底。相傳鑽過媽祖轎底的信徒們,來年就能好願。 2006年,青輔會舉辦一個媽祖繞境研習營,講解媽祖信仰,並帶有興趣的年輕人參加中部大甲媽祖繞境的活動。信眾會跟著媽祖繞境走八天(約三百公里),全程素食。 Nycfour在大甲媽祖繞境青年探索隊體驗日誌說媽祖繞境對信眾的重要性:其實很多人心裡藏了很多心事、很多苦楚平常找不到人宣洩,也無法說出口、找人討論,每年就是等待媽祖來,可以持香助禱,把心中所有的委屈與苦楚,趁每年一 次媽祖過境時,把所有心事說給媽祖聽,所以她們每年一定會在街頭巷口等待媽祖路過,媽祖對於長者來說,比心理醫生還要有用。 因為媽祖在台灣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有許多儀式表現出地方勢力的競賽。舉例來說,在媽祖繞境之前,地方勢力會競爭頭香,贏得頭香的可能就是該地區最有勢力的團體。又比如說在彰化,有所謂的搶轎,因為人們相信媽祖會保佑所在地的人。 秀岑在大甲媽祖繞境青年探索隊體驗日誌談到搶轎的現況:在信徒心中,只要媽祖所到之處,將會得到庇祐,因此會發生所謂「搶轎」的狀況,尤其在彰化,搶轎的情形最為嚴重。在媽祖駐駕彰化南瑤宮前,抬轎的轎夫會換成刑警CID,當地人士會想盡各種方法來阻止神轎前進,例如:煙火瀑布、炮陣等,並安排壯士去搶涼傘,不過今年南瑤宮信徒並沒有成功,CID真的太多了,讓我覺得像是重大刑案才會出現的人力。 大甲媽祖繞境的活動吸引無數人參加,然而,這麼壯大的繞境活動(指專門繞境,沒有其他目的地)是最近這二十年才有的。根據亦君的文章:今天我們拜訪320年歷史的北港朝天宮,雖然北港朝天宮不在大甲媽祖繞境的路上。事實上,在1988年之前,大甲媽祖之所以出巡是因為要來朝天宮參拜父母,因為朝天宮有奉祀媽祖的雙親,所以每年媽祖生日都會來拜見雙親。然而,1988年之後大甲鎮瀾宮決定不再去朝天宮,因為他們不想表現自己媽祖的等級比朝天宮媽祖低。 是什麼讓大甲鎮瀾宮感覺比其他媽祖廟等級來的高?根據黃國洲的文章,1987年,大甲鎮瀾宮帶著他們的媽祖到中國去一趟回來之後,因為媽祖信仰源自中國,他們自己覺得比台灣其他的媽祖廟要來的正統。 有些人認為,即使不考慮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對媽祖信仰的影響,台灣與中國的媽祖還是有些不同。 根據林美容教授的研究:媽祖原是海神,台灣先民攜之渡海來台,保佑平安,在台拓墾以來,迭獲庇佑,媽祖已然台灣化,由海神而成雨水之神,「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傳說更助長迎媽祖常帶來雨水的事蹟傳播。 當一些人質疑媽祖背後的政治勢力,許多人只是把媽祖當作是一個宗教信仰。 Miki說:宗教,是有光的所在。像孩子一樣,在一片模糊黑暗中,只被光吸引。我喜歡正信宗教帶來的光明力量,在這群默默行進的信徒身上,信仰的力量,變得很正向。 電影「練習曲」有自己的部落格,部落格的作者提到他們電影中的媽祖:「拍攝這部片後,我對『信仰』重新有不同的認識。」對宗教,陳懷恩自有一套看法,他認為「宗教不是用來懷疑,而是用來相信的」 我們會看到我們想看到的,也許這句話用在宗教上是再合適也不過了。雖然我不在台灣,而且我也說不上是媽祖的信徒,不過我還是很快樂地看著網路上媽祖繞境的影片過過乾癮。我相信媽祖,因為我相信祂的子民。 假如對大甲媽祖繞境有興趣,可以參考大甲媽祖繞境新手指南,也許就像Arkun說的:深深感到媽祖進香是極佳的健行/深度旅遊行程,更兼有食宿招待,打著燈籠都找不出這麼好的行程啊!

台灣:交通建設究竟是在建設什麼?

在一篇關於戶外休閒的文章「保存的美學」中,李奧帕多教授寫著,「所謂發展休閒旅遊,並非將道路建到風景優美的地方,而是讓人的心靈能敏感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 台灣的總面積大約36000平方公里,山林就佔了百分之三十。中央山脈由南到北徹底阻隔了台灣的東邊和西邊,不但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颱風,也阻擋了來自西方的入侵者。自從台灣被中國和日本殖民之後,東西方的交通對於地區發展、政府控制、以及對自然資源的搜刮就非常重要。 自從1871年牡丹社事件後,中國清朝政府就開始「開山撫番」的政策。不過1895年中日戰爭之後,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換成日本在台灣建西部鐵路、北迴公路、花東線鐵路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國民黨來台灣,也陸續建了三條橫貫公路以及南北迴鐵路,整個台灣有一個環狀的鐵路網。 最近這一陣子,台灣人討論三個重要的交通建設:高鐵(已完成)、北宜快速道路(已完成)、以及還未敲板定案的蘇花高。 台灣之前的經濟發展主要是在西岸平原,所以長久以來一直有壓力要求加強東西兩邊的交通。而現在,人們不只要公路,還要快速道路或是高速火車,如此一來不管從台灣的那個角落都可以當天來回其他任何地方。 黑貓說,台灣交通變得更快速便利後,心中的那張台灣地圖似乎也跟著縮小不少。 Chieftain也說,我以後應該會經常使用高鐵吧,以我所處地區來看,坐高鐵是比搭飛機更好的選擇。而且搭飛機的話,要從松山出來,我倒不如在火車站出來還比較省錢、方便一些。 感謝現代科技,我們的夢想才有機會實現。舉例來說,台灣的雪山隧道(長度為世界第五)可能在工程難度上是名列前茅,因為要貫穿台灣北部最大的山脈:雪山,這條隧道花了十五年完工,十三個人員因公去世(七名泰國人六名台灣人,另有三名台灣人員重傷,根據榮光電子報),以及一台全斷面挖掘機(整個被破壞)。Discover頻道有一集節目就在講雪山隧道的故事:人類創造的奇蹟:雪山隧道。 Wisely說,「在以往開車,大概要花費約兩個半小時,而現今只要40分鐘便可到達。這個對滿多在台北工作的人,或是想到宜蘭去觀光遊憩的外縣市遊客來說,真的相當地方便。畢竟對於離鄉在外工作的我們,這條高速公路還是充滿的便利性!我在未來購車之後,可以更常回宜蘭探望父母,也不需要配合火車的時間通勤。」 赤子童心說,「要是講”人定勝天”太武斷了。這似乎小看了天地自然的力量。但是人所展現的智慧毅力以及堅忍不拔,造就了雪山隧道的誕生。」 雖然很多人快樂地擁抱便捷的交通,越來越多的台灣人開始質疑建築道路的必要性,尤其當工程對環境影響很顯著的時候。 當雪山隧道在施工時,有許多在地層當中的水流失了,在當時嚴重增加工程的困難度。隧道開始使用後,還是有水一直流失。國工局的報告指出:目前由南洞口監測總湧水量約600 l/sec 以下(36 m3/min)…此與日本石井政次與佐久間文彥(1973,1977)對日本全國主要鐵路隧道(273個案例)之長期湧水量所做的調查分析結果,統計出長期湧水量與隧道長度之關係圖相比較,可發現雪山隧道單位長度之湧水量並無特別。而根據中央大學黃俊鴻所主持的報告,隧道湧水對水庫進流量無明顯之影響。即使如此,人們還是憂心隧道的開挖是否會造成水資源的短缺。 劉克襄說,「大量流失的地下水,到底從何而來。失去這些水後,包括大尾山在內,周遭山林是否仍能跟過去一樣,足以積蓄豐富的水源。整個微區域的雨量,能否經年正常。這些或那些不可預測的嚴重結果,以目前的科學知識,都沒有人敢掛保證,未來恐怕也難有明確的答案。」 Momoge討論這些工程計畫案背後的心態:如果公共工程的思維是站在發展工商那一面,就會有蘇花高,改天還會有花東高。站在自然那一面,就不會有蘇花高,而是強化現有交通,避免進一步破壞,甚至想辦法復原以往的破壞。現在蘇花高提出來了,表示「政府就是這樣想」,這很糟糕,因為「內部已經定案了」,不過還沒蓋,還有扭轉的可能。 一封花蓮孩子的公開信:過去的開發建設或許讓我們經濟起飛,但也讓我們經歷了許多大自然回報的慘痛代價,更何況要以高速公路帶動經濟的方式已經過於老舊,也有許多實例證明高速公路不等於經濟發展;另外一些人認為花蓮需要方便的交通,但我們認為高速公路絕對不是唯一的方式,科技進步,有更多元的方式可以 增加來到花蓮的便捷性,別讓大公路主義貫徹整個台灣。最重要的,蘇花高這樣的建設具有不可恢復性,當開工後,所造成的破壞將無法彌補回來,縱使再厲害的生態工法,還是要開隧道、建馬路,沒有人可以預估對土地造成多大的傷害。 當許多人加入反蘇花高的連署時,Yenwen 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人權、環保意識逐漸抬頭,很多人開始支持公益議題,或許他們覺得支持這些議題才是正義、有道德、人民素質提升的表現,但我不禁要問: 當你在連署這些公益議題時,對於他們的論述,你有能力辨別真偽嗎? 你瞭解政府的政策嗎? 台灣是否已先進到,足以接受「文化、環保高於經濟發展」? 你能提出更好的政策嗎? 這些問題都不是輕易回答的了的,不過台灣鐵路局似乎試著回答最後一個問題,今年五月之後會有「太魯閣號」往返台北和花蓮。根據台灣火車介紹,台鐵引進此型車的主要目的是為克服宜蘭線、北迴線彎道多的特性,以縮短台北花蓮間的行車時間至兩小時內。 追根究底,我們還是要問「交通建設究竟是在建設什麼?」假如我們有很多道路了,下一步我們想要幹嘛?李奧帕多說,我們應該要打開我們的心讓我們更親近自然。那麼,假如我們有很多錢了,下一步我們想要幹嘛?也許我們會想要活的更快樂更有意義,並且我們的子孫也能活的更快樂更有意義。 在2:30AM的部落格提到,慈濟的證嚴法師在一個電視節目提到:台灣也沒多大,高速公路一條又一條,像我們這個地方,這樣到底山要破壞多少?樹要砍伐多少?水資源要壟斷多少?都不知道!…我只能呼籲大家克己復禮!如果要救地球,要多種樹,不要再破壞了!要開的路,也已經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