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亞洲
香港故事:亡者之聲
透過一場「命案導覽」來探討「生命意義」、認識「香港現狀」。
台灣:賽德克簡史
台灣的賽德克族也曾有過一段為了自身權益、挺身對抗日本殖民政權的歷史。
印度古吉拉特邦:男生、女生該怎樣?
粉紅或藍色,漂亮還是勇敢:我們的童年竟充斥著這許多關於性別的刻板印象,支配著我們的一舉一動;讓我們直到成人,也擺脫不了。
孟加拉茶工:工資低微怎糊口?
孟加拉的茶工們發動罷工,要求把每日最低工資調漲到 300 塔卡(3.16 美元);而最終為自己爭取到每日 170 塔卡(1.80 美元)的微幅調漲。但這樣對他們來說,足夠了嗎?
緬甸:政府軍不該被稱為「緬甸國防軍」
「我懇請全球各地的讀者諸君,試著去理解我們的處境。就從為緬甸政府軍「正名」開始吧?」
俄羅斯:反戰人士逃離鐵腕
他們擔心著自己的未來、關閉的國門、往後的生計;但多半還是為留在家鄉的親朋好友感到憂心──對於迫害的恐懼,仍在眾人的心頭縈繞不去。
亞美尼亞家庭因疫情陷入貧困
疫情爆發之前,Avetisyan 靠著各種工地活和臨時工,就足以養家活口。
金馬獎:香港禁片在台大放異彩
北京抵制金馬獎,反為香港獨立電影打入國際市場起到助攻之效
希臘航運巨頭是中國地中海「一帶一路」大型項目的始作俑者?
希臘船運業通過中希兩國關係而獲取的支持與它們對希臘社會的貢獻之間的差距,令許多希臘人反感,亦引造就矛盾與磨擦。
希臘和中國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表述大相徑庭
有關中資多年來於比雷埃夫斯港投資的新聞資訊,在中國和希臘的媒體裡所呈現的圖像,有頗大差異。
「恐華症」如何成為哈薩克斯坦反對派的政治工具?
在哈薩克斯坦,恐華症成為示威組織者動員群眾反對政府政策的工具。
土耳其的中部走廊:伊斯坦布爾運河和「一帶一路」
「中部走廊」,正式名稱為「跨裏海東西中部走廊倡議」,反映了土耳其希望於高加索和中亞與中國之間建立聯繫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