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 2007

報導 關於 Migration & Immigration 來自 五月, 2007

伊朗:美伊談判、中國經濟模式、驅逐阿富汗人

  28 五月 2007

作者:Hamid Tehrani 校對:Justin 伊朗接受美國上週四的提議,就伊拉克情況進行直接談判,由於自1979年伊朗挾持美國外交人員事件,兩國於1980年斷交之後,這是伊朗首度同意展開雙邊談判,故可稱為歷史重大時刻,再加上伊朗官員指控美國為「大撒旦」,美國也將伊朗列入所謂的邪惡軸心,使兩國會談更值得關注。 數名部落客都對此事提出評論,也有人提及伊朗基本教義派學生對此十分震驚。 與大野狼往來 Shafieyan指出[Fa],對於政府竟然與「大撒旦」美國就伊拉克議題談判,基本教義派學生感到不可置信,他認為此事大大撼動學生對美伊關係的想法。 Shafieyan相信談判是好事一椿,但一切必須透明公開,才能弭平外界對談判內容的疑慮,他還提到基本教基派學生至總統府與國會大廈前抗議,一名學生質疑,伊朗與美國斷絕對話28年後重啟談判之門,要怎麼向受壓迫的人民解釋? Shafieyan也表示,伊朗領導人哈米尼(Ali Khamenei)針對談判發表的聲明內容前後矛盾,無法說服自己相信此事有益,聲明中一方面寫著「我們怎能與美國談判?」,另一方面卻又宣布政府已接受與美國談判,以提醒美國對伊拉克仍有責任。 Jomhour提醒[Fa],伊朗國父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曾將美伊關係形容為狼與羊,哈米尼亦呼應此項說法,而Jomhour認為在過去八年的改革派政府期間,基本教義派便阻擋任何改善美伊互動的機會。 Jomhour亦提及基本教義派學生聚集總統府與國會大廈,高呼反伊朗政府口號,並抨擊總統阿曼尼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其中口號包括「外交部無恥」與「伊拉克之子,我們很丟臉」。 中國模式與脆弱經濟 許多人認為伊朗經濟體質虛弱,需要外資才能存活,除非與美國發展正常化關係,否則無法吸引投資人前來,數名部落客於是檢視國內經濟及其問題。 部落客「能源消息」(Energynews)表示[Fa],伊朗政府近日宣布開放外籍銀行進入,幾年來許多評論員都主張依循中國模式,一方面壓抑政治異議,另一方面強化國家經濟。 這名部落客則認為政府行動太慢,尤其國內貪腐猖獗,光是更換口號無法吸引外資。 改革派政治人物Ali Mazroi指出[Fa],政府總說要以消弭貧困與歧視為首務,但如今仍一事無成,經濟貪污情況年年每下愈況。 「伊朗觀點」論及政府企圖減少國內汽油用量,伊朗身為石油出口國,每年卻進口160億美元的汽油。 每輛車未來都有張配額卡,所以擁有愈多車輛,就能獲得愈多燃料補助,這項計畫很糟,無助於節能,只是繼續圖利富人與狡猾的人,富人有愈多車,開車花費就愈少,而狡猾的人買下高耗油的老爺車,就能獲得更多廉價汽油。 伊朗確實需要油價改革,配額只會帶來災難,油價應調高、合約應重議、薪水也應上調。油價上揚會帶動所有物價提高,但若什麼都不做,每年付出的代價也將愈來愈高。 我無法相信配額卡政策今年就要生效,國會內也仍爭論不休,人們也恐懼經濟將再度受損。 阿富汗人問題 據媒體報導,伊朗政府自4月中起將數萬名阿富汗人驅逐出境,官員計畫於2008年3月要求百萬未登記的難民離開,政府宣稱阿富汗人離開後,許多失業伊朗民眾便能找到工作,多名部落客反對此項政策。 例如Elnaz抗議[Fa]政府決定驅逐阿富汗移民出境,他說因為各種歧視,許多阿富汗民眾在伊朗受苦,孩子無法就學,民眾工作環境差、薪資低,亦無醫療保險。 部落格「Kanone Zanan」裡寫道[Fa],超過240名社運與政運人士聯名寫信抗議,他們批評政府趕走難民以增加本地民眾就業率的政策錯誤,也同時抗議社會歧視阿富汗人。

馬達加斯加:部落客冷漠面對危機

原文:Madagascar: Lack of Activity in Local Blogs in Times of Crisis Sparks Debate 作者:Lova Rakotomalala 校對:Justin 很多人寫到馬達加斯加最近遭逢連串天災,Tomavana則提及當地西北地區爆發飢荒: 由於馬達加斯加接連遭遇氣候惡劣與氣旋襲擊,世界糧食計畫呼籲各界協助19萬災民,該組織已決定,未來四週內,將自Antsohihy鎮的中心派送100噸食品與援救物質。 這篇回應也引起另一名讀者Lamako的想法,他很失望類似文章太少: 馬達加斯加媒體對於這些事件著墨太少,甚至隻字未提,很遺憾海外馬國民眾對數千受災戶缺乏團結之心,馬達加斯加各個網站也未提到 任何飢荒的風險,影片與相片只專注於「人」的問題,外界若要得知相關消息,只能前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網站,好似否認氣旋曾發生一樣,但當法國電視台FR3 播出稍微批評馬國的報導時,許多海外馬國民眾卻大表不滿,這種差異真是難以置信! Tomavana同意應該採取更多行動,但都是由其他組織行動;Tattum認為人民對慈善團體的信任下滑,因為人道援助計畫已多次出現貪污弊案,她寧願自己來,才能自己控制計畫方向;Lamako回應馬達加斯加部落格應更努力宣揚團結,就像南亞海嘯或美國卡翠娜颶風時期一樣;Vola指出,部落格的基本概念即是部落客本人自己決定討論主題與想法,部落格不該背負任何道德或經濟責任,人們也不該對部落客的主題選擇進行道德審判,除非自願,部落格並無拯救世界的責任,外界有必要評價我們寫或不寫嗎? 其他相關新聞方面,上週馬達加斯加據稱發生企圖暗殺總統事件,但沒有部落客對此提出任何評論。

愛沙尼亞:糧食與和平

  13 五月 2007

校對:Leonard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的軍人銅像衝突事件雖已逐漸退燒,但要和平落幕仍言之過早: 5月9日可能再有動亂,愛沙尼亞警方正全力戒備;親俄羅斯的青年團體仍在莫斯科遊行示威;政客與部落客均持續議論情勢發展。 先前全球之聲翻譯小組曾翻譯過發生於4月26日的暴力事件報導,以下為居住在塔林的Live Journal用戶orang-m在5月3日寫的一篇完整報導: 糧食方面 今天我在愛沙尼亞美食展場攝影一整天。 展場人潮移往會議室之後,我獨自穿梭在擺滿食物的展示桌之間。 現場有許多賣相及美味俱佳的產品:碳烤香腸佐神奇醬料、某種膠狀的肉類料理(kholodets)、各式各樣的肉製品、布丁、甜點、起司麵包、果汁及杏仁餅。 拍攝工作結束後,我坐在窗台大啖香腸。 一名身著愛沙尼亞國服的60多歲老婦人走向我:她是一家肉製品攤位的顧問。 我們聊了各式各樣美味食譜。 然後她聽到我用俄語講電話。 她說:「我拿些東西給你吃好了,人潮會在休息時間移到這裡,到時連剩菜殘羹都沒有。」 她開始對我說俄語,之前我們是用愛沙尼亞語交談。 然後,她把我餵得飽飽的。 展場的食物真的很好吃。 我為何寫下這些? 所有混亂均由人心開始。 當有人將他者視為敵人──他就是有問題的人。 連醫生也不會幫助他。 為何我總是遇到好人? 以下是一則這篇文章的回應: ulixes::這陣子我一直希望能夠寫一些正面的事情來鼓勵你,不過最終仍舊是你寫了這些激勵人心的文字,謝謝。 和平與世界都是奠基於人與人的關係,但突然間世界與和平均被國家政治給粉碎了,於是人們感到自己像是無助的白痴,後來我讀了你的文章,這才讓我安心一點,其實世界與和平仍然存在,人與人的關係也還在,各位保重。 — Live Journal用戶kocmoc在這裡放了幾張軍人銅像新址(塔林軍人墓地)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