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革命發起人、並擔任古巴總統長達50年的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ro,另譯「卡斯楚」)於11月25日(星期五)晚間在哈瓦那離世,終年90歲。
卡斯特羅於1952年開始組織游擊隊,並發動數次襲擊、對抗當時日趨獨裁的古巴政府。1959年的元旦日,被稱為「總司令」(El Comandante)的他攻佔總統府,令長期由美國支持的獨裁者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政權倒台。
其後,他用一黨專制統治古巴,直到2008年他離開權力核心、由弟弟勞爾·卡斯特羅(Raul Castro)繼承其國家元首的職位為止。
近半個世紀以來,卡斯特羅在拉丁美洲以至全球各地的左翼革命運動中擁有近乎神話性的地位。自從1959年在他進行就職宣言時,有隻白鴿停留在他的肩上以後,卡斯特羅如同宗教領袖般的形象同樣啟發了其支持者及歷史學家 。無論在崇拜他或質疑他統治合法性的人眼中,他都是一個傳奇人物。
在卡斯特羅的統治下,古巴拒絕美國的經濟援助並徹底反抗美國提出的政治議程,是後殖民拉丁美洲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在六、七十年代,古巴在保障女性權益及提供全民教育及醫療方面居領導地位,同時亦主導了向非洲、亞洲、拉丁美洲提供的災後醫療援助。在卡斯特羅的指令下,古巴亦向安哥拉、尼加拉瓜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國家輸出軍事支援,協助當地的社會主義革命活動。
在古巴革命的徹底革新以外,卡斯特羅政府同時有以下特色:進行廣泛的國家審查、囚禁並起訴異見者、推行反LGBT政策及採用高度中央規劃的經濟模式。
卡斯特羅激昂而漫長的演講同樣非常有名。在其中一篇最有名的演講中,他挑戰他的批評者:「儘管指責我,不要緊,歷史會判我無罪。」
所有環繞著卡斯特羅的爭議都是因為人們覺得歷史人物只能是聖人或是惡人。但沒有人只有其中一面。
— 威廉·J·理查德森 (@HoodAcademic) 2016年11月26日
從六十年代起,美國發起兼具懲罰性及爭議性的經濟制裁,這個政策成為兩國政治及意識形態鬥爭中重要的武器,其政策後果亦由古巴承受。幾十年來,古巴政府及情報組織不斷阻撓美國政府滲透或推翻卡斯特羅政府。
自從蘇聯於1989年倒台後,這個小島進入了所謂「和平時期的特殊階段」(The Special Period in Times of Peace),突然失去蘇聯的援助令古巴陷入經濟困難。古巴於九十年代進行經濟改革,令包括旅遊業在內的行業受惠。對於部分古巴人來說,這代表背棄了革命時期的社會主義主張;而對於其他人來說,這是避免國家出現經濟崩潰的必要手段。
於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勞爾·卡斯特羅將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要正式中止經濟制裁則需要美國國會通過,但目前共和黨掌握大多數議席。
古巴政府宣布國家哀悼九日並發表一系列的頌詞。
尊敬與厭惡卡斯特羅的人數或許不相上下,但很少人會爭論他在近代世界歷史上的重要性。
校對:FangLing
1 則留言
如果這篇文章能更仔細地述說卡斯楚時期的古巴社會與經濟發展,以及當前的古巴變遷,就更好了。否則,這篇文章,實在沒有太多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