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回科技」(Take Back the Tech!)全球活動於11月25日開始,當天為「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全球許多婦女皆因新資訊科技而受害,這些科技應成為帶動改變的工具,而非操控及剝削的武器,這也正是這項活動的一大宗旨。
這項活動(Twitter帳戶為@takebackthetech,使用#takebackthetech為標籤)每年在11月25日至12月10日「16天反性別暴力」期間,每天都有不同行動,今年主題為捍衛女性言論及資訊自由權利。這項活動由APC WNSP於2006年創始後,已有三十多國男女運用網路、手機及廣播等資訊科技,記錄與反抗對女性的暴力。
活動幕後單位製作了影片,呈現女性、科技及對女性暴力之間的關係,共有西班牙語、法語、英語版本:
筆者代表全球之聲訪問該組織公關人員Erika Smith,瞭解活動內容、女性受暴、性別與科技、全球與地方的交會等。
問:「拿回科技」的活動宗旨為何?
答:這項活動希望運用手邊擁有的科技,在世界各個角落記錄、批評及改變女性面對的暴力情形,希望消滅女性受暴情況,這些暴力 也逐漸出現在網路空間,或是透過資通訊科技傳遞,今年主題是捍衛女性言論自由及取用資訊的權利,這是人們要獲得安全、尋求支持、反抗暴力的基本權利,活動 自11月25日至12月10日,連續16天裡,每天都有各種行動,讓人們更瞭解女性受暴與資通訊科技之間的關聯,並促使我們以不同方式進行科技實驗。
這項活動邀請每個人參與,無論是網路一般使用者、部落客、社群網站成員、熱愛簡訊的人士,共同努力終結女性受暴情況,也連結網路活動與地方行動。
問:為了讓女性透過科技使用獲得權力,這種全球活動的重要性何在?
答:科技本身不會讓女性獲得權力,而是女性依據需求使用與改變科技,因此讓自己獲得權力,許多社會認為女性不該接觸科技,可 能是因為性別刻板印象、因為使用機會有限、因為成本難以負荷等,讓許多女性覺得科技與自己無關。若質疑與打破這種刻板印象,並能破除外界及女性對女性的種 種侷限,APC WNSP發現,女性與科技結合,是股帶動社會改變的強大力量,對女性獲得權力也具有極大潛力,光是瞭解資通訊科技能如何為女性需求及權利服務,便已讓許多女性大開眼界,無論她們是否具備資通訊科技能力皆然。
許多人覺得女性受暴是私事、是家事、是地方問題,故對此隱而不談,但其實這是種全球現象,威脅到全球公共衛生與安全,也是女性數十年來在全 球與地方動員反抗的對象,人們在11月25日這天,會看到許多靜態的影像及數據,而這項活動會延續16天,因為女性主義者堅持要讓女性受暴成為長期焦點, 並帶動真正的解決之道,「拿回科技」與他們配合,協助政府進步、逐漸串連行動、建立社會意識,讓外界瞭解科技如何改變女性受暴經驗。
問:性別與科技之間的關係為何?
答:我已提及有關女性及科技的性別刻板印象,尤其是並未在電腦時代成長的年長女性,縱然隨著資通訊科技在日常生活漸漸普及,讓刻板印象開始崩解,人們仍大多將女性視為科技消費者與使用者,而在相關勞動市場裡,女性也大多從事資料收集及客服中心部門。
軟硬體程式開發人員多為男性,資通訊科技發展已蔓延至生活各個面向,包括私密時刻、與政府互動等,我們鮮少從性別與社會變革角度思考這些變 化,或質疑其中的意涵,如何制裁網路上對女性的暴力?在網路上偷窺他人,會造成多少實際傷害?程式碼背後發生什麼事?決策者是誰?基礎建設經費從何而來? 為何有些發展優先考量大企業利益,卻忽視社會使用情形?網路犯罪規範似乎重盜版而輕販運女性。
問:「拿回科技」如何連結全球與地方?
答:在全世界三十多國內,都有當地個人或團體參與每日活動,也可能用完全不同的社群活動,突顯女性受暴及資通訊科技問題,有 些人規劃訓練課程,讓女性運用資通訊科技動員或表達自己,例如在烏拉圭學習建立部落格、在巴西認識數位影音述事方式、在阿根廷製作如何使用圖像軟體的海 報;也有些人走上街頭,例如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訪問民眾對女性受暴議題的看法、記錄虐待事件、抗爭要求解決問題等。有些剛果女性製作有關女性受暴與如何求援 的資訊CD,並在社區的美髮沙龍裡發送,成為女性造型師與顧客間的話題;也有人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辦討論會,提升社會對熱門電玩遊戲暴力情況的意識。
校對:S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