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之中,香港的新聞環境急劇惡化──新近發布的新聞自由指數顯示,在 180 個國家/地區之中,香港的排名已自去年的第 80 名跌落至第 148 名,下降了 68 個名次之多,跌幅可謂全球之最。
過去二十年來,長期關注新聞自由的無國界記者組織每年都會透過相關指數,來追蹤全球範圍內的新聞自由狀況。今年,他們也在五月 3 日──世界新聞自由日當天──公布了他們的年度報告。
從前的香港,曾在 2002 年、以第 18 名的排名,被視為亞洲、乃至於全世界新聞自由的標竿;但如今,香港的新聞自由已然崩壞──自《國安法》施行以來,香港的排名已在去年大幅下跌至第 80 名;未幾,大型獨立傳媒《蘋果日報》及《立場新聞》在當局的打壓之下相繼停刊,更使得香港本年度的排名再度滑落,來到第 148 名。
#HongKong has plummeted down an international press freedom chart as authorities have wielded a draconian new security law to silence critical news outlets and jail journalists, a new @RSF_inter report said on Tuesday. In full: https://t.co/JZNmkgKhIk #pressfreedomday #WPFD pic.twitter.com/P8M8gZWRaK
—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hkfp) May 3, 2022
@RSF_inter(無國界記者)本週二的最新報告顯示:自當局頒布國安新法、意圖以嚴刑峻法箝制傳媒與記者以來,#HongKong(香港)在國際間的新聞自由指數已然大幅滑落。全文請見:https://t.co/JZNmkgKhIk #pressfreedomday(新聞自由日) #WPFD(世界新聞自由日)
僅僅二十年內,香港的新聞自由程度便已大幅滑落:先是從次佳的「尚可」評級落至「堪憂」,又在今年被評為倒數第二的「受限」──這也是香港的排名頭一遭落在菲律賓(第 147 名)和新加坡(第 139 名)之後。
今年,無國界記者組織在對照各地新聞自由指數的時候,採取了一種新的評比方法,重新將「新聞自由」定義如下:
The effective possibility for journalists, as individuals and as groups, to select, produce and disseminate news and information in public interest, independent from political, economic, legal and social interference, and without threats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safety.
無論是作為個人或者群體的一員,身處該地的記者對於關乎公眾利益的新聞或資訊,享有選擇、製作及報導的充分自由,不受政治、經濟、法律或社會勢力的干預,也無有人身安全或精神威脅之憂。
而自今年起,他們也會採用五個新的指標〔來衡量一地的新聞自由狀況〕;它們分別反映了來自政治環境、法律框架、經濟資源、社會文化及人身安全等五個面向的影響。
根據無國界記者的區域報告,香港新聞自由排名的滑落,主要是受到「法律框架」及「人身安全」等兩項指標的拖累;在他們看來,這部《國安法》根本是在:
A pretext to gag independent voices in the name of the fight against “terrorism”, “secession”, “subversion”, and “collusion with foreign forces.”
假「打擊恐怖主義」、「反對分裂國家」、「嚴防煽動顛覆」及「杜絕境外勾結」之名,行箝制言論自由之實。
而當局在《國安法》之外,亦援引了港英時期的《刑事罪行條例》,意圖以煽動罪嫌來迫使《立場新聞》關門停運。
至於「人身安全」的部分,無國界記者指出:
During the 2019 protests, hundreds of journalists were victims of police violence and were also detained and indicted. A new wave of arrests started in 2021, when a dozen journalists were detained for national security crimes.
早前在 2019 年的時候,便有數百名記者因參與抗議活動而遭到警察的暴力對待,甚至被拘捕、被起訴。時至 2021 年,當局更以涉嫌違反《國安法》為由,逮補了十二名記者;新一波的拘捕行動,由是開啟。
無國界記者的實時數據顯示,當前(全世界)約有 480 名媒體工作者身陷囹圄,其中來自香港的記者便有 18 名之多。《蘋果日報》有八名記者、高層被補,其中(連創辦人黎智英在內)共有七名被控以「勾結境外勢力」;此外,亦有兩位曾就職於《立場新聞》的資深編輯,以「串謀發布煽動刊物」遭到起訴。
無國界記者的最新年度報告也指出,在總人口超過全球半數的亞太地區,其新聞自由已然急劇惡化;究其主因,除了軍事衝突之外,不外乎是獨裁政權意圖以其絕對的權力、對其境內資訊實施全面的掌控所致。
這次在 32 個亞太國家之中,有八個被評為新聞環境「惡劣」:北韓以第 180 名在全球敬陪末座,緊隨其後的便是自去年的軍事政變以來、對記者的打壓無所不用其極的緬甸(第 176 名);同時,中國(第 175 名)、越南(第 174 名)、孟加拉(第 162 名)、寮國(第 161 名)及巴基斯坦(第 157 名)對於境內媒體和資訊流通的箝制也是毫不放鬆;此外,阿富汗也在去年八月、塔利班掌權之後,因記者及傳媒相繼成為威嚇的目標,從而排名大幅跌落(來到第 156 名)。
在這份年度報告中,無國界記者組織也特別強調,假新聞和政治宣傳所造成的資訊混亂,已經使得兩極分化所帶來的挑戰變得更加嚴峻;這樣的分化不但讓民主社會分歧日深,也在全球範圍內削弱了民主的力量: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democracies are being weakened by the asymmetry between open societies and despotic regimes that control their media and online platforms while waging propaganda wars against democracies.
⋯⋯「相對多元的開放社會」和「意圖以傳媒及網路平台為武器、針對民主發動宣傳戰爭的專制政權」之間已然失去平衡;而這樣的失衡,正在削弱世界各地的民主。
譯者:林士勛、郭奕廷、楊皓翔、蔡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