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奈洛比辦公室主任徵人廣告充斥著對非洲的成見

2019年7月,一則紐約時報奈洛比辦公室主任徵人廣告,充滿像是「坦尚尼亞海岸」和「蘇丹沙漠」這種對於非洲的各種老套偏見。圖為一艘航經坦尚尼亞印度洋海域的單軌帆船。攝影:全球之聲作者Pernille Baerendtsen,經授權同意後使用。

2019年7月3日,紐約時報刊登了一則該報社肯亞奈洛比(Nairobi)辦公室主任的徵人廣告,其對應徵者的職位與權責描述用詞,再度引發「西方媒體以老套刻板印象描繪非洲」的爭辯。

這篇徵人啟事用以下字句開頭:

Our Nairobi bureau chief has a tremendous opportunity to dive into news and enterprise across a wide range of countries, from the deserts of Sudan and the pirate seas of the Horn of Africa, down through the forests of Congo and the shores of Tanzania.

我們的奈洛比辦公室主任將能探索各國的新聞圈與企業圈,北起蘇丹沙漠與非洲之角的海盜海域,南至剛果叢林及坦尚尼亞海岸。

看到這裡,許多人不得不停下思考-「北起蘇丹沙漠與非洲之角的海盜海域……」?推特上的網友們於是評論,這篇徵人啟事的撰稿者大概是參考了已逝肯亞作家比雅瓦嘉·溫奈(Binyavanga Wainaina)出版於2005年的作品《非洲描繪指南》(How To Write About Africa)-顯然沒聽說這本書可是極盡諷刺之能事。

但這篇徵人啟事更精采的還在後頭:

It is an enormous patch of vibrant, intense and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territory with many vital story lines, including terrorism, the scramble for resources, the global contest with China and the constant push-and-pull of democracy versus authoritarianism.

這是一大塊充滿活力與張力、極具戰略地位的地帶,可以挖掘許多至關重要的故事,包含恐怖主義、資源掠奪、中國的全球戰略競賽、以及不斷反覆的民主對戰專制等等。

將東非比做「一大塊地帶」(an enormous patch,「patch」有補丁的意思)?一整個地區被簡化成一個具有包含「恐怖主義、資源掠奪、中國的全球戰略競賽」等「至關重要故事」的地區?推特上的網友們認為該文根本是依據殖民時代那種老舊不堪的非洲意象寫成的:

紐約時報 發表了一則 #奈洛比 辦公室主任的徵人起事。不知道的話,還以為這是由一位沒退休的殖民時代舊官員寫的呢。殖民主義看來從沒消退,只是用各種方式偽裝起來罷了。請讓 #非洲 拿回說自己故事的選擇權吧!

真不知該如何分辨這則 紐約時報 奈洛比辦公室主任徵人廣告與19世紀徵求與李文斯頓和史坦利同行探索非洲的文宣有什麼差別。

這則文案還沒完:

There is also the chance to delight our readers with unexpected stories of hope and the changing rhythms of life in a rapidly evolving region.

在這個快速進步的地區,您將有機會透過報導一些令人喜出望外的勵志與人生故事,來觸動我們的讀者

肯亞籍的BBC非洲商業(Africa Business)編輯賴瑞‧馬多沃(Larry Madowo)針對這一段文字推文回覆:

身為一個生於非洲、長於非洲的非洲人,看到即將出現一位仁慈的紐約時報記者要來巡視我們的海盜海域和沙漠,還有機會報導一些令我們喜出望外的勵志故事,我還真是開心到不行呢。我大概是為了享受白人的關愛而活的吧。

推特網友也群起圍攻紐約時報發布了這則徵人廣告。

由三位肯亞詩人共同經營的平台「Lam Sisterhood」更將這一整篇徵人啟事用表演藝術的方式呈現,呼籲各界關注這則通篇用字遣詞問題重重的廣告,以及它如何老調重彈地強調肯亞、東非、及非洲大陸長期給外界的動盪印象。這支短片在24小時內已有近240次分享:

親愛的 紐約時報

敬贈這段表演。

愛你的,LAM #奈洛比辦公室主任

肯亞電影工作者吉姆‧趙朱(Jim Chuchu)則是想到了電影《泰山》(Tarzan)的畫面:

又來了:感覺 紐約時報 是想招募泰山當他們的東非辦公室主任。 ? 這很明顯地是在提醒我們,美國自由主義者依然將有色人種視為產出偶而能讓他們感覺良好的那種「勵志故事」的發源地,要不然就是在全球貿易與衝突下無助的典當品。

英國危機管理組織red24首席非洲分析師萊恩‧卡明斯(Ryan Cummings)則推薦「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去應徵:

我覺得我找到紐約時報東非辦公室主任的最佳人選了。

這兩個影劇角色都符合一般認為的奈洛比冒險家形象,也是作家比雅瓦嘉·溫奈曾形容過的那種「永遠不會是肯亞牛仔」的形象。

Will try very hard, fail, be reassigned to another country, fight to stay, fail and then write a book about Their Time In Africa when they Dodged Bullets and met Warlord, Tore Out Crocodile’s Tooth and Advised THE PRESIDENT.

[他們]會非常積極的嘗試、失敗、被分發到其他國家、努力試著留下來、再度失敗,接者寫一本關於非洲時光的書,描述如何躲過子彈、巧遇軍閥、拔下鱷魚的牙齒、並且為總統諫言。

紐約時報與肯亞的過往紛擾

紐約時報奈洛比辦公室在該地區訊息處理上的不良紀錄,可不只這一筆。

2019年1月,奈洛比市中心的杜塞特飯店(Dusit Hotel)發生恐攻案,奪走15條人命並造成超過30人受傷。當時,即將上任紐約時報奈洛比辦公室主任的紀美子‧迪‧費爾塔斯-田村(Kimiko de Freytas-Tamura)寫了一則頗受爭議的報導,內文還貼出了滿身是血的受害者照片。

那些照片引發了當地和全球的憤怒,指責紐約時報對新聞的處理缺乏敏感度,既不合宜又不尊重。更有人指出紐約時報面對受害者採取雙重標準:他們絕對不會張貼白人傷者的照片。

推特上的一個主題標籤 #推特上的肯亞人(#KOT)率先開火指責紀美子‧迪‧費爾塔斯-田村,要求她請辭並離開肯亞,紀美子反而聲明,照片是在紐約時報圖編部門核准後才刊登。

肯亞媒體委員會要求紐約時報在24小時內在網頁上撤掉那篇文章和照片,然而報社並未加以理會,也並沒有道歉:

今天,肯亞媒體委員會 正式針對 #杜塞特飯店恐攻 報導一事,向 紐約時報 提出抗議

紐約時報回覆如下:

讀者針對我們刊登這起血腥攻擊受害者照片的不滿,我們接收到了。我們理解這則報導所帶來的悲痛,而在這種請況下,我們也會謹慎處理報導使用的文字與影像。

然而,由於肯亞人對於紀美子的強烈不滿-甚至有人發出死亡威脅,紐約時報最終決定將她重新分派回倫敦辦公室。紀美子從未正式承擔奈洛比辦公室主任的職銜,而那些充滿爭議的照片,依然在網路上流傳。

《愛你的,非洲》

另一位前任紐約時報奈洛比辦公室主任,是曾於2012年榮獲普立茲新聞獎的記者傑佛瑞‧蓋特曼(Jeffrey Gettleman)。近期他所出版的《愛你的,非洲》(Love, Africa)一書,也是令人難以置信。其封面呈現經典的大樹與日落,全書滿是殖民色彩的語句,處處可見非洲「他者化」之後的魔幻力量。

德國人類學家托比亞斯‧丹斯庫斯(Tobias Denskus)總評指出:

On further reflection, … his narrative seems a bit outdated, maybe even out of touch with the changing realities around him and the expectations from privileged global professionals.

進一步反思……他的論述看來有點過時,甚至與環繞於他周圍那不斷改變的現實以及全球各界權威的期待都脫節了。

在社群媒體取回其話語權的肯亞人

推特上的肯亞人並非只針對紐約時報進行批判,他們一直以來都會指正所有對於非洲長久以來的陳見和刻板印象用語。

2012年,大韓航空宣布新增奈洛比直飛航點,廣告便提到「與大韓航空一同享受非洲大草原的壯闊、野生動物園之旅、與原住民族的原始活力」。這則公告引起肯亞民眾在各大社群網站上瘋狂撻伐,要大韓航空重新想想要不要直飛肯亞。

2015年,CNN在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出訪肯亞前,將該國標示為「恐怖主義溫床」,一日內便引發超過75,000則推文抗議。

黑色大陸?

紐約時拜大概已經對這種大聲疾呼麻木了。這篇徵人啟事分明是落入了老掉牙的「黑色大陸」窠臼中。

19世紀的威爾斯探險家亨利‧摩頓‧史坦利爵士將其在中非與東非的遊記寫成《在最黑暗的非洲》(In Darkest Africa)一書,這本書在1878年出版後,非洲便被冠上了「黑色大陸」的帽子;7年之後,歐洲強權依其所欲及所利,在柏林會議上瓜分非洲。

至今,非洲「黑色大陸」的意象,仍舊存於現行西方主流媒體的意識中。

史丹佛大學媒體學者杜桑‧諾提亞斯(Toussaint Nothias)分析了2007年至2012年間,超過282篇英國與法國報社刊出的報導,指出西方世界對於非洲有著一套對於「黑暗」與「部落」的系統性描繪,將非洲視為一個「同質的整體」,形容「西方資源」是其賴以維生的要件。

喀麥隆哲學家和後殖民理論家阿席勒•艾穆班布(Achille Mbembe)以「絕對的他者化」,形容西方社會面對非洲時的自我定位。非洲有的,西方社會絕對沒有。對於「明」、「暗」這種否定與對比的需求,依然存於西方社會檢視其與其他社會之間關係時的觀點之中。

吉姆‧趙朱建議,我們可以嘗試角色轉換一下:

角色轉換一下:「非洲通訊社徵求美洲特派員:這是一大塊充滿活力與張力的地方,可以挖掘許多至關重要的故事,包含令人費解的槍枝管制條例、中國的全球戰略競賽、以及把推翻他國政府當作體育賽事一般熱衷的行徑等等。」

奈及利亞學者齊布伊克‧歐各(Chibuike Oguh)認為,這種敘事框架忽略了非洲歷史上及現代在「政治及經濟上的成功案例」。

這些老掉牙的非洲意象都是諷刺的題材,但這實在無法解釋:為何紐約時報可以錯得如此離譜。


編按:全球之聲多次試圖聯繫紐約時報希望了解其觀點,但並未獲得任何回應。7月8日,紐約時報國際編輯邁克爾·斯萊克曼(Michael Slackman)在推特上直接回應Lam Sisterhood的影片,表示自己對這一則徵人啟事必須負起責任。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