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illustration by Giovana Fleck and Ivan Sigal. Photo: Public bus, Mariupol, Ukraine, July 2016, by Ivan Sigal.

公車(攝影:Ivan Sigal/2016 年七月於烏克蘭馬立波;圖像處理:Giovana Fleck、Ivan Sigal)

繼 2014 年成功併吞克里米亞後,俄羅斯政府仍持續對烏東的頓內次克和盧甘斯克境內、由親俄勢力所控制的地區,提供政治以及軍事上的支持;更於 2022 年二月二十四日清晨,對烏克蘭發動了全面的軍事攻擊。從首都基輔到其他(如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南方的敖德薩和赫爾松等)主要城市的軍事設施、機場、民宅和重要基礎設施,都成了空襲的目標。烏克蘭已對上述攻擊做出軍事回應,並宣布進入戒嚴狀態。

隨著戰事進入第二個星期,有超過兩百萬的烏克蘭人淪為難民──他們多數逃往了摩爾多瓦、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以及羅馬尼亞等鄰近的中歐國家;還有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流離失所。於此同時,俄軍持續對民用基礎設施──包括住家、醫院和學校──進行空襲,造成逾 1,300 名平民死亡;而根據官方數字,俄軍的傷亡人數也已來到數千之譜。

在此危亡之際,烏克蘭最大的挑戰,就是該如何有效抵擋俄方的獨門混合戰──其手段除了網路攻擊、大量針對兩國民眾乃至全世界散布不實訊息之外,還包括以「震懾」為目的的軍事行動。俄方也可能會試圖在烏克蘭安插願意簽署雙邊協議──讓渡國家主權,並為其在烏行動提供正當性──的傀儡領袖。

二月二十一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在一場長達一個小時的演說中,沒完沒了地闡述他的願景,希望重新將烏克蘭納入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同時還宣布,白俄羅斯將會助他們一臂之力,在對烏軍事行動中與俄方協同作戰。俄羅斯的媒體則統一口徑,大力向民眾灌輸一些不實訊息──比方聲稱「烏克蘭政權已落入納粹勢力手中」等等。但由於許多俄羅斯人〔在生活上〕和烏克蘭多有往來,知道這些都不是事實,因此俄羅斯民眾對於政府的宣傳是否買帳、輿論將傾向何方,目前尚不得而知。雖說在俄羅斯,不管是質疑國族論述或者國家現狀,都可能為自己招來禍患;但普丁的這項決定,卻前所未有地招來了反對的聲音。俄方此番軍事行動對經濟所帶來的影響──包括已投入數億資金的北溪天然氣輸送管線被迫停擺、盧布大幅貶值──都將大大左右俄羅斯人對於普丁的看法。

而另一個問題是:俄羅斯政府能夠與國際社會僵持多久,周邊國家又將如何應對?這場戰爭對於歐洲區域安全、能源安全以及人身安全,實在影響甚鉅。

〔針對俄方的行動〕國際社會已做出了一系列的回應──歐盟一方面努力接收難民,一方面宣布了禁飛及制裁措施。於此同時,英美兩國也祭出了相應的嚴厲制裁;北約則強化了區域內的軍事部署,其成員國並紛紛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包括銀行界、零售業、連鎖餐飲、能源公司、科技巨頭在內的私人企業 ,也都相繼表達了他們〔對於烏克蘭〕的支持,乃至將俄羅斯境內的業務暫時停止、或者乾脆全面地撤出了俄羅斯。

至於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則一邊將無人機運往烏克蘭、一邊嘗試從中斡旋。

而中國,雖然表態承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卻站在了俄羅斯的一邊;可在聯合國三月初表決,是否要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提出譴責時,又保持了沉默。

前蘇聯國家對此的反應則相當兩極──官方或者保持沉默、或者支持俄方;而民間輿論雖也莫衷一是,社群媒體上公然支持烏克蘭的聲量,卻是不容忽視。於此同時,摩爾多瓦已經接收了逾二十萬烏克蘭難民;喬治亞、亞美尼亞、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也出現了第一波由於政治因素、或者因為可能到來的經濟危機而出走的俄羅斯移民。

但對於所有人來說,當前最嚴峻的挑戰,也許是該如何進行事實查核,避免為莫斯科所利用、助其散布不實訊息。

想知道事情的最新發展,不妨也看看下列英語新聞網站:

  • 基輔獨立報》──總部位於基輔的英語報紙
  • Meduza》──總部位於里加,同時以俄語及英語提供消息的獨立新聞網站

 

圖片:Giovana Fleck

報導 關於 烏克蘭危機

我在烏克蘭,唾棄自己的母語

The Bridge  7 七月 2023

在 2022 年初,我們曾經試圖向那些俄羅斯的主戰派說明我們的立場,但我們的努力卻終告失敗;事到如今,「說俄語」帶給我們的不過是傷痛而已──那種全然不被理解、被狠狠否定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