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amp Post的John Caelan依據12月18日至3月7日國際事件演變,製作多段影片說明,呈現抗爭與示威如何散播至各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gUYigqwKYY
下一段影片則著重於中東與北非地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cEMxLwRSqI
一位讀者在網站上詢問,如何獲得這些資訊,他回應資料來自於網路搜尋主流媒體相關報導:
一般而言我會瀏覽每一天新聞搜尋的前1000筆結果,從中挖掘不重複的事件,再依據日期複製到試算表中,地點則是用人工從報導中 瀏覽得知;符號則是依據報導內的平均人數決定,因為無論報導是否有偏頗,都難以確認現場實際集會人數。每天的試算表再轉換為.csv格式,匯入Zee Maps的免費軟體中(因為我很窮);隔天加入新事件,刪除超過五天前的事件,超過兩天前的事件改為灰色,每一事件的標誌同一顏色維持兩天,大多不分時 區。
不過他在另一則留言也意識到,搜尋結果可能無法如實反映全球趨勢,他指出,這些抗爭吸引主流媒體目光,而地圖是呈現相關報導增加的情況,未必代表抗爭數量提高。
如欲進一步瞭解影片中的抗爭事件,網站上也有一份互動地圖,可點選各個標誌後,閱讀不同抗爭活動資訊。
新近迴響
透過女性改善全球飢荒
東帝汶:多種語言合為一國
歐亞大陸上波斯語的多種面貌
很有趣、清楚的短文,感謝譯介。不過讀了原文後,幾個地方有些翻譯小建議: (1) 「舉例來說,man rafta istāda būdam(I was going)這句話中出現了文字變體……」 這句話翻錯了。原文意思是:「舉例來說,[口語中的] man rafta istāda būdam(I was going) 和書面語雖然一併出現,但這種句構在德黑蘭語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這是塔吉克比較常用的口語形式。]」 (2) Bukh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