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列在伊斯坦布爾設計雙年展的裝置,寫著「建設,我親愛的先知。」諷刺著土耳其對於建設的渴求。
過去十年來,土耳其的土地上已充斥各式的建設:高速公路、橋樑、豪華的飯店以及其他設施,在整個國內以經濟發展的名義不斷建設中,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就正處於這個「狂亂」發展風暴的核心。
批判人士將這種建設文化評為一種暴力行為。他們認為,如此在伊斯坦堡恣意的建築水泥叢林,則既有的林地、歷史上及文化上具有重要性的場址,以及這個城市本身的精神都面臨威脅。
以下是一些當地的居民感到憤怒並宣誓要取回他們的公共空間的例子。
種植地遭遇威脅
其中伊斯坦堡市民最為不滿的就是缺乏綠地。對他們而言,Validebağ 和Emirgan這兩大塊植地有著特別的重要性,但如今它們都因不間斷的建設計畫而遭受威脅。
Validebag是伊斯坦堡面積廣大且受保護的綠地之一,它不僅做為許多生物的棲息地(包含候鳥),也是城市裡少有僅存的綠地。自去年開始,居民便持續抗爭,反對在這裡興建清真寺的計畫。
即使法院下達停建命令,清真寺還是一天一天的成形。
此外,Validebag並不是唯一遭受威脅的綠地。近期,住宅發展局(TOKİ, the Housing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發佈要將鄰近Emirgan植地將近160,000平方公尺的土地售出以建造旅館及購物中心。

2014年11月2日當地居民在Validebag抗議興建清真寺。圖片由Avni Kantan(Demotix ID: 6171532)提供。(譯註:Demotix為一國際新聞攝影網站)
建商試著安撫民眾的情緒並解釋建築並不會影響植地及遮擋Bosphorus的地平線影響景觀,但很少人相信此說法。
Validebağ Korusu'ndan sonra şimdi sıra Emirgan Korusu'nda. Yeşili seven ve koruyan #1Türkiyeİstiyorum çok mu şey istiyorum acaba?
— Özbilge Otuk (@ozbilgeotuk633) February 2, 2015
在Validebag之後現在又是Emirgan,我只是希望土耳其能夠愛護綠色土地,這樣的要求會太過分嗎?
Tarlabasi計畫
同一時刻,伊斯坦堡很多地方正面臨激進的中產階級化,為了有利可圖的商業計畫,一些老街坊已遭破壞。
位於Taksim行政區附近的Tarlabasi即是一例。由於保有歷史建築以及地處市中心,Tarlabasi是伊斯坦堡最有價值的地區之一。在2012年,當這裡重新整建之際,很多當地的居民被迫遷出並以低價賣掉他們的房子。

在伊斯坦堡的Tarlabasi一些區域正面臨激進的重整改革計畫,而其他地區則被市府官員刻意擱置忽視。圖片由Soultana Kabouridou (Demotix ID: 2684393) 提供
那些拒絕妥協並堅持待在原居地的居民必須忍受水、電、瓦斯的斷缺、四處散佈的垃圾所發出的惡臭,以及市府官員的威脅。
法國攝影師Laetitia Vancon提供了當地家庭的故事(大部分是低收入少數民族),她寫道:
座落於市中心的Tarlabaşı,在政府推動的都市中產階級化過程中被視為地位特殊又棘手的阻礙。根據官方指出,這是個更新計畫,但事實上,這完全就是大改造以及重新開發,把伊斯坦堡的建築遺跡拆除,為了要打造新的商業區域,包含購物中心跟飯店。
(Justice)黨員的Ahmet Misbah主張此審判的結果會阻礙都市的現代化。
Kentsel dönüşüm bir tek sulukule-tarlabaşı halkını fakir ve evsiz bıraktı anlaşılan.
— özgür yeşilbaş (@449981) November 1, 2011
看來因為中產階級化而窮困的就只有Tarlabasi及Sulukule的居民。
Kentsel dönüşüm ile birlikte Tarlabaşı'nda 10 yıl önce 50 bin liraya satılan dairenin fiyatı şimdilerde 2 milyon dolara çıkmış. — Politik Analiz (@analiz_politik) March 8, 2014
由於中產階級化,Tarlabasi的公寓在十年前的價格是五萬里拉,但現在卻是兩百萬。
Kentsel dönüşüm, kentsel bölüşüm Tarlabaşı : RANTİSTANBUL pic.twitter.com/0xcLHnRR
— marcos muratyan (@eyjafjellajokul) April 27, 2012
中產階級化,伊斯坦堡貴族多,賺錢何需靠工作。
Istanbul Stories blog裡有介紹許多城市裡不同地區的特色,Tarlabasi的故事也有在其中。
古蹟的破壞
伊斯坦堡的古蹟雖是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但也難倖免於重新開發計畫的破壞。具歷史性的地標像是Haydarpasa火車站,已被轉變成旅館及購物中心而失去其歷史意義。
Emek是土耳其最悠久也最具聲望的電影院,隸屬於Cercle d'Orient區的一部分,然而最近也被轉變成購物商場。
由於政府認為該電影院建築過於破敗且疏於照護,電影院已於2010年被停業,自那時起,人民便動員反對拆除 Emek,雖然建設公司主張他們並非破壞Emek而是把它升級,但民眾卻認為Emek又是另一個以利益為名義而被犧牲的文化空間。
在2014年,伊斯坦堡的法院決定暫停興建工程,但一名施工人員的工傷事件明示了法院的暫建命令並未被遵行。

2014年4月5日,針對Emek電影院改建的抗議活動中,一名孩童手持抗議標語。圖片由Görkem Keser (Demotix ID: 4396772) 提供。
Emek Sinemasi'nda hukuka aykiri insaat devam ediyor. pic.twitter.com/brI17WC3yZ
— Gökhan Baykal (@gkhnbykl) January 14, 2015
Emek電影院的違法改建仍持續當中。
在二月五號,土耳其國家議會,也就是最高行政法院下令限制特定的地區中產階級化規章的執行,因為這些規章使住宅發展局 (TOKİ) 擁有過多的權力。
很多人民希望藉由這個命令,這個最大,也是最過度開發的土耳其城市可以有個喘息的空間。
校對:Huang Ching-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