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llian York, Mahsa Alimardani, 及 Fred Petrossian聯合報導
談及伊朗,西方媒體大多著墨於政治變革,就算提及伊朗資訊的取得,議題也不離政治。然而此處談的並非是網路自由運動人士或研究人員在意的國家元首云云,而是伊朗人應用資訊科技來與當地人民、甚至是全世界溝通的可行性。伊朗政府建立的網路政策制度恰反映了存在於制度之中的複雜與矛盾-這些複雜與矛盾,不只從政權的結構與政治變革的基礎上,也在經濟、社會及文化的脈絡下,值得我們仔細關注。
資訊網路的專家學者們上週於西班牙的瓦倫西亞,舉辦了Iran Cyber Dialogue (伊朗網路對話會議)。與會來賓來自各個領域,包含:美國國務院波斯語發言人Alan Eyre,企業代表如Google Idea的Scott Carpenter,「伊朗國際人權宣導運動」的Amir Rashidi,以及技術專家如開放科技基金會的Dan Meredith。
網路學者Collin Anderson在會議中提出,此議題囊括三個關鍵要素:經濟發展、國家安全以及管制權回歸。他在座談會議「科技猶如催化劑」中提出的意見,有效地幫助整個對話超脫典型的人權架構向前進行。Anderson強調:「你必須先涉入看似比較短淺利己,但會轉化為更利眾的事。」他以政府機構想自創SSL憑證為例,指出目前伊朗的公司及部分政府單位仰賴國外的認證機構確保自身網站安全。Anderson認為企圖自創SSL憑證合情合理,因為大多仰賴國外認證,故這件事製造了自己國家的安全顧慮。
伊朗知名部落格Persian Letters(波斯郵件)專欄編輯Golnaz Esfandiar解釋了網路政策的政治脈絡,在魯哈尼政權與總統無法干涉的司法權之間及政策的意見相左。
全球之聲成員兼電子前哨基金會言論自由國際主持人Jillian York以更廣的角度論述中東地區。York指出,其他國家與伊朗同樣遭受被剝奪網路自由的煎熬,例如以色列限制巴勒斯坦使用3G網路,此舉阻撓了巴勒斯坦的經濟成長。又例如因為國際制裁禁制特定通訊科技的輸入與使用,為敘利亞及蘇丹所帶來的衝擊,說明了限制科技將對國家帶來不幸。
許多討論也圍繞著網路公司的矛盾,更指出提倡資訊自由的網路公司卻對伊朗籍使用者有敵意。在座談會「向前走:作出有效的回應」,Impact Iran總幹事Mani Mostofi指出,推特不允許伊朗的使用者在境內進行「兩步驟驗證」,但推特卻強調伊朗民眾可以自由使用該平台。
Twitter says everyone should tweet in Iran but doesnt allow 2 step verification so is not safe: thats a contradiction. @manimostofi #ICDIran
— Negar نگار (@NegarMortazavi) March 5, 2015
推特推廣伊朗使用者發文,卻因安全問題不允許我們用兩步驟進行認證,矛盾啊!
@manimostofi #ICDIran
聯合國特派伊朗人權調查員Ahmed Shaheed對與會聽眾說道:「我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資訊及通訊技術(意指網路)。」Shaheed被拒絕入境伊朗,只好透過網路平台如Skype與伊朗人連繫;來自荷蘭的歐盟代表Marietje Schaake也說,她剛抵達德黑蘭時,大家給她的第一個建議都是「先學會怎麼使用VPN(連上互聯網)吧!」伊朗人將臉書的使用視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從模仿Pharrel Williams的MV <Happy> 的影片中,也不難看出伊朗人渴望融入全球媒體文化之中。
荷蘭的歐盟代表Schaake 說道:
科技可用以壓制人民,當我們察覺到關於這樣的科技我們扮演著什麼角色時,我們應傾注更多的科技知識幫助伊朗人民與世界接軌。
校對:Huang Ching-tung
1 則留言
一篇不錯的文章分享:
要對話才會靠近。
http://blog.udn.com/oyt0915/1966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