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帝國主義,好膽你就來!」 — 電影「黑豹」對千里達及多巴哥影響甚鉅

圖為漫威玩具(Marvel Legends TRU)於2018年為沃瑪特(Walmart)獨家推出的「黑豹」公仔,包含「蘇利」(Shuri)和「克勞」(Klaw)。圖為湯姆漢彌爾頓(Tom Hamilton)拍攝。(CC BY-SA 2.0)

漫威電影「黑豹」方上映就如預期地創下各項票房紀錄--且不僅僅只是英雄片的紀錄而已。

這部好萊塢大片是根據同名的漫威漫畫所拍攝,講述國王「帝查拉」(T'Challa)回到「瓦甘達」(Wakanda)繼承王位,過程卻遭逢險阻的故事。科技發達的瓦甘達是一個座落於非洲的架空城市,這位新任國王必須成為英雄「黑豹」,並與國家特種部隊「朵拉蜜雅劫」(Dora Milaje)以及一位來自中央情報局(CIA)的探員共同合作,才能拯救瓦甘達。

加勒比海國家--特別千里達及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以下簡稱「千國」)都引頸期盼「黑豹」上映。當地人大肆慶祝千國出身的演員溫斯頓·杜克(Winston Duke)參與該片演出、並為片中有許多非裔演員出演正面的角色感到高興。溫斯頓在「黑豹」中飾演反派角色「蒙巴庫」(M'Baku)。

由於千國過去飽受殖民和奴隸制度之苦、制度解放後取而代之的又為新的僱傭制,因此如今千國境內族群主要由非裔和印地安裔組成。猶如其他「後殖民社會」國家--在這些地區的膚色議題常受政客操縱或媒體炒作,「黑皮膚」的概念一直受到政治家的操縱、並被媒體放大。也因此造成許多錯誤的刻板印象難以被破除

「黑豹」挑戰這些媒體或政界單方面的說詞、企圖改變這類對膚色的錯誤印象,讓千國的非裔族群有了為自己發聲的空間。

觀眾們藉由電影放映的機會表演家鄉的音樂舞蹈,來頌揚他們的根源和非洲文化。不論老少皆盛裝打扮以致敬「瓦甘達」這個雖然虛構、卻能對外爭取身為非洲子孫的認同及驕傲的國家。許多身著非洲傳統服飾的忠實影迷皆讚賞「黑豹」所傳達的理念,興高采烈地:「雖然路途艱辛,但我們還是做到了!」

溫斯頓在托巴哥的一場慶祝活動上也透過Facebook直播見證這些為他舉辦的活動(約在影片17:13處);被這些影迷深深打動的溫斯頓,有感而發地說道:「不可思議。真的太不可思議了。我們正在創造一個開放的平台,在那裡可以毫不諱言地訴說我們的故事,甚至是離散於各地的千國子民的故事。」

一位名叫大衛(David Wears)的攝影師在臉書上分享一部輕鬆短片,片中充分描繪「黑豹」為大家帶來的鼓舞和歡愉;有些網友則看到片中其他沈重的議題,以及電影帶來的正反面影響。

當地知名網站「來線868」(Wired868)的一則「致編輯的信」中,珍麥可威廉斯(Jan-Michael Williams)向網路上那些熱情洋溢的黑豹影迷們提出呼籲。

最近有很多受炒作而引起的現象,其中最甚者就屬非裔或黑人看了「黑豹」所引起的效應。

首先,我必須澄清我還沒看過這部片,我只有看到這部片帶來的影響。而對我來說,「黑豹」是我有生以來最棒的一部片。

有些千里達的人可能沒意識到這是第一部幾乎由黑人主演,而且演的角色不再跟販毒,嫖妓,幫派或是影史以來任何加諸於黑人的負面刻板印象有關。

接著說

我知道你們有些人看了早期的功夫片會想學中國腔說話。甚至有些人會找別人「小試身手」,來重現片中的武術招式。 […]

倘若「黑豹」真的喚起了身為非洲人的驕傲、啟發我們做一些被忽略卻富有意義的事,或是激起我們想要了解非洲文化、遺產和家園的渴望,就讓我們坐觀其成吧。若這部片的影響對其他人來說只是跟風而已,那就讓他們這麼做吧。他們並沒有嘲笑我們文化的意思。

「來線868」客座專欄作家克勞德佛格斯(Claudius Fergus)則分析「黑豹」是如何破除(對非裔族群的)負面印象:

起初,超級英雄漫畫的誕生目的是要加深「白人才是為世界帶來正義、和平、安全的先驅和推動者」的印象。不謀而合的是,就連好萊塢電影也是因為傳播這類典型或是文化上的美帝主義而聞名已久。

「黑豹」的男女主角群皆認為這部電影能夠重新展現從前就被世人所遺忘的非洲的潛力。許多評論家和知名影評比利奈爾斯(Billy Niles)皆持相同立場,認為「黑豹」革命性的的突破在於它的非裔主角群--他們身處富饒的非洲國家,不再讓觀眾直覺地聯想到非裔人士過去在國際所處於的困境。

佛格斯接著說明這些根深蒂固的負面印象是如何「完整體現」在千里達和多巴哥嘉年華(Trinidad and Tobago Carnival)。這個嘉年華是千國的全國性節慶。

1950年代中期之前,嘉年華中對於非洲文化的描述主要是來自好萊塢電影裡賦予的既定形象--許多影片不斷地將非洲和非洲人描繪成「野蠻」或是「未開化」的樣貌。[…]

1957年,一位充滿革命情感的樂團領導人喬治貝禮(George Bailey)發起了一項藝術運動,旨在將非洲從好萊塢手中奪回來。而他的作品「重回非洲」(Back to Africa)為他贏得年度最佳樂團的殊榮。

儘管嘉年華中(對於非裔族群)有這樣激進的描繪,而「黑豹」的影響也在在地讓這些刻板印象浮現檯面,千國一名電台名人愛羅法比恩(Errol Fabien)仍是語帶保留地說

我對「黑豹」所得到的關注和支持感到「非常驚訝」。連我自己也迫不及待地想衝去電影院。但我到底是在支持什麼?這些非裔演員群極努力地演出後到底得到了什麼?你們知道嗎?這部片並不是非裔人士所有,而是一個迪士尼(Disney)公司的產品啊,迪士尼有漫威(Marvel)的版權啊。

我們是極其深陷於消費文化之中,而那些我們從不與之妥協的白人就是看準了我們會買單。「黑豹」是一部好電影,但這也只是另一種反黑人團體的手法而已,企圖榨取那些容易妥協的人的錢財。別誤會,我可是很喜歡電影的,只是我有一個想法,要不要把我們的對電影的支持也轉移到本地的公司。我看過很多黑人演員群主演的電影,他們也是在千里達和多巴哥拍攝的,而「黑豹」並不是第一部這類型的電影。

這情形就像有一個黑人總統出現時,全世界都為之驚訝,但我這一生也見過許多黑人領導者。歐巴馬(Barack Obama)是位好總統,但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並不是美國白人說什麼東西好就真的如此。「黑豹」對黑人演員和我們的溫斯頓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平台沒錯,但是對迪士尼來說更是,因為錢都給迪士尼賺走了。

一位作家麗莎(Lisa Allen-Agostini)則回應

儘管我聽見他的論點了,我仍要掏錢去看「黑豹」。在電影產業裡只有一種語言,那就是「錢」。每當一部電影破票房紀錄,業者再也不能小瞧各族群對電影產業的影響力。他們不可能自斷其路去壓抑黑人丶加勒比海或是其他族群的電影。我說的「他們」不是只有好萊塢而已,也包括千里達和多巴哥,因為人們一直把本土的電影視為新奇的題材、或是慈善事業。

一位詩作家史瓦尼(Shivanee Ramlochan)對「黑豹」評論或許是最中肯也最切題的之一:

「黑豹」令人敬佩,但不是因爲它「完美的」敘事技巧,完美的故事並不存在。「黑豹」令人折服的地方在於它熱切地傳達黑人族群的喜悅。

我不是非裔人士,除非別人用帝國主義的眼光來評斷我不是白人即黑人。我並不代表非裔人士,也不是站在非裔權威的角度來表達觀點。但我對傳達黑人族群的喜悅這件事表示認同。我非常關注非裔族群的發言權被帝國主義奪走的情況,也認同他們為了生活和祖先的榮耀,用文化用血淚換取幫自己發聲的權利。

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是「黑豹」所要傳達的中心思想。非洲未來主義在電影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他是想要呈現非洲現況的一種渴望,你們會發現它敘述了近乎是淒美的民族故事,而這種敘事的方式最能讓人產生希望。不論未來或現在,終有一天黑人也能是超級英雄。在非洲大陸上一個用全息影像與世隔絕的一隅,那座城市充滿創造力以及商業活力,傳統的塔式建築頂端由銀漆覆蓋著,地下墓穴藏匿源源不絕的黃金,聞風喪膽的勁旅和高科技武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已經準備好面對那些帝國。好膽你就來!

校對:FangLing

展開對話

作者請 登入 »

須知

  • 留言請互相尊重. 內含仇恨、猥褻與人身攻擊之言論恕無法留言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