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關於 Chinese
報導 關於 Chinese
吉爾吉斯斯坦的反華情緒是否足以阻止「一帶一路」關鍵建設?
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包括於吉爾吉斯坦興建一個物流中心,它將成為歐亞商業輸紐,但這項目卻停濟不前。
從飲食到文化挪用:中國對埃塞俄比亞的文化威脅
公眾對中國飲食習慣和挪用當地傳統文化的關注,反映更深層的中埃關係和碰撞。
原住民譴責中國在秘魯亞馬遜森林開採石油
非政官和原住民組織走在一起,組成聯盟,要求企業和政府問責。
重整旗鼓 阿根廷女性為#LegalAbortion2020繼續奮戰
在2020年,阿根廷的女性主義者懷著嶄新的力量及希望,重新點燃爭取墮胎合法化的戰火。
媒體觀察組織促電視台業者澄清總統選舉「灌票」疑慮
臺灣媒體觀察組織呼籲多間電視台,澄清於總統選舉日直播期間,提早出現候選人票數及間歇性出現某候選人票數衝高等問題,以免擾亂民心。
2020大選激情過後 社群網站成世代衝突的避風港
儘管2020總統大選結果已定,但世代分裂與家庭內部的戰爭仍持續延燒,部分支持韓國瑜的父母無法接受選舉結果,經常與支持蔡英文的子女爭吵、冷戰,甚至趕出家門,造成親子關係更加惡劣。
2020年臺灣大選:「花生之亂」揭露地方派系操控農業系統煽動謠言
2020年臺灣立法委員大選,地方仍流傳著不少針對政敵的虛假資訊,其中最觸目的事件,是在選舉前席雲林縣上演的「花生之亂」。
日本政府投資化石燃料,年輕人卻參與氣候罷課
環境報告:日本社會試著影響政府的環保政策。
2020年臺灣大選:臺獨新人打破地方派系
民進黨在區立委選舉,總共攻下了46個席次,囊括了半個臺灣以上的版圖,讓國民黨在中南部長期經營的地方派系失去優勢。
事實查核在臺灣總統電視辯論的應用
一直以來,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目的是了解各候選人的政策差異和口才表現,鮮少驗證各總統候選人言論的真偽性。然而,2020年總統大選有別以往,首度出現媒體機構與事實查核組織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上針對三位候選人發言,來執行即時事實查核...
2020選戰期間 臺灣出現了哪些選舉謠言?專訪臺灣事實查核中心
「...那些謠言都是要撕裂臺灣的社會,他們刻意挑弄選民的情緒,造成支持韓國瑜和反對韓國瑜兩邊的陣營互罵。」
台灣總統大選前的亡國焦慮症
綠營亡國感主要來自中國的威脅、國民黨親中的立場和香港情勢的危急這三大因素,約23%人擔心蔡英文沒選上總統,臺灣就會亡國;藍營亡國感,來自韓國瑜在去年10月10日國慶演說認為蔡英文若選上總統,中華民國就會滅亡,約有16%人相信此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