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思維 來自 八月, 2010
27 八月 2010
25 八月 2010
埃及:用社會媒體跨越鴻溝
30名埃及人,年齡介於18歲至28歲,攜手製作10支社會廣告,希望追求社會變革。 計畫名為「跨越鴻溝」,共有三個階段,是「埃及創意與文化生活中心」及「自由之家」組織合作的成果,
18 八月 2010
16 八月 2010
孟加拉:訪問格拉明集團經驗
格拉明銀行(Grameen Bank)自1976年以研究計畫形式出現後,至今發展規模已相當龐大,不僅是微型金融組織、社區發展銀行,全球各地還有許多相關投資,
11 八月 2010
5 八月 2010
日本:空手攀登富士山錯了嗎?
如果森林中有棵樹倒下了,沒有人聽見,這棵樹自顧自過活,有沒有發出聲響重要嗎?部落客Mojix在「空手攀登富士山錯了嗎?」這篇日文文章裡細想山岳、道德與訊息等議題。
2 八月 2010
法語系國家僑民與發展
社會發展專家常指出,全球開發中國家的僑民常是消弭貧窮潛在推手,這個現象在法語系地區亦不例外,
新近迴響
透過女性改善全球飢荒
東帝汶:多種語言合為一國
歐亞大陸上波斯語的多種面貌
很有趣、清楚的短文,感謝譯介。不過讀了原文後,幾個地方有些翻譯小建議: (1) 「舉例來說,man rafta istāda būdam(I was going)這句話中出現了文字變體……」 這句話翻錯了。原文意思是:「舉例來說,[口語中的] man rafta istāda būdam(I was going) 和書面語雖然一併出現,但這種句構在德黑蘭語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這是塔吉克比較常用的口語形式。]」 (2) Bukh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