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 2007

報導 關於 Breaking News 重大消息 來自 十二月, 2007

安息吧:巴基斯坦的碧娜芝‧布托

  28 十二月 2007

巴基斯坦的碧娜芝‧布托(享年54歳)今日(2007/12/27)稍早於拉瓦爾品第的一場政治集會中遭到暗殺。諷刺的是,依據媒體報導,到處是安全人員的拉瓦爾品第是巴基斯坦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另一個諷刺的地方是,根據一份BBC報導,碧娜芝‧布托幾乎是在和巴基斯坦首任總理同樣遭刺殺的地方被暗殺。 她的遭受暗殺使得巴基斯坦的政治前景進入了一個失序的未來,且有疑問指出,巴基斯坦是否將進入內戰狀態。 碧娜芝‧布托是第一位連任兩次巴基斯坦總理的女性。 對於一個為巴基斯坦民主奮鬥的領袖而言,這是一件悲劇性結局。早從今年她回到巴基斯坦時就有了個錯誤的開始,當時一個炸彈企圖攻擊她從機場返回住家的座車。隨著她的突然去世,巴基斯坦的政治前景再度陷入一個不確定的立足點,下個月的選舉不知是否仍會如期舉行。 碧娜芝·布托,一個具爭議性的領袖。她的政治觀點來自其父親,前巴基斯坦總理,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的影響。貝娜齊爾‧布托,一位經驗豐富的雄辯家及作者,於返回巴基斯坦前她曾求學於英國及美國,其後並加入她父親的政黨,巴基斯坦人民黨 Pakistan's People's Party (PPP) ,並曾擔任巴基斯坦的總理。於Metroblogging Lahore的一位部落客指出「雖然他不支持布托的政治觀點,然這位政治領袖的突然喪生仍是一件悲劇。」 我個人從未支持碧娜芝·布托女士及其政黨 (PPP)。無論如何,這場悲劇凌駕政治或任何其他事,毫無疑問的沒有任何人該死於如此不自然的方式,且是如此可憎的愚蠢原因。如同我們應已瞭解的,命運 都是帶著一絲的諷刺。碧娜芝‧布托是是由於當要離開位於利亞格特花園的一場政治集會時遭到槍傷而死(主要原因);利亞格特花園,不但是以巴基斯坦的首任總 理利亞格特‧阿里‧汗的名字命名,同時也是他遭到一顆子彈謀殺之地。 原文作者: Kamla Bhatt 校對:nairobi

巴基斯坦:碧娜芝布托之死

  28 十二月 2007

碧娜芝布托(Benazir Bhutto)之死震驚了許多來自巴基斯坦或以巴基斯坦為寫作主題的部落客。雖然布托在政治上有所爭議,但她的暗殺卻正是巴基斯坦原本期待戰勝民主倒退之際。 在Metroblogging Islamabad,這篇文章激起一些回響,從不信任到對即將舉行的選舉感到憂心。 對巴基斯坦來說,這個是哀傷的日子,布托不是完美的聖人,但至少她為了民主進程努力。民主再一次隨她而死去。Metroblogging Mumbai向巴基斯坦人民表達哀悼。 Abu Muqawam說當在哀悼碧娜芝布托這件事時,一件重要的事是別忘了她政治的本質。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人把布托之死弄的聽起來像是一個與穆夏拉夫政權不同的自由民主,這樣的論述讓布托有點像是巴基斯坦的翁山蘇姬。好啊,大家,我們都知道她有雄心富於表現,她上過哈佛和牛津,是英語系媒體的寵兒。但她也受爭議的是南亞歴史上最貪腐的女人。 當一些部落客對碧娜芝布托之死持保留態度時,在All Things Pakistan,Adil Nijam寫道此時此刻,這個事件是一個人道層次的悲劇。 在人道的層次上,這無異是個悲劇。不久之前我提到,在全巴基斯場,也許全世界,最悲劇性的人物是碧娜芝布托的母親努斯拉特·布托 (Nusrat Bhutto)。試想,她的先生遭到殺害(註:Zulfikar Ali Bhutto曾任巴基斯坦總統及總理,1974年因被控涉涉嫌謀殺Ahmed Kasuri被處以絞刑),一個兒子遭到毒害,另一個兒子遭到謀殺,一個女兒可能是死於用藥過量,另一個曾二度出任總理的女兒,在監禁和流放國外之後,最終遭到槍殺。 今天,在震驚之中,我只能想到碧娜芝布托如常人的一面。明天,我才會想到政治。 Chapati Mystery寫道: 在一個歴史綴以政變、謀殺、吊死政治領袖的國家,這無疑的是最血腥的污點。她的自傳名為「天命之女」(the Daughter of Destiny),但她確實不該遭到如她父親和巴基斯坦首任總理Liaqut Ali Khan (註:1951年在會議中遭到一名坐在聽眾席的男子開槍射殺)相同的暗殺結局。這真的是個悲劇,且是一個撕裂國家的突發混亂。 巴基斯坦政策部落格(Pakistan...

俄羅斯:總統人選底定?

  26 十二月 2007

一年半前,俄羅斯部落客若想對著熊大叫,一定得去動物園才行,現在他們完全不用離開電腦前,因為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已打算支持第一副總理梅德維捷夫(Dmitry Medvedev)角逐2008年總統大位。 梅德維捷夫的姓氏(Medvedev)字源出於俄文的「熊」(medved),Yandex Blogs(RUS)便列出超過1500篇關於批評梅德維捷夫(RUS)的文章,另外1400篇文章則比較客氣[RUS],稱他是總統「繼承人」。 以英文書寫的俄羅斯部落客也在討論此事,先前都在猜測誰可能是下任俄羅斯總統,以下是部分反應。 Mark MacKinnon's Blog: 恭賀梅德維捷夫總統,當然選舉這個形式還是要做,不過他已篤定當選,除非克里姆林宮內決策又出現大轉彎,否則普廷欽點者肯定能過關,自由派的在野黨已自毀前程,無法團結一心,竟派出三人參加明年四月大選。 梅德維捷夫一切都是拜普廷之賜,若普廷開口要當總理,或是要他放棄總統職位,梅德維捷夫都會照辦。 Ruminations on Russia: 終章抑或序曲 Google News現在有108個條目,都宣布梅德維捷夫已成為執政黨與親政府政黨共推的總統候選人,許多人都認為這是好事。 但一切太簡單了,事情不會就這樣結束,反而是意想不到的面向,今年夏末的傳言指出,梅德維捷夫被查察正在積極布置勢力,以坐享好處繼續掌控重要職位(GAZP),但應不會成為總統候選人。 Sean's Russia Blog: 故事尚未了結,未來還有更多值得討論之事,但光是在初期,有件事已是再明白不過,無論普廷用何方式強調他會卸下總統職位,批評者也不可能輕易饒過他,正如Michael Corleone在電影《教父第三集》所言:「當我以為自己已是局外人,他們還不斷將我拉回局內。」 Siberian Light: 我開始在想,究竟梅德維捷夫能否擔此重任,成為領導俄羅斯的總統,而讓普廷進入半退休狀態,我相信許多人和我心有同感。 梅德維捷夫對普廷高度忠誠,代表他當選後不太可能對付普廷,就像2000年普廷就任總統前沒沒無聞,外界對梅德維捷夫也知之甚微,沒有權力基礎,又夾在派系交戰之間,或許這正是團結各方的最佳人選… Perspectives on the...

黎巴嫩:是否進入緊急狀態

  2 十二月 2007

黎巴嫩在國會未能選出拉胡德總統的繼任者後陷入了政治中空期,在拉胡德總統(Emile Lahoud)任期結束的前幾個小時,他命令軍隊接管全國治安,讓幾個敵對派系提名新總統,並引發國際社會呼籲黎巴嫩內部保持平靜。黎巴嫩部落客迅速回應,M Bashir以下描述了目前黎巴嫩處境: …所以基本上目前情況可以摘要如下:在今晚午夜過後,黎巴嫩沒有總統、政府內閣(假定毫無合法性爭議)將總辭、國會的總統大選投票也延期到11月30日,軍隊接管全國。 Mustapha更進一步釐清黎巴嫩的情況,他寫道: 對於過份渲染拉胡德總統談話的國外觀察家,我有個很重要的釐清,這位即將卸任的總統「並未」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或頒布戒嚴法,拉胡德的談話中,引發困惑的段落如下:「黎巴嫩所面臨的威脅使黎巴嫩需要進入緊急狀態」,此處拉胡德先生所指的是,他要求軍隊接管全國治安,然而這只是無謂的重複之舉,因為總理Seniora的執政團隊早就下令了。如果還有什麼好說的話,那就是這位馬上要成為前任總統的仁兄沒有能力做出任何一點正經事,而黎巴嫩與巴基斯坦、約旦、埃及等軍隊強烈壓迫人民的國家之間的差異,很快就不需要了。 Liliane同時也質疑,現在於黎巴嫩國內發生的事情,是否符合憲法原則,她也補充,世人在這一天見證了「最矛盾的」黎巴嫩,因為以下原因: 1. 包括反對黨在內的109位國會議員在中午抵達國會 2. 為了選出一個各方同意的總統,選舉日期被延後到11月30日 3. 在會後,各方代表各自透過媒體反擊 4. 參與國會的內閣閣員自晚間6點30分起討論最新情況 5. 拉胡德總統(任期到2007年11月23日晚間11點59分)宣佈,2007年11月24日起黎巴嫩進入緊急狀態。 6. 內閣基於憲法原則,否決這項宣布,並解釋,只有內閣通過、送到國會表決、獲得國會多數議員的簽名後,才能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這是今天8:30的情形) Blacksmith Jade也在這裡關注局勢。 因為還有其他部落客會持續更新,請繼續注意黎巴嫩情勢。 原文作者:Amira Al Hussaini 校對:User:Portn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