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思維
「兩年減掉十萬公斤!」西班牙小鎮向居民發起終極挑戰
加利西亞的納龍鎮2018年一月發起減重挑戰。截至2019年二月為止,居民總共已減掉4.6萬公斤。
衣索比亞的綠色植樹計畫打破世界紀錄,但成效不會立竿見影
廣泛植樹計畫十分令人興奮,但要看到結果可沒有那麼簡單。Send a Cow鼓勵小農種植多用途的樹木,為環境著想。
坦尚尼亞新創公司透過線上平台打擊假藥
三蘭港的藥劑師妲嘉相信,這個新的網路系統,能替她追蹤藥品,減少買到假藥的機會。
對話哈薩克千禧世代播客節目FindyourB創作者
檢驗認同及評估價值的播客節目吸引了哈薩克的年輕人。
從敘利亞到全世界:暴政、戰爭、絕望的真實故事
本文根據真實事件與故事所撰,欲傳達:敘利亞人民跟其他國家的所有人一樣,值得活得有尊嚴、過著和平而自由的生活。
華語有可能是東非未來使用的語言嗎?
因中國不斷鞏固與非洲間穩健的貿易建設關係,東非國內由中國出資的孔子學院與孔子學堂也隨之增加。
革命之香:蘇丹傳奇性香水品牌標籤重新拼貼為革命象徵
藝術家Amado Alfadni將蘇丹最具標誌性的Bint El Sudan香水商標轉變為一個革命訊息。
坦尚尼亞恢復具有爭議性的衛生棉税
奈及利亞政府宣布恢復對衛生棉課稅,引發對女性所帶來影響的大規模討論。
聖保羅郊區戲劇團體蓬勃發展,以故事傳達社會議題
聖保羅郊區居民組成了各種小劇團,以街頭表演為自己爭取到一席之地,並以所表演的內容處理種族歧視以及不平等的問題。
紐約時報奈洛比辦公室主任徵人廣告充斥著對非洲的成見
紐約時報奈洛比辦公室主任的職位描述,重啟各界對於「西方媒體描述非洲時長期使用陳腔濫調與了無新意比喻」的辯證。
致蘇丹:社群媒體上的藍潮
「我們的人民不可以白白死去、不能在斷網下默然消逝」數千名網友將大頭貼改成藍色,聲援蘇丹,要求過渡到文人統治。
籠罩在數位威權之下誰能倖免?
「我們應該把更多精力影響一個一個具體的人,而不是一個改變系統性地解方。透過不斷不斷地說故事和釐清誤解,讓不同的人相互瞭解彼此,那麼達成共識的空間必然會慢慢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