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關於 Honduras 宏都拉斯
報導 關於 Honduras 宏都拉斯
身為女人 加入中美洲幫派的危險與複雜真相
「...我認為比起弱者,寧可當個強者,這就是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
宏都拉斯:基於性向的暴力攻擊正衝擊著性工作者
儘管性工作在宏都拉斯是合法的,在許多人以及團體的眼中,這依舊是不道德的行為。那些殺害性工作者的人認為,他們可以被當作垃圾對待。在暴力行為的背後,是在宏國廣泛瀰漫的、針對性向及性別的暴力氛圍,而女性以及LGBT族群(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變性者)正首當其衝。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的報告指出,在過去不到一個月間,宏國第二大城汕埠(San Pedro Sula)至少發生9起性工作者遭殺害的案件。該組織並發布了緊急救援行動(Urgent Action),呼籲「對這些攻擊事件作出徹底的調查」。 譯者:Matt 校對:Fen
造訪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
每一天我醒來,恐懼地顫抖,希望能在宏都拉斯見到明天的太陽。我被迫生活在三重防盜鎖的門後面,且絲毫不敢出門上街。[……] 如果那是你想聽到的,那就是了。 但真相是大大的不同。 部落客Carin Steen主張,「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事實上對旅客來說並不是那樣地危險。 校對者:Ameli
全球洗手日:唱歌跳舞來洗手
你是否知道如何正確地洗手?世界各國為了提倡健康以唱歌跳舞的方式來教正確的洗手方法。2011年10月15日為全球洗手日在「乾淨的手能拯救生命!」的口號下強調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預防疾病、降低孩童死亡率。
拉丁美洲:小巴士上路,訴求兒童人權並收集搖籃曲
這是一部紀錄片、「跨媒體平台」與人道主義計畫:瑪莉亞與安東駕駛La Furgo-Nana(1969年出廠的福斯小巴士),沿著泛美公路從墨西哥的蒂華納開向阿根廷的烏斯懷亞,他們計畫「將拉美孩童的艱難處境轉化為一段不容錯過的迷人探險」。持續追蹤計畫的部落格[西文]、推特與臉書,他們將引領我們認識此區域的兒童人權問題及沿途收集的搖籃曲。
72位罹難移民的網路追思空間
入行之初,Alma Guillermoprieto以1981年薩爾瓦多El Mozotesj屠殺事件調查報導廣受讚揚,當時內戰期間,將近800名農民遭到國軍殺害。
拉丁美洲:對比埃及
隨著埃及抗爭持續進行,拉丁美洲部落客也從區域歷史回顧往例,有些人也好奇,「同樣事件是否可能在我國發生?」
宏都拉斯:聲援本地旅遊業
宏都拉斯歌手、作曲人、部落客Guillermo Anderson深信,國內觀光業有助於國家發展,近期他在部落格上發表名為「有間小旅館」,經許可後引用,認為「若要創造此種觀光業,必須得相信我國的本質與美麗,要相信各個族群均可受惠,對宏國人民的成功條件有信心,不需讓外國決定我們的未來」。
宏都拉斯:總統大選結果於爭議中出爐
在拒絕投票與害怕投票日暴力的氣氛下,國家黨候選人洛波(Porfirio "Pepe" Lobo)當選宏都拉斯總統,自由黨候選人桑多斯(Elvin Santos)得票居次,
中美洲:向女性受暴說不
為提升社會對婦女受暴問題的意識,中美洲各地都舉辦各種網路活動,吸引許多民眾的興趣及參興,部落客也對此表達看法。
宏都拉斯:政變危機曙光初現?
自6月28日宏都拉斯總統塞拉亞(Manuel Zelaya)遭推翻後,當地便陷入危機,經過美國國際務西半球事務助卿Thomas Shannon斡旋,分別代表塞拉亞與過渡總統米榭雷帝(Roberto Micheletti)的談判團隊在10月29日時,正式簽署Guaymuras對話協議,為危機帶來一絲和解曙光。
巴西:宏都拉斯危機引發國際關係論辯
最近對於推翻宏都拉斯總統塞拉亞(Manuel Zelaya)的憲政權利有許多討論,這場危機在許多國家都成為頭條新聞,巴西等拉丁美洲各國部落客亦參加相關論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