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 2007

報導 關於 Women & Gender 來自 十二月, 2007

部落客的世界愛滋日報導

  25 十二月 2007

12月1日世界愛滋日當天,全球的部落客們熱烈公開地討論相關議題。每篇文章都是向這疾病的對抗者致上敬意。只有人們因錯誤資訊繼續沈默,才會讓病毒恣意蔓延。 馬拉威:說出你的故事 在馬拉威,全球之聲的作者、新聞工作者Victor Kaonpa 回憶自己第一次採訪一名公開自己為HIV帶原者的女性。 我到離首都Lilongwe 350公里遠的Zmoba偏遠地區去和這名女士碰面。我背著錄音機和筆記本,踩了二十公里的腳踏車,才能到達她住的村子。 我認為這位女士的遭遇有被報導的價值,她毫不隱瞞地公開自己是HIV帶原者。1999年,愛滋仍被視為禁忌,ARV(抗逆轉錄脢病毒藥物)還無法取得,她公然地站出來對抗當時一切不利的形勢。八年了,馬拉威現在對愛滋問題依然保持沈默是金的態度。 孟加拉:打破禁忌 在孟加拉,社會學者與愛滋人權運動者Kathryn B. Ward,製作了一系列性行為安全的海報,海報主角是一個掛在汽車後照鏡的小玩偶,手裏握著保險套,它叫「兔子先生」(Mr. Bunny)。海報上,兔子先生用孟加拉語說:「我有保險套和錢,作愛時,聰明的兔子總會記得載上保險套。」 世界各地:改變心態 Local Voice 新聞繪製一張互動地圖,顯示全世界公共衛生與HIV愛滋防制的情形。它收集了亞、非、東歐地區受過訓練記者們有關愛滋病的公開報導。 Sylvia Chebet為肯亞的公民電視台製作了一個血液安全的宣傳影帶。 有影片 加勒比:重拾希望 牙買加Yardflex 講述HIV帶原婦女們如何爭回她們的性權力 。 「你可以保有自己的性生活權力,不必因染上HIV病毒而放棄…」28 歳的 Florence Anam 是肯亞女性愛滋病友網絡的訊息專員,她告訴IRIN/Plus 新聞:「 人們多半認為染上愛滋就得被迫停止性生活。但是現在我們鼓勵非洲的愛滋感染者爭取自己的性權力,健康地正常生活。我因為性行為而染上愛滋,本以為性生活就此完蛋,好像以後就不必再打扮自己,只能坐著等死。」 普立茲危機應變中心( The Pulitzer Center of Crisis),利用精采的多媒體網站呈現了加勒比海地區的抗愛滋英雄。 巴西:愛滋治療與偏見 即便愛滋病在巴西有很高的感染率,他們努力把悲劇轉化為求生的故事。巴西政府自1996年起保證任何有需要的患者都可以得到ARV藥物治療。但部落客 Olhares da Stelinha(Pt)認為光提供醫學治療還不夠。 巴西發現了控制AIDS 極有效的治療方法,還被世界衛生組織視為全球的參考範例。現在,巴西人需要想辦法停止人們對於疾病的偏見,能更自在地支持病友。終止偏見和提高預防,都必須成為日常生活中的習慣。 原文作者:Solana Larsen 校對:Portnoy

台灣:諷刺的人權日

  24 十二月 2007

接續著上一篇報導,本文將繼續為各位帶來台灣的人權訊息。 十大人權新聞 台灣人權促進會(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在國際人權日的前夕評選出2007年十大人權新聞,而有鑑於國家的人權侵害行為,往往與決策者、公務員的人權素質相關,台權會也發表「2008總統暨立委候選人人權素質評估問卷」,希望在明年的兩場大選前,人民可以要求候選人對人權政策表明立場,以做為投票的依據。 政府官員的性別歧視言論 一名教育部官員日前以「很娘」、「很像Gay」等字眼來嘲笑政敵,立刻引起性別團體的震怒,召開聯合記者會譴責,但該名官員卻以「gay和娘只是一個形容詞」輕鬆帶過。小畢斥道: 他說的可太輕易了!他可知道有學生就是因為娘,所以受盡男同學的欺負,不敢上廁所怕遭脫褲要驗明正身。他可知道,就是有男人將 gay當作取笑與羞辱的形容詞,以致於一個活生生的男同志在成長過程中,不敢面對與展現真實的自我,一旦出櫃還有遭到排擠失去工作的風險。這種成長經驗的 痛苦,豈是「gay是一個形容詞」所能帶過。 女學會連帶譴責使用父權語言暴力的多名政治人物,並聯合其他性別團體,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要求教育部負起責任,表示如此的歧視言論,是民主與性別平等的嚴重倒退。 諷刺的人權日 到了12/10,國際人權日當天,過去做為用來囚禁政治犯「台灣人權景美園區」舉辦了開幕儀式,許多過去曾被囚禁於此的受難者和受難者家屬皆到場參與;而到場抗議的樂生保留團體,卻被公權力無情地驅逐、拘捕! 圖片由pinglhow提供 苦勞網有詳細的報導,civilmedia也有影片紀錄,而參與行動的學生陳柏屼以第一人稱寫下事情經過: 大官們魚貫的入場,我們高喊著那些大官們的名字,渴求他們走過來聽聽我們的訴求,看看人權真實的樣貌。無奈,大官沒有來,警察、國安、刑警卻向我們包圍、靠攏。 在警察的威脅恐赫下(地上的障礙已被清除),我們不得向後退,退到一面牆上,上面諷刺地寫著充滿藝術感雕板的「台灣人權景美園區」。 阿公阿嬤坐上輪椅上,在這排字底下,是多麼的,讓人不解。 圖說:今天上午總統陳水扁主持「台灣人權景美園區」開幕典禮,就再不遠的地方,警方卻強力驅散要求樂生保留的群眾。陳水扁僅回答:「你們去比較一下,和國民黨的差別。」圖片和文字來自苦勞網。 弱勢相扶持:新移民與性少數 如此混亂的情勢,也許會讓許多人感到灰心;但在社會的角落,卻仍有弱勢族群互相支持著彼此!從11月起,台灣的越南文報紙《四方報》與各大性少數BBS板開始同步聯播人權新聞,共同關注同志、新移民及其他弱勢議題。四方報是台灣唯一的越南文報紙,服務對象以移工和新移民為主;而各大BBS站也是同志社群交流的重要據點。聯播計畫的新聞稿上如此寫道: 樂生、蘇案…許多人權議題仍懸而未決;司法系統或警方對同志、原住民、新移民的不當作為頻傳…社會各處仍有許多無理的對待。這一次跨族群的互惠行動,希望能為人權的寒冬注入一股暖流。

蘇丹:當死亡變得稀鬆平常

  7 十二月 2007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眼見一個人的死亡可以是個重創的經驗。然而,當你身處其中很長一段時間後,這樣的事就會變成日常小事,沒什麼大不了。這就是SudaneseReturnee 領悟到的。他在歐洲待了幾年的時間,再重回Juba-蘇丹南部的一座城市-見證了廿多年的血腥戰火。 多年來,我從不知道為什麼會老是想著我可能會死於橫禍。在Juba,人們談論死亡和悲劇,大概比歐洲人談到天氣還要頻繁。 …兩天前,就在Juba,發生了一件實在令我目瞪口呆的事。那晚的夜空下,我和幾個朋友坐在家門口。 …然後一陣似是痛苦、似是困惑、又或驚駭的尖叫聲劃破寧靜。 …一場意外事故。他的頭完全變形了。看來被不知道什麼東西撞到的當時,他就死了。我聽到有人說,又是一件意外身亡事故。 …他看起來絕對是死了,但還是有人跪在他身邊,檢查他的脈搏,接著不帶任何情緒地宣佈「aaah, deintaaha!」(啊哈,這個完了!) …他們是同母兄弟!…人群在夜色中逐漸散去。對大多數的他們而言,這不過是Juba的另一天。但對我和我母親而言,這卻是難以忘懷的一天。 SudaneseReturnee仍然覺得很難過。他想找Dr. KonyoKonyo聊聊,但在診所遍尋不獲他。可能是因為Dr. KonyoKonyo忙著在部落格上發表關於南蘇丹的健康議題應設優先順序的文章: 你如何決定哪個問題應該優先處理?當南蘇丹政府(Goss, Govenment of South Sudan)上任,他們承諾會儘快完成百廢待興的建設,像是興建醫院、診所、衛生中心、重建舊有的醫院。現在所有的州都完成健康調查了,然後呢? 很遺憾,大多數的承諾都落空了。在健康議題上,我們需要知道輕重緩急。 Drima, The Sudanese Thinker在部落格中提到一個孩子如何在一場暗殺未遂的事件裡被利用: 目擊者表示,一位群眾裡的陌生男子把一個爆炸裝置交給那個孩子,要這個孩子往前拿到Kodi站的講台上。但這孩子還沒走到講台,東西就爆炸了! 他也刊登蘇丹總統Omar al-Bashir最近在義大利拜訪教宗的照片。 Little.Miss.Dalu闡明了她認為女性割禮是性暴力的想法: 將標題取為「視女性割禮為性暴力」,因為我相信女性割禮是以暴力反對女人具有性慾。它物化了女人,透過身體的傷害,並剝奪(或說壓抑、消除)她「微不足道』的性慾。她的身體是用來取悅她丈夫的東西。這整件事關乎不平等的權力掌控,卻以「保護貞潔」之名遂行其道。 Wholeheartedly- Sudaniya提問:「達佛,誰想要和平?」 一場反叛攻擊殺死了至少十名在蘇丹達佛(Darfur)地區裡,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軍事基地裡的維和人員。這件事引起國際社會的非難。--資料源自BBC News 我猜達佛人對這事件大概要說「又來了!這些自私的白痴不計任何方式就是要破壞和平!」 The Sudanese American評論最近Khartoum對SPLM的鎮壓: 這類的事讓蘇丹想要維持一個統一團結國家的努力備感艱辛,因為它傳達的是錯誤的訊息,不僅是對南蘇丹人,對蘇丹北邊也是。眼看議會的選舉即將在兩年內舉行,我們很難期待這個「一統的政府」可以為民主的改變舖路,也很懷疑目前國會的執政黨能夠接受選舉的結果。 最後,同樣重要的,允許我呈現給你們Path2hope這篇具有象徵意義的文章-「新的起點」,做為蘇丹的部落格圈本回的尾聲: 我抵達英國了,很高興天氣沒有令人太失望。如我期待,灰濛濛的、多風、偶有陣雨。 明天我要搭火車出發前往就讀的大學。我抱持最美的希望,但上帝自有對我的安排。祝我好運! 儘管蘇丹仍有些正向積極的事在進行著,但負面的事遠遠多出許多。蘇丹,需要一個新的起點! 原文作者:SudaneseDrima 譯者:Sophia 校對:nairo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