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公民媒體 來自 十月, 2011
法國:留學生的簽證新限制
假如美國的移民法規跟法國最近決定實施的內容差不多的話,雅虎就會是個華人公司(由來自台灣的楊致遠創辦),谷歌則是個成功的俄國企業(由謝爾蓋.布林創辦),而蘋果是敘利亞企業 —— 史提夫.賈伯斯出生時他的父親是個外國留學生。
亞美尼亞:援助家暴受害者
家暴在亞美尼亞一直是個禁忌話題,但在去年10月,年僅20歲的Zaruhi Petrosyan遭到丈夫與丈夫的母親暴力毆打至死,讓許多民眾與組織決定挺身而出,面對這項全國超過四分之一女性遭遇的問題。
莫三比克:串連小農改善未來
這則故事來自貧困的非洲國家莫三比克北部,莫國國內人口約2000萬,七成民眾為小農,自從獨立後,歷經內戰與經濟模式變更等起伏動盪。
喀麥隆:第一夫人的假TWITTER帳號
記者Beaugas-Orain Djoyoum在喀麥隆資訊科技新聞入口網站TIC Mag上撰寫了一篇名為“俏皮Chantal Biya” [fr]的文章。他描述了假冒但熱門的喀麥隆第一夫人TWITTER帳號上典型的更新訊息。 校對:Portnoy
古巴:細說鎮壓
Pedazos de La Isla報導了兩位古巴異議份子,據傳只因「想在自己的國家境內旅遊」以及「和平示威」,而遭到毆打與拘留。 校對:User:Portnoy
智利/紐約:佔領華爾街與學生運動的共通性
儘管全球有八千一百萬個失業青年,前任英國首相Gordon Brown在他的文章〈給孩子們工作〉中寫道:只有4.4%的全球收入運用在教育上,並且,只有一小部分花在青年失業問題上。
辛巴威看待利比亞,格達費和穆加貝
當利比亞強人格達費倒台的消息讓網路圈一亮時,辛巴威部落格圈並未也積極討論。網路上流傳著謠言,說這位當權四十年後被廢黜的傢伙,現在在辛巴威。
喀麥隆:法國政治人物譴責喀麥隆選舉中的不當行為
2012年法國總統大選中的綠黨候選人Eva Joly,在她的部落格中譴責喀麥隆的Paul Biya再次當選總統。她指出,甚至連向來審慎的美國國務院也對該選舉程序表達強烈的保留態度。她很訝異法國外交部即便注意到有許多不當行為,也已認可Paul Biya連任。
馬拉威:都市發展與收費橋樑
全球人口於十月底將突破70億,馬拉威首都里郎威(Lilongwe)也成長快速,其中一項跡象為湧入市集的人數,這座城市居民達百萬,兩個市集座落於里郎威河兩側,一個多販售蔬菜與農產品,另一個以服飾居多。
巴基斯坦:Gawaahi為沉默者發聲
資通訊科技一直是人們眼中帶動全球改變的先鋒,研究人員時常強調資通訊科技具有龐大潛力,能提升識字率與社會意識,全球不少計畫都試圖運用這股力量,證明資通訊科技對世界的重要性。
日本:工作社群與游牧上班族
「工作社群」(coworking)在全球日益風行,日本亦不例外,儘管超長工時與辦公室工作習慣已根植於日本上班族心中,這股新趨勢在社會上浮現,或許亦不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