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青年
激發創新思辨能力 衣索比亞「太空巴士」巡迴啟程
由24位天體物理學家、科學家、藝術家和創新者組成的團隊,將駕駛著「衣索比亞太空巴士」,巡迴該國北部8座城市,並舉辦以科學和藝術為主題的實作工作坊。
阿富汗戰爭奪走孩子的童年
「他們失去揮灑天分的機會,在戰爭下發展不了潛能。未來的科學家被埋沒了。」
雙親記:喬治亞扮裝藝術家談論敵意、接受以及學習去熱愛生命
「你應該愛你的孩子,這個概念並不是現代才有的。」
印尼西爪哇省難民自建學校為同儕提供教育
在印尼的難民可能會花上好多年才獲得永久居留。
千里達及托巴哥準備好迎接自由派政黨了嗎?
進步黨是千里達及托巴哥2020大選的最新競爭者,但他們能否在穩固的兩黨制下獲得良好表現呢?
革命之香:蘇丹傳奇性香水品牌標籤重新拼貼為革命象徵
藝術家Amado Alfadni將蘇丹最具標誌性的Bint El Sudan香水商標轉變為一個革命訊息。
坦尚尼亞恢復具有爭議性的衛生棉税
奈及利亞政府宣布恢復對衛生棉課稅,引發對女性所帶來影響的大規模討論。
巴西總統為童工制度辯護,而巴西富人也認為童工很OK
如果你認為對抗童工的努力是要阻止你不能賣巧克力來上網球課,那麼你什麼都不了解。
對抗「經期貧窮」以及生殖衛生禁忌的牙買加女人
「這種『噓!不准談』的態度對女性生殖健康來說是危險的。如果我們能夠公開談論,會有很多優點。這種沉默阻止你去尋求幫助。」
巴貝多將成為第一個廢除國中入學考試的加勒比國家?
「每個孩子都值得受到高品質的教育。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制度反而讓孩子覺得沒上『好學校』就是自己笨?」
「攝籃」計畫:菲律賓人巧妙建造屬於自己的籃球框
「到處都是臨時搭建的球場,各年齡層的人都在打籃球,有時候還只穿著夾腳拖鞋打球。」
土耳其大學女生遭謀殺已逾四年,當地高等教育仍舊否認性別平等。
「我們需要考慮到,這些意義並不合於我們的價值,也可能不被我們的社會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