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 2007

報導 關於 東亞 來自 三月, 2007

菲律賓:部落客談論在家自學教育

  29 三月 2007

校對:Leonard 在菲律賓某些部落格上出現了有趣的討論:讓孩子在家學習或是送到學校去? A Passerby's Trail部落格寫道: 身為教育者,我累積了許多在各級學校的教學經驗,然而作為一名母親,我倒希望孩子能夠在家學習。我知道這樣做會很麻煩,尤其是要從無到有擬定學習課表,但我願意投入所有時間、精力、創造力及專業,這是為了自己孩子好,所以值得。 另一名菲律賓教育家部落客Tito Rolly與A Passerby's Trail想法一致,並表示科技可為在家學習提供良好平台。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我覺得在家學習已非遙不可及,舉例來說,從前我們可能需要買一些百科全書,才能對特定主題有所了解,但如今網路便能滿足相同需求。 Tito繼續談論在家學習的好處: 在家學習可讓孩子免於上學所帶來的危險,例如穿越馬路時被車輛輾過、通勤舟車勞頓、綁架、街頭霸凌、逃學等,另外,還可減少學雜費支出及不必再面對愛抱怨的老師。(不過就沒有颱風假可放了)在家學習的孩子只需登入某網站,就能開始學習,這意味著學習將沒有國界限制,我們的孩子可以在世界各地的學校上課,哈,這真是充滿無限可能。 部落客Noypetes回應Tito的文章表示,在家學習可能使得同學會成為過去式,若孩子不到學校和其他人混在一起,他們可能無法培養社交技巧。 在家學習固然是個不錯的想法,不過我擔心這種方式缺乏社交互動,同儕互動對於訓練孩子獨立自主以及融入社會十分重要,我認為應保留部分基本的教學方法,雖然資訊科技及網路足以為師,但仍無法提供同儕之間的密切互動及取代老師的角色。 A Passerby's Trail有帶過大型班級的經驗,她早就知道「社交技巧」的重要。她寫道: 身為教育者,我相信學校不是唯一培養社交技巧的場域,孩子不需要身邊一堆人才能夠發展社交能力,有時在團體當中,孩子的社交反應反而不佳,因為我帶過大型班級,所以我深諳箇中道理。 假如不需待在教室學習,孩子就不會有沒安全感、自我意識及緊張等情緒反應。學校是一個讓人深感威脅的場所,對部分孩子而言,可能會造成心靈創傷,真令人難過……不過這是事實。 Tito心目中的未來學校期望是: 我對未來學校的願景是:傳統學校在不久的未來將有重大改變,從前我們所認知的學校將從此絕跡,未來的學校雖仍由建築物構成,不過教室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多間電腦教室,而在教室電腦前面的是老師,學生只需待在家裡。教學內容將分為許多單元,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由於同儕不需面對面相處,而且學生可自行決定課程進度,所以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不會再因為課業落後而遭同儕訕笑。

(短訊)馬達加斯加:貿易新機會

  28 三月 2007

部落格Madagascar Croissance[Fr]思考馬達加斯加與中國及東亞的貿易,當地稻米、紡織品與科技主要均進口自中國及東亞,文章中寫道:「馬達加斯加與中國一直處於貿易逆差,但…馬國產品最近剛獲得中國稅賦免除優惠,這是開拓中國市場的好機會,…要打入中國市當然並不容易,不過我們還是要嘗試不同的可能性。」

印尼:總統學歷要求?/國會議員買電腦?

  27 三月 2007

校對:Justin 在政治圈裡,一切事物都有政治意涵,如果任何政策不符合特定政治菁英的利益,就好像有其他政治目的,近來印尼政治圈與部落客圈便出現類似情況,國會議員提案修改憲法,要求各政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至少要有學士學位,引發強烈爭議與論辯,尤其是因為前總統梅嘉娃蒂(Megawati Sukarnoputri)可能代表PDI-P政黨參選,而她即是大學肄業。 Terkini認為這項提案就是為了阻擋梅嘉娃蒂角逐2009年大選,M. Alfian Alfian在他的長篇分析文章結尾則提到,學士學位不該成為總統候選人的必要條件,因為那只會造成另一種型態的貪腐,屆時將有無數政治人物想盡辦法要取得學位,有些「劣質」大學也很願意順應「市場需求」,以「特殊行情及特殊管道」提供證書。Qui est votre也同意此項論點。 支持提案者則主張,如果學士學位已成為地方首長候選人的必要條件,這項要求也該適用於更高位階的總統候選人身上。 國會議員買電腦? 印尼國會最近打算撥款,讓每位議員都擁有一部筆記型電腦,這項話題重要性雖然不若前者,但更受部落客們的注意,至少有160篇文章都在討論此事。 焦點主要在於電腦價位與是否有其必要,每部筆記型電腦的預算約2100美元,屆時國會550名議員全都將人手一台,幾乎所有部落客都反對這項計畫,認為根本毫無必要,Just Ngeblog質疑為何政府總是輕易浪費人民納稅錢?Rahning、Pande Baik、Rihart亦有同感。

泰國:期望潑水節減輕霾害

  23 三月 2007

校對:Portnoy 由於蘇門答臘島上居民使用焚地開墾的方式,使鄰近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常成為霾害的受害者,在情況最嚴重的時候,人們甚至會逃往泰國呼吸新鮮空氣,但泰國部分地區如今也受到此人為環境災害波及,泰北的清邁即為受害甚深的一處觀光勝地。 來自清邁的Kuhlsrule寫道: 霾害自一月初就已出現,但最近情況急劇惡化… 時間從幾天拖到幾週,幾週又拖到幾個月…兩個禮拜的砍伐焚地對泰北居民造成嚴重問題,這裡在正中午也是灰濛濛的一片,灰煙遮蔽天空,人們甚至可以直視太陽,肺部也滿是污染物,讓人劇烈咳嗽不止,所有戶外活動也因此取消,但霾煙似乎沒有散去的跡象。 我們只能期待有風雨會來… Bangkok Recorder提及清邁官員的一項想法: 由於森林大火導致泰國北部省分霾害程度創新高,清邁市官員決定舉辦潑水節(Songkran),希望能藉此提高空氣濕度,增加降雨機率以淨化空氣。 潑水節是與泰國新年一同舉辦的傳統活動,人們會互相潑水以為慶祝。 為解決霾害問題,Thaizer整理了泰國政府想到的辦法: 我目前住在清邁,上個禮拜許多孩童與年長者都出現呼吸道疾病,陸軍已出動協助撲滅森林火勢,空軍也嘗試製造人造雨趕走霾煙,但現在還沒有成功,不過今天情況似乎有些改善,空氣品質幾天來終於有了起色,有機會看見藍天與素帖山(Doi Suthep)的面貌。 稍早Lilian很關心家人情況: 真是太糟了,我的親友都出現呼吸道疾病、雙眼發癢、暈眩與過敏,我今早起床也覺得喉嚨痛,都是霾害所致,我女兒問我是不是瓦斯漏氣,霾害就是那種味道,看起來像厚重的濃霧,昨天也有班機因此無法降落。 班機停止起降也損及當地觀光業,影響許多人的主要生計,Meanderings寫道: 有誰會想去看不見景物也無法呼吸的地方觀光呢?

言論檢查的三月-法國、土耳其和中國對言論自由進行限制

  21 三月 2007

原文: March of the censors: France, Turkey and China clamp down on freedom of speech 作者:Sami Ben Gharbia 譯者:abstract 校對: Portnoy 二週前,法國的部落格,同時也是歐洲主要的公民媒體部落格之一的AgoraVox警告且反對它所稱之為逐漸貝盧斯科尼化(Berlusconisation)的法國媒體,這樣的威脅來自法國內政部長兼保守黨揆薩科奇(中文/英文)對言論自由的提案(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義大利前總理,透過媒體的併購及經營成功,向其集團觸角伸至金融及足球隊,後來轉往政界發展,於2001-2006任義大利總理) 昨天,法國憲法法院通過了薩科奇法案(防止犯罪的法律),該法案是將記者以為的人士拍攝及散布暴力的行為視為違法。在國會的辯論中,政府代表認為此法的用意在打擊「巴巴樂」(happy slapping)的行為,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是一種流行的歪風,藉由攻擊無辜的被害人,並將攻擊的過程以手機拍下,於網路上流傳之行為 於是在法國,拍攝和散布暴力行為的影片,像是2005年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巴黎郊區的暴動(中文/英文),將僅限於被授權認可的記者。在此一新法律之下,任何目擊者拍下暴力行為或使該內容在網路上取得,該個人或網站的經營者將面臨五年的徒型或近美金10萬元的罰款 諷刺的巧合是,該法律在2007年3月3日公告,正好是業餘影片拍攝者George Holliday拍下非裔美國人羅德尼.金(Rodney King)(中文/英文)遭洛杉磯警察毆打(請看YouTube上的影片),而這些警察最後被判無罪後來引發了洛城大暴動 與法國空氣中的集中營相比,北韓很快就變成自由的天堂 Doug在他的部落格上這樣說 安迪卡爾門(Andy Carvin)昨天強調:「只要你迅速拿起手機拍下某人正在設定汽車炸彈,或是某人因某原因被警察以拳打腳踢,這些都會讓你坐牢五年,或是罰款近10萬美金」 大衛卡普倫(David Kaplan)說,「所以,如果你在法國做報導,你最好取得正式記者證」 我們好奇的是,在法國熱切的以「防止犯罪行為」禁止拍攝及散布手機所拍下的暴力行為,他們的下一步將會是什麼?會是禁止青年公民記者在二年前巴黎暴動(émeutes de Paris)時廣泛使用影片共享網站的行為嗎,像是YouTube或法國的Dailymotion?以及,音樂錄影帶,像是巴黎在燃燒(Paris Is Burning,請看下面的影片)會在法國被禁嗎? 法國不是唯一國家因科技的工具引發問題,而將之加以限制,且陷入爭議的困境之中。影音分享的劇變也使得公民記者成為可能。英國前內政部長史卓(Jack Straw)公開支持對影音共享網站YouTube管制的計劃,他說:如何更適當管理這些影片是一個很嚴肅的議題 而就在昨天,土耳其最大的通訊服務提供者土耳其電信(Turk Telekom)在法院的判決在YouTube上散播的一則影片明顯的有污辱土耳其現代化之父凱末爾(中文/英文)以及土耳其人民後,遭到封鎖。儘管事實上這則被指控的影片在法院判決前就已從該網站移除,網站還是遭到封鎖 引述土耳其電信負責人Paul Doany的說法:我們並沒有任何立場說明YouTube所做的,是否有污辱之意,或到底是對或錯。當使用土耳其最主要的網路服務供應商的網民試圖進入YouTube時,會發現這則訊息:根據伊斯坦堡第一刑事秩序法庭於2007年3月6號所做的2007/384號決議,www.youtube.com暫時封鎖 Mert Maviş說:「我很遺憾我的國家因為如此的言論管制而遭致惡名,但我很樂意向如此的管制進行抗爭。我目前在土耳其經營部落格網絡(最大且唯一),我們將展開活動在部落格上寫下對此一管制的反對直到當局改正這個大錯誤」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伊斯坦堡法院在YouTube移除了被指控污辱凱末爾的影片後,對封鎖該網站做出第二次裁決 在另一個大陸,這次中國似乎封鎖網路日誌及部落格平台Livejournal...

柬埔寨:部落格推廣活動

  19 三月 2007

校對: Leonard 一項名為「個人資訊科技活動營」的部落格訓練計畫,自去年醞釀至今,已成功將IT基礎技術推廣至10所大學,人數超過2千人。 經數月籌備,活動營終於登場,首場在8月21日於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IU)舉行,共計有50人報名參加,第二場在Pannasastra University of Cambodia (PUC),參加人數逾400人。 部落格倡議人士Mean Lux創造了Clog及Clogger兩個新字,意思分別為柬埔寨部落格及柬埔寨部落客,去年八月,他策劃了一場個人資訊科技活動營,課程包含:使用電子郵件和上網,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項:製作及維護部落格。迄今全國約有2千多名大學生參加。 金邊(Phnom Penh)是柬埔寨最大、最活躍的城市,許多市民皆諳英語且擁有電腦,網咖也提供上網服務。活動營的籌劃人及贊助商表示,他們自信能吸引高學歷人士參與。網路供應商CityLink負責活動營所需之技術協助,除了供應教材費用,每一場練習課程均可上網。 部落格推廣人Mean Lux及另外四位同事 (Kalyan, Virak, Chantra 及 younger Kalyan)所籌辦的活動營廣受各大學認同及好評,校方同意提供可容納百人的會議廳及供上網用的桌上型電腦。在暹粒市(Siem Reap)Build Bright大學舉辦的活動營共吸引200名學生前往參加。 Clogger這個字創於2004年,意為「柬埔寨部落客」,如今此字已廣為國內2370名大學生所知。部落格在國內蔚為風潮之前,一名柬埔寨部落客已在某些省份著手一連串訓練,將個人出版工具的使用方法介紹給有心鑽研IT者,教導他們發表意見及想法。 柬埔寨最具規模的大學舉辦了一場活動營,共有400名學生參加,講師Kalyan會後發表個人感受:   昨天我們在PUC辦了一場活動營,現場竟來了400多名學員,其中還包括多位院長及教授,真是令人意外,讓我十分緊張…… Blogger 及WorldPress均以商業經營方式,提供使用者免費出版平台,個人網路活動不再僅限菁英階層、學術人士及電腦玩家,崛起的網路新聲開始發表故事、個人想法及意見,這類情況已是稀鬆平常,另外,在有主見的網路讀者推波助瀾之下,部落格逐漸成為網路對話的重要方式,即使部落格無法即時互動,但此類雙向溝通機制仍不失為在特定議題上交換意見的有效方法,於是網路上突然間出現許多這類的網路新聲,雖然言論暴增可能造成某些混亂,不過大眾同時也多了眾多構想、觀點與意見可供參照,這種現象將創造出更豐富的資訊世界,而不再是中央集權管控網路上知的權利。 Clog就衣著而言原意指木屐,另一個英文解釋則是妨礙,故光看這個詞語,的確有點難讓人連想到「柬埔寨部落格」。 柬埔寨大約在1996年至1997年期間才出現網際網路,不僅落後中國數年之久,更是遠在網際網路誕生後的20年,當時一些柬埔寨人與國際援助機構的外籍人士攜手合作,首度接觸電子郵件這種全新溝通方式,令人欣慰的是,十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柬埔寨人開始認識部落格等各種高科技服務。

台灣:200位部落客的聯合行動

校對:abstract 搶救樂生療養院活動已經演變成200位(譯注:目前已超過400位)部落客的聯合行動。不到18個小時,部落客們已經募集到新台幣 15萬元(譯注:目前已經超過20萬元),要在蘋果日報上刊登廣告,以表達他們對於體制暴力和主流媒體缺乏對此議題關注的憤怒。 這個募款行動在HEMiDEMi (黑米共享書籤)發起,並且得到許多部落客的支持。他們想要讓那些被忽略的資訊回到報紙的頭版。苦勞網上對於此事有詳盡的報導 (中文).

東帝汶再陷動亂

  12 三月 2007

校對: Leonard 國際維和部隊四處追緝叛軍首領瑞納多(Alfredo Reinado),東帝汶因此再度陷入動亂。瑞納多是前憲兵領袖,因涉嫌去年五月的一起暴力衝突而遭拘留,去年八月,他便夥同手下越獄成功。雙方衝突始於首都狄力(Dili)南方山區(叛軍據點),叛軍勢力與國際維和部隊昨夜正面交鋒,狄力因而遭受波及。 Tumbleweed in Asia部落格版主長期居住在東帝汶,最近離開了當地,並寫了關於東帝汶最近動亂的文章。 眼見東帝汶動亂再起,就好比一塊豆腐斜放在盤子中,緩緩向下滑落,原先豆腐本身的水分使得滑落速度緩慢,但昨夜豆腐竟重重摔落地上,粉身碎骨,再也沒有用了。 一位化名為Dili-gence的狄力市民,以文字記錄自身經歷: 我醒來的時候大概是凌晨3點45分,當時相當疲倦,後來聽到明顯的槍聲,接下來的半小時,大概聽到5到10次槍聲,然後一陣寂靜後,直升機就開火了。 第二天早上,當地外籍人士為了弄清楚槍聲的事,瘋狂撥打電話詢問相關單位,而當地人也被昨夜的事件嚇壞了。外籍人士亟欲瞭解究竟發生何事,電話線路幾乎快燒起來了。 過去經驗中,四方謠言及民眾的不確定感曾釀成動亂,Tumbleweed部落格版主對她在東帝汶的朋友感到相當憂心。 那時候,我聽聞狄力已淪為一座死城,民眾潛伏城中,躲躲藏藏,由於當時資訊流通幾近癱瘓,城內自然謠言四起。當時OZ廣播公司報導指出已有四位民眾遇害,但沒人曉得消息是否可信,我唯一知道的是,我朋友身陷動亂,我在第一世界舒適的房間裡如坐針氈。 澳洲維和部隊事後證實,四位民眾確實在雙方交火中喪生。Dili-gence即時更新最新消息,並且提供狄力市民建議。 若目前你仍進出自由,最好趁早囤積糧食,未來數日情況可能不太穩定。

加納:獨立五十年的幾個觀點

  9 三月 2007

原文鏈接: Ghana: Perspectives of Ghana at 50 作者:Emmanuel.K. Bensah 翻譯:子謙 校稿:mountaineer 像大多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一樣,加納人使用英語,不僅是作為通用語言,而是作為官方語言,英文比其他地方語言以及方言都還要強勢,全國各處都是講英文。因此,有些加納的(年青)人可能在說起本土話的時候不大流利,也是意料之內。 Ghanablogs.com的Maximus從自己身上就體現到英語在自己的文化中是何等根深蒂固: 我愧對我加納人的身份。為什麼?因為我的英語比我的母語(特維語 Twi)好,我的英語讀寫能力都比我的母語強。很悲哀是罷。你還要知道另一個丟臉的秘密的嗎?我出生併成長於大阿克拉地區(Greater Accra Region),但我卻不會格語(Ga)是的,你沒有看錯。不要擔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們都為此而取笑我。我可以歸咎於教育系統和其他人,可是第一個應該責備的該是我自己:我應該在上語文課時更專注些。 另一個溝通的挑戰來自那可惡的、很差勁的、領導全國的移動通信服務供應商Areeba。對此,GhanaConscious 的Abocco寫道: 有趣的是,Areeba繼續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幾年前的宣傳和營銷投資已經取得回報:Areeba就是最酷最時尚的電訊 服務。 加上網內通話比網外通話便宜,Areeba的芯片就成為所有人的必然之選,因你的朋友都用它。他們擁有最差的網絡卻無意改善,反而專注於為了令服務更顯 「吸引」而贊助娛樂活動和加入更多的宣傳。 他認為,儘管Areeba有他們的問題,另一家服務供應商Kasapa的市場份額卻少得可憐。雖然擁有最好的技術(CDMA),因為手機外形「醜陋」,他們遲遲不能趕上Areeba的市場佔有率! 同時,隨著愈來愈接近三月六日的50週年紀念(譯註:加納於1957建國,今年是建國50週年),可以期待會有許多慶祝活動,加納的部落客紛紛發表意見。Emmanuel Okyere就率先評論加納總統John Kufuor在兩週前發表的國情咨文。演說中,經濟表現及通訊科技兩大主題最能觸動他: 今天通訊技術革命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的運作模式,並降低生產的邊際成本、提高各行業的生產力。政府將繼續把重點放在通訊技術,以其做為國家經濟轉型的基礎。 為確保每個地區都能連接上高速網路,在全國各地普及和推廣包括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等通訊服務,政府已經從中國政府取得3000萬美元優惠貸款,以興建一個全國性的光纖通訊骨幹。 Luke在I'll Alight at This Thing (Luke in Ghana)中則描寫了離開兩個月後回到加納北部首府塔馬利(Tamale)後所看見的變化: 現在比較大的街道上都有路牌,寫著我從前不知道的名字。然而,「Tamale」這個字以顏色字寫成,「Tam」是藍的,「ale」是紅的,帶點啤酒廣告的味道。 市中心的大街被「反擁擠」了:所有本來設在街道旁邊的,以棚子撘建的小貨攤都被清理出來。顯然他們是被移至鎮上兩個衛星市 場去 了。我不知道當中細節(似乎沒有人知道),而我懷疑這些衛星市場的成效。市中心的大街是這個城市的一個主要商業樞紐,我擔心把這些商家遷出會對他們的生意 帶來重大的打擊。 盛讚加納人「無與倫比」的溫情是唯一沒有改變的同時,他半帶矛盾地為塔馬利的這些改變辯解道: …一切似乎與加納獨立50週年有關:今年3月6日標誌著加納脫離英國統治,獨立50週年(加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中第一個獨立的),這當然值得慶祝,美化工程正在全國各地展開。 加納也將主辦2008年非洲國家杯:一個非洲國家的足球杯賽,所以新的球場現正在興建。 這兩個事件的確令人振奮,但我依然懷疑這些準備工作對塔馬利人民做成的傷害是否比獲得的利益多。 一個鮮有議論加納事務的部落格EU Referendum(譯註:該部落格主要討論與英國相關事務),卻從一個折然不同的角度評論加納的獨立。該部落格主編Szamuely Helen論及首任總統Dr.Kwame Nkrumah的下台,但卻避而不談當地某些人與美國中央情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