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 2006

報導 關於 藝術與文化 來自 八月, 2006

印尼:獨立61週年紀念日

  20 八月 2006

原文鍊結:61st Anniversary of Indonesia's Independence Day 作者:A. Fatih Syuhud 翻譯:Fool Fitz 校對:benorken 在印尼獨立61週年紀念日,印尼的Blogger們有很多方法可以慶祝它。 Agusti Anwar 強調,旗幟乃是國家及民族主義的象徵: 旗幟確實是表示識別的正式方法。如果人們陳列或揮舞他們象徵贊成或反對的識別,旗幟將會為他們效勞。不同國家的抗議者將會焚燒旗幟以示反對,那將是最直接的聲明。 還記得,我們的開國元勳和愛國志士們,在對抗荷蘭殖民勢力的征戰裡,那些無畏的年輕英雄,在槍林彈雨中衝上前線,推倒紅、白、藍三色的殖民旗幟,撕下藍色的部份後馬上再次將其高舉。絳紅和雪白在風中飄盪著,那時,而義士帶著微笑,倒下了。 但他提醒道,同一面國旗可以同時具有好與壞兩種意義: 然而,當你每天閱讀官商貪腐的新聞,了解許多人的富有實際上由侵占、盜用國家公款而來;你也許擔心印尼國旗的陳列純粹為虛偽的戲劇化開端--那些富人以國 旗的陳列以示「為國效忠」的象徵,實際上卻私用公款。你也許擔心八月十七日國慶慶祝後短短數日內,會看到富人們被戴上手銬、傷心地低頭出現於電視螢光幕 上,並帶往法庭接受貪腐的判決。但,這些也許只是杞人憂天。 一位住在紐西蘭的印尼籍軟體工程師Sid Bachtiar ,寫下了一個有趣的發現,是關於某些軟體的名字,恰好就像一些在印尼常見的名詞: 一個Apache 的子專案, Jakarta ,是印尼首都的名字。 Java 是印尼的一座島嶼。 而 Java man 並不從事Java程式的編寫工作。 Herman Akbar Fajar 從歷史的角度寫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就在一年前,統治印尼超過三十五年的荷蘭承認印尼的獨立紀念日:: 荷蘭,過去收留了一些視蘇卡諾政府為違法政府的忠誠流亡者(無論流亡的理由為何),過去只承認1949年12月7日是荷蘭自印尼 撤出最後一批軍力的日子。而這在2005年發生了改變,荷蘭的外交部長博特(Bernard Bot),公開地做了幾次善意的表態:正式承認印尼的獨立始於1945年8月17日;對於過去戰爭的受害者表示哀悼;並出席了蘇卡諾之獨立宣言的六十一週 年紀念典禮,這是首次有荷蘭的代表出席。 同時, Lalita ,一位有兩個女兒的母親,對那些連國歌作者是誰都毫無頭緒的無知印尼年輕人感到擔心: 今天,我們慶祝著我們的第61個獨立紀念日…然而當我看了那些報導,說很多年輕世代居然不知道印尼國歌的作曲者是誰,卻又讓我如此難過。 我問我兩個女兒知不知道誰是印尼國歌的作曲者,她們給了我相同的答案。 在年輕一代裡,獨立紀念日似乎不代表什麼。對他們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爭取應得的教育和較佳的工作。

南韓:網際暴力

  18 八月 2006

原文鏈接:South Korea: cyber violence 作者:Oi wan Lam 翻譯:dreamf 校對:Portnoy South Korea:虛擬暴力 Robert Koehler在他的Marmot's Hole中,討論到關於南韓網際暴力(cyberviolence)的現象。 IHT網站上,曾經當過記者的Choe Sang-hun在韓國不幸的網民社群與政府移向管制網際暴力一文中提到: 政府官員指出,即使南韓擁有全世界發展最好的網路社群,但「網際暴力」的問題已經到達另人震驚的地步。韓國網路安全委員會(Korea Internet Safety Commission)接到的申訴案件從2003年的1萬8031件,一直增加到去年的4萬2643件,2年內竟成長了超過2倍,而女性的申訴案件大多屬於性騷擾。 一名16歲的女學生遭指控告發一位教師濫用資源,致使她的照片與侮辱她的言語在學校網站曝光,這名女學生隨後逃離學校;一名女歌手為「她曾經是個男人」的謠言所苦;同時為歌手和漫畫家的Twist Kim,被爆出色情網站以他的名字大肆擴張,好像是他創造了那些網站一樣,這些消息導致電視台的唾棄,Twist Kim也陷入嚴重的崩潰危機。 在多數的國家中,網路使用者都會反對政府監控網路訊息的意圖,然而在南韓,不論是政府資助或私人所做的民調都顯示,多數人支持官方介入查證在網路上毫無拘束、自由流通的言論;11月一份針對13到65歲南韓民眾所做的調查指出,將近10%的人表示,自己曾經體驗過網際暴力。 當局指出,在韓國發生的這個問題,似乎也預言了其他國家在網際網路的發展過程中,將會發生什麼事,韓國政府也已經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請自己讀完其他部分,我唯一的評論就是,感謝南韓高度發展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很可能南韓現在所經歷的,是其他社會人民在發展地更為「連結」(wired)的幾年後將體驗到的,當然我想其中還有其他文化因素在作用。 我盡我所能地簡短說明這些文化因素,南韓的網路文化比起其他國家,要更具群居性,而且線上與線下的連結也更深刻,這種本質可能來自韓國源自於儒家的社會結構、幅員較小的地理環境以及到處都有能使用寬頻網路的管道。 不過我們也必須注意,在一個像南韓這種以社會規範嚴格限制人們行為的國家,人們在線下環境中就算遇到挫折感,也必須壓抑住、無處發洩,於是網路成為一個人們宣洩的地方(不論是哪件事或何時,如果一起發生,都會讓網路變成一個有點險惡的空間),我對西方網民文化認知比較有限的地方在於,西方網民文化是以不同的方式在運作,因而它的問題也會不一樣。 但我不是一個網路社會學家(cyber-sociologist),所以上面所談的,不過只是我個人粗淺的意見。 附註:雖然有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都喜歡對網民的事情發點牢騷,不過還是值得注意韓國的網路市民是個多樣的場域,而這個場域的能量與創造力都正在改變現代韓國的面貌,對未來的發展而言,這是他們的正面作用,不是負面效應,至少是充滿希望的。

古巴:刺穿男

  12 八月 2006

翻譯:Ahom Kuo 校對:PipperL 在Daniel Mauermann的一個Flickr目錄”古巴人“中有很多令人震撼的圖片, 但沒有比這張更令人震撼的了。 正如Daniel在一封email裡提到的: 這個”刺穿男”是個希望靠在臉上儘可能多的刺針來賺錢的貧困殘疾人. 他每天站在哈瓦那最繁華的觀光街Calle Obispo上, 靠一張合影一美元來賺錢. 現在他已經非常有名了—為什麼呢. 我還不知道他的名字.

伊朗:一部流行電影

  8 八月 2006

翻譯:Sweet Rooznamenegar No談論到伊朗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放火》。這位部落客說,在本片中人們可以看到一個有錢人在富豪小區裡開著香車,棄擲他們碰都沒碰過的餐點,或任意破壞房內裝飾而毫不顧及其價。他解釋說人們對嚴肅的讀物或電影再也沒興趣了,大家想要的是在幾個小時內娛樂放鬆,忘掉他們的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