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 2007

報導 關於 Environment 環境 來自 八月, 2007

蘇丹會永遠是非洲最大的國家嗎?

  29 八月 2007

隨著蘇丹部落圈持續地成長,我們觀察到愈來愈多的活動、並且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請允許我帶領你進入最近的對話。 Ayman Elkhidir,一位住在杜拜的蘇丹部落客,正在蘇丹度過他的假期。他寫了一篇文章 表達他對於此地人們開車習慣的鄙視: 在蘇丹的人們開車就像他們百年前騎著駱駝和驢子一樣。完全沒有什麼交通規則。十字路口的優先順序由人們的膽識所決定。就算有看到紅綠燈,也是設計不良,如果你照著號誌行進,那麼你一定會撞車。說得更清楚一點,想像兩個對向的燈號,一個是給直行的,一個是給左轉的,兩個同時都是綠燈。所以如果你要左轉或是迴轉,你就要留意對向來的車子。因為對他們而言,也是綠燈可以通行的。 一位新的蘇丹部落客,叫作 SudanEase,談到最近蘇丹所發生的洪災: 今年蘇丹的八月雨季對於蘇丹人民和政府而言,是一場災難。政府在一些不顯著的議題上耗盡了他們的資源,例如新貨幣的設置(譯註:蘇丹政府自今年七月一日之後改用 SDG 作為唯一的官方貨幣,之前是使用SDP,詳情可見這裡的相關說明)。由於只有少少的資源,並且孤獨地面臨著此一困境,這個國家沒辦法抵抗大自然的力量。無助、且遭受到嚴重批評的政府只能被迫視而不見。直至目前為止,有67,731棟房子毀於大雨,其中31,540棟損壞無法修復。 Kizzie 對於分割蘇丹有個隨想: 大概四年之後,蘇丹將不會是非洲最大的國家。 Daana 覺得這讓人感到哀傷: 我剛剛讀到 Kizzie 的隨想,讓我感到哀傷。那真的是我們朝向的未來嗎? 真的完全沒有希望嗎? 連一點點也沒有嗎? 我想我們從未給這個國家一個生存的機會。從大不列顛殖民地的分割為二政策施行開始,從彼此合作轉為互相對抗。為什麼沒有任何人想要給這個國家一個機會? 在慶祝他的部落格一週年慶之後,Black Kush 告訴我們一個消息,關於Sami El-Hajj 可能會從關塔那摩監獄中被釋放出來: 八月 15, 2007 (KHARTOUM) — 在美國將半島電視台攝影師Sami al-Haj從關塔那摩灣的監獄釋放前,華盛頓已經要求喀土木(譯註:蘇丹首都)保證被拘留的Sami al-Haj不得離開蘇丹。此一消息為他的兄弟Asim al-Haj 於週三所透露。 Little.Miss.Dalu 把目光放在蘇丹境內名為 Meroe 大水壩的建造,以及造成上古努比亞文明珍貴考古寶藏的損失: Meroe大水壩已經造成了人道主義的危機。它將會使得超過五萬名居住於Nile隔離區,靠種棗椰樹和放羊的人民被迫遷移。然而這個計畫也造成文化上的巨大的災難,而且被國際媒體、UNESCO(譯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私人保育團體所忽略。上千、甚至上萬個遺跡點將會消失在水面之下,最快在明年之前,連經過簡略的探查都沒有。 她對此不太高興: 我對於理性評論這件事已經感到太過無力/難過/無助。就像那些像醉醺醺的水手的發誓一樣,我不禁想要把這此一文章的標題改成「該死的蘇丹」(Damning the Sudan) (譯註:她的文章標題為「Damming the Sudan」,而「Dam/水壩」和「Damn /該死」只差一個n) 。...

希臘:山林大火熊熊

  28 八月 2007

原文作者:Yazan Badran 各位現在應該都已從新聞得知希臘山林大火消息,今日火勢已蔓延至奥林匹亞古城,這裡不僅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收藏諸多珍寶的奧林匹亞博物館亦座落於此。 Flickr用戶alefbetac的雅典火光照片 此刻雅典周遭地區大火仍在延燒,希臘部落客也有些記錄,EllasDevil只寫下主要報紙《Kyriakatiki Eleftherotypia》的標題: 報紙標題寫著:「無言以對。」 居住於希臘的美國人CaliforniaKit提供現況的全面性報導,列出主要火場、相關發展,以及人們能做些什麼。 第一,開車時或行經乾草堆、廢紙堆或樹林時,別將未熄滅的煙蒂隨手亂扔,許多山林大火皆由此而生;第二,別放火燒垃圾;第三,隨著注意煮食用火,小心可能四散的煙灰、煤火飄至草木引發火災;第四,不時通報地方政府修剪樹枝或清除枯枝,以免與電線接觸產生火苗;第五,別讓鏡面直對陽光;第六,鄉村或偏遠地區住家應備滅火器、儲水、水管、羊毛毯、梯子、釘耙、掃帚、靴子與急救箱,有些人也會將重要文件、照片與貴重物品放入防火保險箱以防萬一。 Flickr用戶nkdx的俄製消防直升機照片 Athena的Tina認為是全球暖化與縱火犯造成這場災難。 這兩天我和所有希臘民眾同樣關注森林大火,我感到哀痛又憤怒,我為生命、森林、生態系的浩劫與損失而哀痛,這對希臘與地中海地區都是史無前例的重大生態災難;我也同時憤怒與驚訝,這幾天我聽到許多火災的起因,其中縱火者是最大的嫌疑犯,許多人似乎以摧毀希臘為樂,我也相信許多火災是因他們而起,但我更意外社會並不認為一切是因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而起。 betabug則從雅典住家提供火災第一手觀察: 緊鄰雅典的地區又出現森林大火,消防直升機不斷在天空中穿梭,我們在陽台上看到數架Canadair、俄製Beriev與直升機,四處煙霧瀰漫,我們可以確定Ymittos地區有火災,天空中還有帶黃色的巨大雲層,已分不清是煙還是一般雲朵。   Flickr用戶nkdx的Evia地區森林火災煙霧照片

蓋亞那:皇后鎮水患

  24 八月 2007

Flickr用戶Chennette是位居住於蓋亞那的千里達人,他在上圖圖說裡寫道:「牆後是Demerara板球俱樂部的會址,通常只要下小雨,場地就會變成水塘,…現在應該已經是座湖了吧。」他還表示: 今天早上起床,發現水已淹至大門,整座城鎮都泡在水裡,住在一樓的人們都得涉水,皇后鎮等地區的地勢並不太高,當我分不清河道與 馬路在哪裡時,我絕不會開車出門,而且有些地方積水不知已達幾英尺;現在還不至於到2004年12月及2005年1月淹水的地步,但我在想也不無可 能… Chennette晚間透過FlickrMail表示,「大水並未淹沒整座城市,許多地區積水也退,但皇后鎮淹水情況依然,一點都沒變,我不希望夜裡又下起雨」。 原文作者:Georgia PoppleWell 校對:FoolFitz

肯亞:非洲氣候變遷,肯亞當地及海外人士發聲

  21 八月 2007

英國知名週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與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等新聞媒體,向來不斷關注非洲氣候變遷議題,而在筆者環境系列文章中,首篇文章匯集了兩股聲音,一為非洲當地的部落格肯亞環境及政治新聞部落格(Kenvironews),二是美國丹佛市的醫師Pius Kamau。這些聲音引領我們了解撒哈拉沙漠以南國家,尤其是肯亞,氣候變遷已開始影響當地民眾健康以及農耕。 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瘧疾案例遽增,肯亞環境與政治新聞部落格現正辯論此現象是否與當地年均溫升高有關。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於2001年發表第三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內容特別關注高地區域的瘧疾情況。該報告指出,蚊蚋生命週期短暫但強韌,又為瘧原蟲寄生宿主, 「只要環境溫度微幅上升,原先常年涼爽區域就會爆發瘧疾危機」,「未來氣候變遷可能加劇東非等高地瘧疾威脅」。 「高地瘧疾」已在非洲多國蔓延,儼然已成為氣候變遷及衛生辯論中的關注議題。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評估報告近一步表示,「由於瘧疾過去傳播的資訊不足,因此無法判定地球暖化是否與近來肯亞、烏干達、坦尚尼亞及衣索比亞等高地國家瘧疾疫情升高有關。」 來自奈洛比基貝拉(Kibera)貧民區(如圖)的多名醫生就瘧疾議題提出寶貴意見,以社會文化及社會底層觀點來解析問題,彙整如下。 無論疫情原因或科學證據如何,基貝拉貧民區的醫療人員正與瘧疾抗戰,當地Ushirika診所主管George Gecheo說:「瘧疾是我們面對的主要疾病。」Senye診所位於貧民區的Soweto市場,該診所護士Dorah Nyanja也表示:「我每天照顧的瘧疾病患比其他病症病人多。」 該文末處還提到肯亞衛生署如何防治瘧疾。 現居丹佛的肯亞籍Pius Kamau醫師,日前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台晨間節目訪問,他在節目中評論氣候變遷對肯亞家中咖啡園的影響,有興趣人士可連結至該評論錄音-肯亞旱災,農田遭殃。 Pius Kamau醫師在節目中評論表示,已發展國家民眾生活習慣 (例如購買星巴克咖啡及高耗油休旅車)所造成的環境變遷,正逐漸危害他肯亞家人的咖啡園生計,彼此關聯可謂休戚與共,另外此篇評論還檢視了身處已開發國家 的肯亞人所製造的碳排放量及其對原鄉的影響,他認為海外肯亞民眾必須設法節約且減少自身碳足跡。 原文作者:Juliana Rotich 校對:Leonard

日本:酷熱生活

  20 八月 2007

今年可能是日本史上最炎熱的夏天,部分地區氣溫達攝氏40度,濕度亦創新高,商家則慶祝冷氣、電扇、冰品銷量大增[Ja],但對於能源危機的憂慮也隱然成形;雖然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推行「清涼商務運動(Cool Biz)」後,確實減少部分冷氣及除濕需求,但全國積極參與程度仍然很低[Ja]。最近還有USB插座領帶風扇等多種發明,希望讓民眾既能穿著西裝,又能保持涼爽,但節能在日本未來似乎仍有隱憂。 圖說:8月16日,日本史上最熱一天 不過日本部落客Kenchan卻有了意想不到的舉動,他在8月10日的文章題為「酷暑中的終極環境對策」,其中寫道: 我們在熱浪中也不用冷氣,車上也不開冷氣,每天都汗如雨下,我每天都覺得熱,不過因為新陳代謝加速,身體狀況反而改善,有點類似節食。 我們辦公室把所有窗戶打開,早晚澆花讓溫度下降,等苦瓜株之後長大,就會更多樹蔭;有時推銷員穿著西裝上門,發現「哇,好熱」之後就會很快離開,我們不是服務業,所以他們走了也沒關係,…有時電腦也會過熱,所以我們那時會把它關掉。 只有人類會抱怨炎熱後開冷氣,無論是蟬、蜻蜓、青蛙、狗、貓,都不住在冷氣房裡。 我晨間提早出門上班,氣溫比較低;午餐後我會躺在木板地上睡午覺。感謝夏天讓我減肥,我也不在夏天喝啤酒,因為啤酒讓我流更多汗。 等到高中棒球賽與Yosakoi祭典結束後,氣溫就會慢慢下降,但這之前,我們還得繼續耐熱比賽;就算全世界都在慶祝盆節,企業也沒有休假,為了對抗高溫炎熱,我們只好犧牲少許工作效率。 有些人待在冷氣房裡大談環境問題,根本只是騙子,他們應該走進酷熱中思考,領導人就該這麼做。 原文作者:Chris Salzberg 校對:FoolFitz

菲律賓:極端天候讓人民警覺

  17 八月 2007

菲律賓許多部落客為國內氣候型態改變而憂心忡忡,假若幾年前「全球暖化」一詞還像是神秘暗號,今日已幾乎是眾所周知,菲律賓群島位於太平洋火環中,時常經歷強烈颱風、地震與火山爆發等劇變。儘管菲國民眾對天災毫不陌生,他們仍警覺到過去幾個月間天氣怪異,氣候變遷造成人民恐慌,讓社會討論以何種方式應變最佳。 「一種另類能源部落格」指出,旱咒已影響菲律賓北部: 菲律賓正張開雙臂迎接颱風,不是因為颱風造成生命與財產損失,而是為了伴隨而來的豪雨,此刻首都馬尼拉所在的呂宋島(Luzon)亟需降雨,希望大雨能填滿水力發電用的水壩,今年雨季前的乾季特別長,使壩內水位極低,這可證明全球暖化確實存在。 The Keyboard Confessional列出旱災發生的十項原因,旱象不僅衝擊用水,也使農業受害,A-Force連結到一篇新聞報導,指稱旱災將使經濟損失十億菲律賓披索。 《馬尼拉時報》報導,菲律賓面對的全球暖化風險很高,Thoughtstreams提及一座位居高地的城市降下冰雹,也有省分出現龍捲風,Wow Zamboanga則記錄菲國南部的怪異天候。 政府企圖以人造雨提高水壩水位,天主教教會要求信眾祈雨,也得到上天的應許,Chuvaness非常喜悅: 雨水挾帶雷電而來,我覺得是真是上天賜雨,菲律賓天主教各地彌撒昨日開始祈禱降雨,果然帶來奇蹟,若全國一同祈禱將有更多神蹟。 Aiza Bautista, Typing Free警告媒體切勿驚嚇大眾: 我已拒絕看電視或聽廣播,因為媒體總是誇大旱災的影響層面,包括電價上揚、人造雨、全球暖化等,他們不告訴大眾該做些什麼,反而只是讓每個人驚慌失措,真是可悲。 人民也時常批評氣象預報失準,Akomismo解釋: 目前全國只有12名氣象預報員,而且半數都想至國外謀職,全國只有菲律賓大學提供氣象學課程,卻連要找到五名學生都有困難,顯示需求孔急。 Kalikasan質疑政府是否做好準備因應全球暖化: 無論乾季之後是旱災,又或者是風強雨驟的大雨季,重點在於,政府是否已準備好處理天候帶給人的影響,尤其是各種環境災害、疾病與經濟混亂加劇等問題。 the Planet提出人人都能實行的方案: 小動作即有大改變,各位省下任何能源,都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隨著雨季到來,氣溫會下降,請關掉冷氣、改用電扇;大學生若經過空教室,請順手確認電燈與電扇已關,別忘了向親友宣傳這些節能小習慣,畢竟這個世界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Batanghamog建議政府師法他國經驗;The composed gentleman讚揚政府決定將全球暖化納入教程;Planeta Azul指出,總統的立法議程也包括了氣候變遷事項;Allen's Site提醒政府,部分政治人物可能利用環境危機做為總統選舉議題;Gerry Albert Corpuz presents希望反貪腐團體能密切監控提供給農民的「急難救助金」;綠色和平組織東南亞分會也有關於氣候變遷意識的專頁。 Blogged上傳了一份新聞報導,提到菲律賓需要「因應全球氣溫提高的整合計畫,涵蓋面向應包括沿岸、山林管理、農業、衛生等」。 檢視菲律賓有關全球暖化的部落格文章後發現,許多年輕人之所以了解氣候變遷的災難後果,主因在於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製作的記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相關文章延伸閱讀:完美風暴、最糟的海難。 原文作者:Mong Palatino 校對:FoolFitz

塔吉克:社會的各種變化

  5 八月 2007

最近塔吉克部落客與專家很關心新的宗教法草案,他們認為該法將威脅宗教少數團體,穆斯林社群也擔心改革方案,憂慮若草案經國會通過實施,國內清真寺數量將會大減,除此之外,新法案也禁止向七歲以下兒童教授宗教教育。 草案內有兩套限制,其中一套顯然直接針對伊斯蘭教而來,另一套則是對付少數宗教族群,關於少數宗教的部份我們可以之後再談。然而 此法案處理伊斯蘭教的方式卻特別直接,包括限制清真寺建築的數量,在鄉村地區,每兩萬居民才可建一座清真寺,而都會區與首都杜尚別的門檻則分別為三萬人與 八萬人。 StatGuy表示,未來所有福音傳教活動都將完全被禁止,他認為「新法案讓登記宗教團體的手續與程序極為困難」。 就算宗教團體能夠跨越超高連署門檻,就算宗教團體能夠跨越超高連署門檻,第20條也要求,申請人必須於登記申請書後附上大量政府及宗教團體文件。 另一項部落圈所討論的議題則是印度考慮在塔吉克成立軍事基地,這座位於Aini機場的基地話題已討論多年,但政府仍不願釋出任何訊息,印度部落客認為,印度未來將成為國際強權,故需要在國外設置軍事基地,而塔吉克是個很好的起點,Harsha與朋友論及印度在塔吉克設立基地的優點。 塔吉克與中國、阿富汗、烏茲別克及吉爾吉斯接壤,與巴基斯坦之間也只有細長的阿富汗領土之隔,印度若與巴基斯坦開戰,印度能夠從兩面夾擊,這也是這座空軍基地能帶給印度的一大優勢。 人們也時常討論塔吉克的毒品問題,Olga提供有關現況的資訊,她對於目前塔吉克走私毒品的情況描述很清楚。 接續著Olga的文章,David Trilling述說好幾名俄國女孩染上毒癮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在塔吉克面對這項問題的經驗,他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暨公共事務學院(SIPA)的二年級生,正在塔吉克拍攝有關中亞海洛因貿易的記錄片。 女孩遭到虐待、毆打、香菸燙傷、被迫從事不安全性愛,還得逃離警察,因為警察任意逮捕後也強暴她們,在她們的小小房子裡,也沒有淋浴設備,唯一水源只有前院偶爾有水的水槽,那也是她們的廁所。 Bonnie Boyd指出,塔吉克政府與世界銀行正在努力,希望吸引資金投注於棉業,棉業是經濟一大支柱,但長期缺乏投資而無法獲利,但Bonnie Boyd認為縱然覓得資金,既有問題也難以克服。 棉業沒有什麼增值空間,軌棉、綑包、倉儲等上下游產業亦然… 塔吉克棉業主要出產中纖棉與長纖棉,長纖棉所製造的紗價值最高,但也代表缺乏加值處理過程所帶來的損失更大。 David Trillig也提及塔吉克警員貪污情事,他曾經試圖記錄交通警察收賄的經驗,交警在發現攝影機即在未收受賄款的情況下離開了。 在首都主要街道上,每隔50至100公尺便有幾名戴著醜帽子的警察,每天都在沒有違規的情況下隨機攔下車輛,隨意檢查證件後便開始索賄。 原文作者:Vadim 校對:julys

摩洛哥:熱、熱、熱!

  4 八月 2007

摩洛哥依然酷熱非常,讓熱浪成為英語部落客最熱門的話題。氣溫常常達到攝氏40度,又嚴重缺乏空調,部落客們似乎都深受其苦。在菲斯的外藉部落客摩洛哥的Evelyn就為選擇適合的衣飾而苦惱。 熱,熱,熱。 連日來都非常炎熱,很難找到適當的衣服穿。要清爽又同時不失體面對我來說可真是一大挑戰。我絕對相信摩洛哥人對高溫有著不同的容忍度…尤其是女士們,否則 你怎麼解釋她們竟可以在闊袍外再穿上galaba*大袍,又緊緊地裹著及至頸項的頭巾?部份甚至蓋上面紗,只露出一雙眼睛。有些還是全黑色的。我看見她們就 已經覺得熱了! * 又稱djellaba或jellaba – 連帽的外袍,摩洛哥男女常穿的服飾。 32n5w的Cory選擇以詩歌--應該說是俳句--悲嘆熱浪迫人。以下是其中幾句: 熱得擲不出石頭 也擲不出種族歧視的侮辱 孩子不再使壞 裙腳線向上升 隨溫度向上升 那可是腳踝??? 有一個主題卻意外地沒有部落客討論到,那就是摩洛哥把安全級別提升到最高,根據路透社的說法,這「表示伊斯蘭激進份子的攻擊已經迫在眉睫」。拉巴特的貓則對此有所保留: 三天過去了,一切都平靜如常,沒有甚麼事件發生。幸哉。然而,我不禁要引述火星人馬文的提問:「炸彈在哪?不是說有一枚威力驚人的炸彈的嗎!」不是說我不 為此欣慰,只是到底發生甚麼事了?當局也許是神經過敏了,敏感得要「摩洛哥政府〔有史以來〕第一次以明確的用語描述這次恐怖威脅」。一定是。 本週另一個很熱 (不是開玩笑 )的話題則是旅行寫作。華爾街日報一篇關於摩洛哥「隱秘」的文章發佈之後,好幾個部落客都有話要說。來自菲斯的觀貼批評該文章道: 唉!現在華爾街日報已屈服於以小報化的手法來寫摩洛哥了。不錯,是可悲,卻是事實。華爾街日報的水平大幅下挫了。 在一篇以「摩洛哥的神秘危險」為標題的文章,在第一段提到一個叫STAN SESSER的男人踫上了弄蛇人和假導遊。值得一提,這男人曾經在梅迪納的馬拉喀什迷過路。如果這是菲斯的話,我們大概可以理解。 摩洛哥報告也插嘴道: 來吧梅鐸,收購華爾街日報罷,反正她不可能變得更差了。 (我特別喜歡作者多次提及摩洛哥是如何「不安全」,又引卡薩布蘭卡的自殺式炸彈為例證。然而他們除了自己以外其實並沒有殺害或傷害任何人。) 最後,一個不太熱的話題是馬格里布的勇者在拉巴特的Souqs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玩具: 照片來自 馬格里布的勇者 小販在梅迪納的入口處出售這個玩兒。我不肯定摩洛哥對此的立場如何。拉登是受害者嗎?滑板下面是否隱藏了一個炸彈?(我和Q看過的)當地輿論雖然沒有譴責 拉登,但可以肯定摩洛哥大部份人都不會縱容任何的恐怖主義行動。也許它只是給遊客和外國人買的玩具罷?所有選擇都有可能,就由你自行決定。 原文作者:Jillian York 校對:scch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