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關於 人權
從印尼流亡者到捷克斯洛伐克流行明星:Rony Marton訪談
印尼留學生(Jaroni Surjomartono)在1963年抵達布拉格。在蘇哈托掌權之後,他與其他數百名學者被禁止回國。
從瑞典到墨西哥:原住民族的語言正在消失
北歐和墨西哥、秘魯相距何止千里,但原住民認同的衰微,卻是兩地皆同。
殺女案比率攀升 巴西人民為保護女性安全上街抗爭
巴西從未有過如此多項保護女性的法律,卻是全世界女性遭謀殺比率第五高的國家。
川普的「中東和平協議」是「一國方案」?
等待已久的世紀協議於週二發布,中東世界一片沉寂與震驚。
重整旗鼓 阿根廷女性為#LegalAbortion2020繼續奮戰
在2020年,阿根廷的女性主義者懷著嶄新的力量及希望,重新點燃爭取墮胎合法化的戰火。
中國社群媒體平台如何控管武漢肺炎相關資訊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在中國爆發的初期,審查制度限制對大眾警告這個威脅。之後,審查制度更擴及到對於領導者和政策的批評。
哥倫比亞網路漫畫-以騷莎音樂探討拉丁美洲監視與性別議題
我們用了很多比喻來討論隱私和監視,例如:老大哥,或者圓形監獄……這些承襲自歐美社會革新行動的意象,與拉丁美洲的我們沒有相通的連結。因此「狂妄之旅:騷莎與監視」計畫建議,應該使用從我們自己文化背景出發的隱喻。
阿爾巴尼亞少女研發應用程式,協助受暴婦女走出陰霾
該程式為家暴生還者提供重要資源,包括庇護中心、警察、支持團體等。
2020選戰期間 臺灣出現了哪些選舉謠言?專訪臺灣事實查核中心
「...那些謠言都是要撕裂臺灣的社會,他們刻意挑弄選民的情緒,造成支持韓國瑜和反對韓國瑜兩邊的陣營互罵。」
菲律賓社區廣播電台在攻擊與困境中掙扎求生
「如果大眾媒體對邊緣群體的服務不足,則必須讓他們有機會為自己發聲。」
2020年台灣總統選舉中的主要議題是什麼?
臺灣經常被譽為是亞洲最先進的民主國家,但臺灣在30多年前才脫離嚴苛的獨裁統治,臺灣的民主社會還很年輕,因此,這次選舉就政治、社會、經濟、環境與文化模式等重大議題,均有激烈爭論。
臺灣總統大選前,國民黨與北京政府指控民進黨的「綠色恐怖」
為了阻止中國干預台灣政治,總統蔡英文所屬的執政黨引進新的法例,卻引來爭議。國民黨以「綠色恐怖」批評《反滲透法》,並得到中國的官媒和社交媒體和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