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2007

報導 來自 九月, 2007

科威特:恐同者的言論

  24 九月 2007

科威特部落客Frankom寫下[Ar]一篇極具措辭強烈的文章,內容表明他對國內同性戀者的態度,以及他覺得該如何處置同志。 他指出: 在我開始今天要談的事情之前,…我會向各位證明,我就是個種族主義者,沒錯,就是個極端的種族主義者,我不是要談黑人或白 人,也不是要聊印度人或是埃及村民,這都不是我今天要討論的歧視,我要談的這群人現在已集結成社團,還獲得大國支持,他們真的有權力與義務!他們竟都跟我 們一樣有權生活在這世界上!但他們並非奇怪的物種,因為人類只有兩種,沒有第三種,我不想破壞國家與鄰國或友國的關係,也不想談有些國家態度從反對轉為支 持,所以今天我只明確討論在科威特發生的情況。 我們昨天去餐廳吃晚飯,在那個小餐廳接待我們的,是個來自東亞國家的服務生,這個同性戀和我們平常在其他餐廳或購物中心看到的東亞人士不同,他對我 們毫不禮貌!東亞人現在似乎正入侵科威特,許多大公司也依賴他們做行銷和業務工作,是因為他們薪資低嗎?但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因為他們人數愈來愈多,似乎 無論在餐廳、咖啡館、休閒中心、購物商場、超市裡,甚至是家庭幫傭,都會看見來自東亞國家的人。 無論在Hawalli或Salemiya地區,在家中或妓院裡私釀酒品的人數愈來愈多!也有愈來愈多人向科威特年輕人販賣毒品!幫派份子也與日 俱增,…因為國內同性戀增加,許多年輕人都找他們解決性需求,因為他們要價比較低,情況愈來愈危險,因為其中有些人是愛滋病帶原者,而且許多人都待在科威 特,因為我國並未要求篩檢。我當然不只針對那些同志愛滋病患,還有其他同性戀來自於科威特、阿拉伯國家或不知名的國家,他們企圖瓦解我國社會,該如何解決 這一切? Frankom提出的「解決之道」,包括將國內同性戀趕至其他容許同志的國家、把同性戀送進警察學校或軍隊或其他,各位也可以看看他這篇文章的回應區,就知道他的第三項解決之道為何。署名「我不是同性戀」的回應則對Frankom言論不滿: 你聽來非常無知,我不是同性戀,但你竟把同性戀當成疾病對待,人們並非計畫成為同志,他們經歷各種遭遇後才變成同志,我的老天! 至於你提到菲律賓人的部分,如果我們把他們都趕走,誰要來做這些工作?科威特人嗎?我很懷疑,人們充滿仇恨與無知,願他們獲得指引並痊癒。 另一位部落客Judy Abbott則表示: 我的天啊,你們真是怪物…有些人就是荷爾蒙出了問題,情感上也有問題,…有些人努力希望別成為同性戀,但結果孤立無援。 原文作者:Amira Al Hussaini 校對:FoolFitz

全球之聲一週間 0917-0923

24 九月 2007

以下為各位整理世界過去一週在全球之聲的動態: 在動盪不安的區域,部落格是少數可以讓民眾討論公共政策的場域,尤其對被主流媒體所忽略的人們來說,更是如此。美國政府計劃掃除阿富汗境內持續種植的罌粟類植物,但這究竟是否真能根絕毒品的危害,抑或只是將這項產業驅趕到其他地方,甚至讓塔利班組織趁機接手這樁生意,進而漁翁得利的錯誤判斷?部落客們也討論起阿富汗境內政府、列強及叛亂份子的軍事衝突,並有記者藉著部落格及網路視頻,刊載難以登上主流媒體的戰爭報導。 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想藉由離鄉背井尋找工作,以換取相對優渥生活條件的例子,在這全球化的時代比比皆是。然而馬達加斯加的人民卻慘遭詐騙,不但損失了大筆保證金,更無法出國工作,真是得不償失;但這也顯示,他們寧願到外國過苦日子,也不願國內生活的想法。另一方面,馬達加斯加的狀況也不是那麼絕望,當地人們發起了「全球之聲馬拉加西語翻譯計畫」,不但為保存面臨傳承危機的馬拉加西語盡一份力,也拉近馬國與世界的距離! 每個國家,從獨裁走向民主的路上,都會留下斑斑血跡,巴西也不例外;但若要將這份醜惡的歷史攤在陽光下,卻又會引起許多爭議與衝突。這也證明了,那段長達20年的獨裁時代,在人民心中所留下的傷痕至今仍未癒合;也許,讓每個人擁有各自專屬的記憶,才真是抹平苦痛的最好方法吧。 各國的領導者,也是部落客們喜歡討論和批評的對象。在政治局勢變換多端的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提名沒沒無聞的薩柯夫(Victor Zubkov)擔任新總理,令許多觀察家跌破眼鏡,但部落客們卻一點都沒被嚇到。而在摩洛哥,向來匡助窮人不遺餘力、有「窮人國王」之稱的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卻遭國際財金雜誌揭露,其財產在全球富裕王室中竟名列第七,令部落客不禁大罵他的奢華浪費與虛偽矯作!哎,這位國王應該也會想要有個影武者來替他們面對壓力吧!筆者在此建議,以後各位在大選前,可以先從血型分析各候選人的人格特質。 更多訊息請至全球之聲中文版網站,如欲收到每週訊息整理,請寄發電子郵件給中文小組負責人,主旨註明「我要收到全球之聲一週間」即可。

南韓:從血型看個性

  23 九月 2007

韓國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研究所宣布完成一項血型影響性格的研究計畫,該研究以50項國內外血型研究計畫為基礎,過程中若數據與大眾偏見或流行文化吻合或相左,則視情況增減數據。 Skillyou概述此研究計畫。 ……研究結果驚人,B型似乎受到詛咒,B型個性不好眾所皆知,而研究報告也證實了這點。 血型評量項目:內向程度,邏輯思考能力,性情穩定程度,領袖氣質,關心體貼。 分析結果: A型:14, 10, 10, -4, 2 B型:-6 , -7, -7, -1, -3 O型:-15, 1, 6, 3, 0 AB型:5, 4, 3 ,-7 ,0 A型雖然內向,但擅長邏輯思考,性情穩定,為人體貼,整體算是不錯,O型外向、性情穩定、具有領袖氣質,而AB型則是隨和好人, 反觀B型,內在-6、邏輯思考能力-7、性情穩定程度-7、領袖氣質-7、關心體貼-3,B型不但拙於邏輯思考、個性不穩定、不具領袖氣質,而且一點都不 體貼……ㅜㅜ pk46與許多網友都批評以上偏見。 似乎只有韓國和日本流行以血型這種迷信方式來判別個性,純粹娛樂倒是無妨,但人們若因此判斷錯誤或畏畏縮縮,就不太好了。其實多 數西方人士都對自身血型一無所知,履歷表也沒有血型欄位,對他們而言,以血型判斷個性實在新鮮。我認為根本不需要去研究血型是否能判斷個性,如果詢問外國 學者的意見,他們一定會說:「有這種事?」 Dcinside表示,雖然他不相信這種事,但後人可能會將此理論視為偉大智慧。 我認識的女性中,八成都相信血型決定個性,我當然一點都不相信,而且也不相信女性雜誌或八卦報章雜誌對血型的探討,不過,可能有 百分之五的機會證明我是錯的,也許血型理論確實比傳統韓國傳統藥物療法準確靈驗……也許數千年後,後人無意中挖掘到這些長眠地底的女性雜誌,並將雜誌中的 血型理論視為「古老」智慧,也許到時候血型理論會像著名的韓國古醫書「東醫寶鑑」(Dong-eui-bo-gam)一樣擁有崇高地位。 除了血型可決定性格之外,家中手足排行也有影響,以下諸例為家中排行老大的血型分析。 血型及家中手足排行可透視人的個性。 A型,愛做白日夢的浪漫主義者。性情纖細,容易因小事受傷,個性過於敏感;總是活在自我世界,因此時常誤判情勢;但除了以上方面,A型的老大是個好人,不但體貼,又照顧週遭的人。總而言之,A型的老大浪漫、不切實際、活在想像世界中,是個難纏的完美主義者…… B型,快樂的樂觀主義者。B型老大十分享受人生,面對困境依然樂觀;個性浪漫,有時不切實際;過度享有自由,可能無意中樹敵;應該改掉容易放棄的個性,思考一下是否太快放棄了。 0型,信心十足的領袖。擁有光明的領袖特質,善良個性人畜無害;期待生活如戲劇般精彩,但週遭的人可能為此不太自在,別忘了平凡生活也能很快樂;O型老大很自傲,不喜歡他人攪擾,喜歡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但過度自信可能適得其反,一旦失敗,就會一落千丈,切記要放輕鬆,每個人都可能失敗。 AB型,持之以恆,完美專注。AB型老大耐心十足,專注過人,適合從事各式各樣事物,與他人共事能讓工作更順利;對政治及環境議題有高度興趣,智識非凡,權威十足,旁人相形見絀,但切勿瞧不起別人,要尊重不同價值觀及不同生活方式。 該部落格還有更多關於血型、性格和家中排行的資訊。 關於以上內容,有些人評論:「僅供娛樂,別效法宗教狂熱份子」、「B型如同女巫遭人獵捕」,各位相信這些理論嗎? 此影片連結甚至記錄不同血型對這些理論的立場。 原文作者:Hyejin Kim 校對:Leonard

阿富汗:戰地傳真

  22 九月 2007

倫敦記者組織前線俱樂部的創立者,沃恩.史密斯(Vaughan Smith),在前線部落格放上了來自阿富汗的視頻。2007年九月一日,他報導了一場英國-阿富汗聯軍對陣塔利班組織的戰鬥。 沃恩說: 哈爾門德河(Helmand)橫穿南阿富汗的哈爾門德省,而綠區就是指這條河流的兩岸。在一場艱難的行軍後,我們到達了本次軍事行動的出發點,並開始了軍 事上所稱的「接敵前進」(advance to contact)。 在上午十點之前我們和敵人接觸了。隨著聯軍在據點間不斷轉移,戰鬥時斷時續。塔利班分子有時向我們射擊,一般都在聯軍能接近之前就跑開了,他們早準備好了 逃跑路線,並且大部分時候能成功帶走傷員和屍體。 哈洛特不是我們的巴黎! 哈洛特部落格稱,許多身處阿富汗的人相信國家的第三大城市哈洛特,正如政府官員所言,在重建之中。然而,當地人說那地方和幾年前相比沒什麼兩樣。部落格作者還引述當地記者Naghib Arvin稱: 許多人說哈洛特是阿富汗的巴黎城,並且想阻止城市的重建。這種想法簡直荒謬可笑。我們不應該停下重建工作。 根據這位記者所言,缺乏投資且得不到當地生產者的支持是重建停滯的兩個原因。 別拿口音開玩笑! Mohmmad Kazem Kazemi 稱,他已經送信給伊朗電台雜誌的主管對電視連續劇Charkhaneh提出抗議。他批評電視劇的製作者取笑阿富汗人的口音以及蹩腳的波斯語,認為此行有辱阿富汗人民,並傷害了他們的自尊。他還補充道,事實上在阿富汗沒有人像連續劇中的人物那樣說話。 原文作者:Hamid Tehrani 校對:FoolFitz

日本:前首相有替身?

  22 九月 2007

部落客Kikko提到謠言指出[Ja],現在躺在醫院的前首相安倍晉三並非他本人,是替身假扮而成,而真正的安倍此刻正在蒙古的溫泉區放鬆享受,不過她也由此如玩笑的謠言延伸認為,相較於富有的名人如安倍及前橫綱相撲選手朝青龍,能夠輕易前往蒙古散心或調劑,包括Kikko等多數日本民眾根本無法負擔旅費。

巴西:獨裁黯夜之光

  22 九月 2007

數個南美洲國家在20世紀都曾歷經軍事獨裁時期,例如巴拉圭(1954年至1989年)、烏拉圭(1973年至1985年)、智利(1973年至1990年)、阿根廷(1966年至1973年、1976年至1983年)、巴西(1964年至1985年)等,其中巴西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當時的加害者從未遭到審判,因為政府在1979年通過特赦法,赦免軍方將領與民間人士以獨裁為名的所有罪行。 不過巴西最近首度發表有關當時犯行的官方報告,其中細述綁架、強暴、虐待、處決、秘密埋屍等,此份500頁的長篇報告名為《記憶與真實之權》,由國家政治死亡暨失蹤委員會著手調查,前後共費時11年,「人權觀察」組織讚揚巴西向前跨出一大步。 雖然軍方並未提供任何文獻記錄,巴西政府仍預計於2008年時,將1964年至1985年獨裁時期的秘密情報文件解密,公布於國家資料庫中。《記憶與真實之權》葡萄牙文版全文已可免費下載。 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在軍事獨裁時代曾入獄一個月,他與新任國防部長喬賓(Nelson Jobim)日前一同出席報告發表活動,對於杯葛此項活動的軍方人士,喬賓明確表示:「沒有人能挑戰這份報告的真實性,若有任何質疑,報告內都能找到解答」,各地部落客也附議他的看法。 1980年魯拉率領罷工照片,由Estevam Cesar所攝。 軍方幾天後有了反應,在9月1日發表公開聲明,提醒若調查軍事獨裁時代的政治謀殺事件,便已違反特赦法,也將讓國家「退步」,外界也隨後做出回應,obomcombate[pt]張貼一封軍方將領駁斥國防部長喬賓的信件: 本人在憲法所賦予的權力下,反對公布相關檔案與記錄,因我了解此舉背離政府制定特赦法的基礎,將會「使國家和平與和諧倒退」。 巴西部落格圈則反應兩極,顯示20年的獨裁時代傷痕仍未癒合,Celso Lungaretti[pt]曾與20名官方記錄理應已死亡或失蹤的人士會面,他認為軍方的反應令人無法接受: 這顯示軍方對於揭露歷史真相感到侷促不安,…這份聲明等於打擊政府權威,不僅質疑國防部長,更讓人懷疑政府究竟是否無力撫平軍事獨裁時代的傷痕,畢竟面對歷史事實,不同的人仍有相異詮釋。 記者Carlos Motta[pt]指出,喬賓此刻面臨困境,他能否重振威信? 此次喬賓必須展現過去少見的態度,例如勇氣,如果他不回應軍方反對公布報告的聲浪,放縱軍方拒絕公布獨裁時代的可怕罪行,喬賓將會成為另一個傀儡部長,完全失去指揮權或威信。 1980年警方與罷工群眾,由Estevam Cesar所攝。 Alexandre Lucas[pt]則懷疑,這二十多年的民主究竟有無改變任何事: 很遺憾,自1964年4月1日軍事政變以來,巴西軍方的心態毫無改變,當年軍事推翻合法民選總統、關閉國會、解散內閣、殺害異議份子、藏匿屍體,今日心態亦復如是。 署名Antonio的海軍少校在Alerta Total blog[pt]內張貼回應,讓人們更覺得Alexandre Lucas所言無誤,軍方態度從未改變: 就我所知,許多軍方人士都和我一樣憤怒,總統竟公布報告攻擊他所領導的政府,總統對於軍方的誠信何在?難道他不能等下台後再公布嗎?我更憤怒的是,國防部長竟威脅軍方不得對這份報告表達任何不滿,我們為何不能說不滿?國防部長怎有權決定我們的思想?我們不是民主國家嗎?…抨擊軍方的人忘記軍人也是人,而且還是拿著重要武器的人!我們希望政府能改變姿態,後備軍人動員令都已發出,我擔心會發生最糟的情況… Serjão[pt]等民眾也批評政府不該發表報告,認為這是報復行為: 這份《記憶與真實之權》的報告由國家政治死亡暨失蹤委員會主筆,已撼動了國家特赦的平衡,讓激進組織大樂,卻苦了軍方,我們必須知道事件原委。 1980年警方與罷工群眾,由Estevam Cesar所攝。 但對Pavarini[pt]而言,這本報告並非報復,而是展現正義: 以人道常理而論,所有獨裁制度受害者都不會認為現任政府的行為是報復,這與報復無關,而是正義,我從獄中的親身經驗可知,仇恨會先摧毀懷有仇恨者,而非受仇恨者。 Marcos Rocha[pt]整理雙方說法後的結論是: 巴西民眾面對苦痛歷史的最好方式,便是擁有各自記憶的權力。 1980年警方與罷工群眾,由Estevam Cesar所攝。 本文照片由獨裁時代的攝影記者Estevam Cesar提供,他擁有許多八零年代金屬業勞工在聖保羅罷工的照片,現任總統魯拉當時是工會領袖,也因罷工而遭逮捕入獄。 原文作者:Paula Góes 校對:Justin

摩洛哥:窮人國王?

  20 九月 2007

回教齋戒月已揭開序幕,許多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穆斯林此時正心懷慈善,掛念遭遇不幸之人,與此同時,素有「窮人國王」之稱的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向來匡助窮人不遺餘力,但最新一期富比士雜誌報導指出,國王竟名列全球富裕王室排行榜第七名,摩洛哥部落客為此深思王室與平民之間的落差。 The Morocco Report對國王生活開支提出爭議: …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名列全球富裕王室排行榜第七名,我還在猜測誰是前六名時,摩洛哥國王的薪俸金額讓我傻眼,整整96萬美元,還不包含每日治裝費和座車檢修費用。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窮人國王。 Eatbees也回應該報導表示: 以前住在摩洛哥時,我曾和友人談論過類似報導,當時友人表示,「祝他早日榮登全球王室首富,到時他說不定會分一些給我們這些平民。」 Eatbees還說: 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受人民愛戴,擁有專業治理能力,民眾對他的喜愛勝過敬畏,恰好跟他父王相反,但我想不透這些錢究竟從哪來,是否因為政府壟斷國家經濟而來,不知如此是否會成為國家發展負擔。 The Moroccan Mirror的部落客Hisham總結以上評論: 太好了,你們提到富比世雜誌的排行榜,摩洛哥國王竟擁有20億美元身價!這種行徑實在下流,摩洛哥王室虛偽矯情,讓我直覺噁心,如各位所言:「保留王室制度是為了使人民情感有所寄託,但制度不可能長久,而王室也不該依恃制度,生活奢華浮誇。」 由於齋戒月須禁食且戒絕一切邪穢,除了王室爭議外,部落格圈的熱門話題便是齋戒月,無論是否禁食,人人都在談論: Moroccan Vocabulary是個摩洛哥阿拉伯語(darija)教學部落格,每日均有課程,以下是摩洛哥常用的齋戒月祝詞。 當摩洛哥人在宗教場合說「3wâshr mbrôka」عواشر مبروكة,意思近似受祝福的節日,此時就要回答「3lînâ w 3lîk」علينا و عليك,意思是你我皆然,好笑的是,我經常答錯,我常說「Allah ibaârk fîk」الله إيبارك فيك,意為神祝福你,這通常是別人對你說「mbrôk」مبروك(恭喜)時候的回答。 因為許多人反覆質問禁食與否,Move it or Lose it有點挫折: 一直有人不斷問我有沒有禁食,讓我很反感,他們一直問我,真的嗎?確定?上次進食是何時?打算禁食多久?但禁食就像一道隱形牆,只有神才看得到、才知道你是否有禁食。 昨晚我在瀏覽祈禱冊,想背誦其中記載的所有偉人,當時我翻到一篇禱告文,下次禁食期間若有人喋喋不休發問,可以當場唸誦:「我在禁食,我在禁食,我在禁食!」 The Moroccan Mirror部落格中有一則故事,敘述被別人發現沒有禁食的下場,請各位務必一看。 我認為禁食活動十分虛偽:不禱告沒什麼大不了,不奉獻(Zakat)也沒關係,但齋戒月不禁食卻會遭眾人指責排擠,我在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唸書時,就曾經歷過。 文末,the a la menthe的Bill Day祝大家佳節愉快: 齋戒月禁食結束後,大家一起用餐,只有參與過齋戒月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寶貴情誼,另外今天也是猶太人的大年初一,猶太傳統習慣以甜食慶祝,希望來年也能甜甜蜜蜜,祝各位齋戒月快樂、猶太新年快樂,展望未來,希望我們皆可捐棄成見,和平共處。 圖片由Duettographics.com提供。 原文作者:Jillian York 校對:Leonard

馬達加斯加:馬拉加西語和翻譯計畫

serasera.org 網站上張貼一首馬拉加西語重要樂團Mahaleo的歌曲[mg]: “Aoka aho, Mba ho tompon-tsafidy, Mba tsy havela hihidy, Ty vavako miteny” rahafahafahana, Mahaleo. (Mg) 「讓我擁有選擇自由,別讓口中之語被迫靜默。」 --《自由》/ Mahaleo 如歌詞所言,馬拉加西語擁有悠久的口語表達傳統,在重要家族或社交場合內,總會以馬拉加西語發表演說,但由於經濟壓力的影響,讓英語及法語等強勢語 言愈來愈普及,讓馬拉加西語成為馬達加斯加認同便是重要關鍵,社會學家也很憂心,年輕人對馬拉加西語的興趣與學習愈來愈低,馬拉加西語作家Michèle Rakotoson指出[fr]: 我們與所謂的「第二世代」會不會出現斷層?他們更熱衷於網路、派對和運動,他們雖然尊敬馬拉加西語是種「祖先的語言」,但親子之間並不會以這種語言交談。 今日馬拉加西語人口為1700萬,就人口數在全球排名第55名,仍是全球前69大語言之一,保護與推廣弱勢語言的重點不在於人口數,而是在於其後所背負的歷史,對於種族多元的馬達加斯加而言,馬拉加西語是團結的主要象徵,亦展現人口與文化的多元特色,這項語言源於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也受到班圖語、斯華西里語、阿拉伯語、法語及英語的影響。 當年馬達加斯加欲脫離法國獨立時,馬拉加西語亦扮演重要角色,政府當時便將這項語言列為教育教學語言。 因此為觸及過往「未被聽見的聲音」,也為了推廣文化之間的互動,我們成立了「全球之聲馬拉加西語翻譯計畫」,正如全球之聲翻譯計畫宗旨所言: 希望開啟非英語部落客的溝通管道,翻譯者正為世界搭起橋樑,為世界發聲。 我們相信這也是全球之聲發聲計畫的精神: 企圖為新社群發出新聲音,並讓新語言進入對話平台之中。 如果能馬拉加西語讀者以自己的語言閱讀全球之聲,或許能讓他們更願意訴說自己的故事。在全球之聲作者Mialy與編輯Alice Backer的討論下,全球之聲馬拉加西語翻譯計畫正式誕生,也有許多馬拉加西語部落客積極貢獻,例如Jentilisa、Henry、Harinjaka、Joan等,未來還有更多人會加入,我們也正與馬達加斯加本地的報紙洽談,希望能夠拓展這項計畫的能見度。 原文作者:Rakotomalala 譯者:Leonard 校對:FoolFitz

馬達加斯加:人人都想離開

  19 九月 2007

馬達加斯加一家假造的人力銀行公司最近面臨官司纏身,這間名為「全球入口顧問」的公司由國際顧問人士Steve Turmel主持,此人很可能將遭遣送出境,該公司先前表示,要為美洲巴哈馬群島上的「西棕櫚紡織服飾公司」招募數千名員工,應徵的馬國民眾必須符合以下 幾點條件:注射B型肝炎與黃熱病疫苗、持有有效護照、繳交約93美元的手續費,對於許多人每日生活金額不到一美元而言,這已是很大一筆錢。 消息發布後,超過3000名馬達加斯加民眾前往應徵,他們把家裡的收音機、電視、稻田等全都賣掉以籌措手續費,有些人因此負債,有些人辭 去原有工作,這間人力銀行的臨時辦公室就設在一間學校校舍中,現在卻已人去樓空,經馬國政府聯繫後,巴哈馬政府表示該國並無「西棕櫚紡織服飾公司」,「全 球入口顧問」也不知有Steve Turmel這位員工,但許多應徵者仍盼望九月中能出國。 Harinjaka連結至《馬達加斯加論壇報》網站,呼籲民眾注意此事。 Jentilisa懷疑,這是否已應驗馬達加斯加民眾容易受騙,整天想著到海外就能過較好生活,就算情況一片混沌也不疑有他。 先前許多不敢提出意見的人,現在才紛紛質疑,當鄰近的美洲國家都有無數失業勞工,為什麼巴哈馬的企業得千里迢迢到馬達加斯加來聘雇員工? 儘管後來事實一步步揭露,還是有人表示寧願到外國過苦日子,因為國內的生活已令人無法忍受。 有些人在想,如果外國與國內生活景況一樣糟糕,你會選擇待在何處?有些人認為馬達加斯加人在國內歷經太多苦日子,所以千方百計想離開,而且我們的教材總把外國描述為天堂,讓很多人就算不會說外語也想出國。 原文作者:Mialy Andriamananjara 校對:FoolFitz

俄羅斯:意外提名新總理

  17 九月 2007

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於9月12日接受總理法德柯夫(Mikhail Fradkov)的辭呈,並轉提名沒沒無聞的聯邦金融監督單位主席薩柯夫(Victor Zubkov)任新總理,令許多觀察家跌破眼鏡。 「西伯利亞之光」部落格的Andy表示: 此項提名令許多分析師大感意外,原因似乎在於俄羅斯總統府內派系角力擺不平,而薩柯夫不具任何威脅,所以才獲此職位;但倘若如此,我們想知道為何法德柯夫要辭職呢? 我自己相信其實一切是普廷個人好惡所致,他向來喜歡作弄俄國研究專家。 「莫斯科碎片」部落格的Lyndon向法德柯夫告別,並提到各種「有關克里姆林宮的預言書」,他也對一篇評論表示意見: 俄羅斯動態通常都無法預言,也因此我們如此著迷於各種變化。 「Sean俄羅斯部落格」的Sean Guillory為Pajamas Media分析有關人事異動的新聞報導,並認為提名一位小人物當新總理其實非常合理: 以俄國政治標準而言,提名案一點都不奇怪,普廷不過重覆前總統葉爾卿(Boris Yeltsin)在1999年的作為,有些人也許還記得,葉爾卿在1999年8月9日突然要當時的總理斯提帕辛(Sergei Stepashin)下台,之後便任命名不見經傳的普廷接替,那時候葉爾卿是為了向全國「證實他的政治力量」。…普廷後來也因此踏上總統之路,讓普廷有權力擊潰葉爾卿的勢力,迫使葉爾卿流亡,如此看來,薩柯夫的提名案是否預示了未來走向呢? 「意外愛上俄羅斯」部落格的W. Shedd也不感意外: 其實幾個禮拜前我就在其他論壇指出,假若普廷打算在2012年再度當選總統,最好提名比伊凡諾夫(Ivanov)或梅德韋傑夫 (Medvedev)更無勢力的人選,畢竟若這兩人當上總統,為何要在2012年再度讓位給普廷?若這兩人的四年執政很成功,便更可能在俄國造成政治分 裂。 我原本猜想普廷會提名聖彼得堡市長馬維顏科(Valentina Matviyenko)為總理,也可能另提名他人角逐總統,畢竟若克里姆林宮的權力愈分散,普廷便愈容易在2012年班師回朝。 原文作者:Veronica Khokhlova 校對:FoolFitz

阿富汗:錯誤的判斷

  17 九月 2007

阿富汗的部落格圈裡都關注著美國「阿富汗反麻醉藥品策略(U.S. Counternarcotics Strategy for Afghanistan,PDF檔」的消息,檔案中詳述了美國政府計劃掃除阿富汗境內持續種植的罌粟類植物。 特別是,許多自由派人士對於美國強力掃除的想法感到震驚。在理性雜誌(Reason magazine)的部落格,長期鼓吹合法化的Jacob Sullum主張: 但如果摧毀阿富汗某些省份的鴉片生產,只是單純地使其轉移到其它省份,那麼掃蕩了全阿富汗的鴉片種植,不會只使鴉片生產轉移到其它國家嗎? 這並不像那種從未發生(譯註)的事情一樣。順道一提,十年前聯合國秘書處藥物管制和預防犯罪廳執行主任Pino Arlacchi 解釋「全球古柯葉和鴉片罌粟花種植的總英畝數還不到波多黎各(Puerto Rico)面積的一半,所以沒有理由其種植不能被完全消滅。」 很久之後,如果以史為鑑,這些浮誇的反毒努力將不會在海洛因的消費上有任何影響。短時間來看,如同我在專欄為了這個主題所寫的,它們正在強化塔利班及其恐怖份子同盟。 譯註:根據所提供的圖表顯示,全球在1987-1996的鴉片種植,並沒有減少的趨勢,鴉片的消費量也逐年增加。 罌粟種植,照片由Flickr使用者deckwalker提供 的確,如同Daniel Drezner 所說,那些認為根絶罌粟種植的行動將只是把錢流向塔利班,或覺得這樣的立法會產生一些對西方外交政策利益的想法,一點也不過份。就像我之前所主張過,問題在於這樣子的立法行動在阿富汗簡直是不可行的: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如果最終的目標是斷絶塔利班鴉片掮客的生意,那全部買進未加工的罌粟花起不了什麼作用。有許多的面向可以去思考:管理環境、鴉片市場以及歐洲的藥物政策。 特別是:阿富汗沒有太多徵稅和管制的能力,尤其是鴉片這種高收益的非法藥品。中央政府無法控制常規且正當的農業,對犯罪及恐怖份子所擁有的農作物一籌莫 展。政府本身無可救藥的貪腐,許多政府官員早已接受罌粟種植集團的回扣或是賄賂。每個人都在猜,這樣的結構在美國強加的管制環境下,該如何改變(如果會改 變的話) — 但如果這成功了,我會很驚訝。這有著太少的監督,以及太多的機會去玩弄這個系統,讓走私者持續有足夠的貨源。 著名的學者Barnett Rubin在這個議題有也舉足輕重,並在他部落格中刊載了三部曲文章。在第一篇文章中,他探究了美國新的提議將使得: 施行這項策略將會導致南部區域的安全急速惡化,進而削弱阿富汗政府。阿富汗人將會斷定(如果他們尚未如此的斷定)美國並未視阿富汗為主權國家,外國人在阿富汗只為了追求自己的目標,而非幫助阿富汗。大部份鄉村本來支持或對政府採取中立態度者,將會倒向塔利班… 這些歸納的根據是罌粟種植擴散至阿富汗主要經由東部和南部普什圖族(Pashtun)的區域,而去年罌粟的種植的減少主要在北部的省份(詳見聯合國秘書處藥物管制和預防犯罪廳評估調查第19頁之分布圖)… 然而最重要的,是這個分布圖所顯示的只是罌粟花。美國的策略從來沒有強調、討論、或提到「毒品金錢交易」在阿富汗北部是否減少。它從沒有...今天一些為反毒品背書的官員被認為直接或間接的經由毒品非法交易成為百萬富翁。 在以不同的面向討論毒品如何藉著減少供應量及價格,在價值鏈上的不同點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之後,Rubin接著提出一系列的建議,其結論是: 加強根除及禁止毒品的種植,同時禁止另類的謀生之道,將會削弱安全性,並強化反政府勢力,並使得禁止毒品種植和另類謀生之道更為困難…阿富汗的現狀唯 有建立在以高度目標及經濟上的方式,有效限縮難以對付的核心反對勢力,同時大大地增加誘因(國際社會的參與者應該有著決定性的優勢),以拉攏民眾到政府以 及國際援助者這一邊。 這也非常符合其它要改正國家的「最佳」行動路線建議。關注的焦點之一當然是路線的安全性。Tom Perriello 探究這個面向並結論: 但貪腐、無能、(至少是)和軍閥和犯罪組織網路的共謀,這三者的有毒結合正在政府和人民之間開出一條裂縫,而謀反從其中漸漸產生。 的確,西方的駐軍似乎對於安全的狀態沒有幫助。自從最近一波戰爭開始(Abu Muqawama 詳細說明讓奧薩瑪賓拉登經由該國和巴基斯坦交界的Tora Bora逃脫追捕的誤判)阿富汗目前的安全局勢似乎到達嚴重的臨界關鍵點。Péter Marton 探究荷蘭在阿富汗南部的烏魯茲甘省(Uruzgan)的角色並指出: 第二個我所要提及的議題,是六月和七月發生在烏魯茲甘省的汽車爆炸(分別在首府Tarin Kowt和 Deh Rawod地區)如同這家保守派的荷蘭日報 De Telegraaf...

全球之聲一週間 0910-0916

16 九月 2007

以下為各位整理世界過去一週在全球之聲的動態: 部落格存在的一大優點,便是讓人民能直接表達出心中對事物的看法與感受,無論是欣喜、憂慮、驚恐或憤怒,都得以坦然直言,毋需經過審核或刪修,也毋需考量利益衝突而卻步噤聲。印尼發生強震後,東南亞多國的部落格很快便出現各種即時反應,讓人縱然在遠方,也能在字裡行間感受當時居民的情緒波動;執政者上台時,總是背負眾多民意期待,也因此當爆發醜聞,人民的失望也更劇烈,隨著孟加拉兩位前總理先後遭逮捕,當地部落格正反意見眾多,但都對政局透露著濃濃失望氛圍;遺憾與失落情緒也同樣在伊朗蔓延,政府至今仍不願面對19年前政治屠殺事件,讓受難者家屬哀痛難以平撫。 在其他國家裡,部落格則清楚反映民眾之怒,我們總想像馬爾地夫是個美麗如人間天堂的度假勝地,但在當地社會底層,卻有無數來自南亞各國移工的血淚氾濫成災,卻時常不為外人所知,部落客便揭露他們的苦痛,並痛斥政府對此不聞不問;假若刻板印象進入媒體,便會強化人民對他者的既定形象,難以翻身,阿富汗民眾便不滿伊朗電視台的劇集醜化阿富汗人,要求伊朗改變此一陋習;飛利浦公司區域總裁受訪時的一句話,則引發巴西部落格一片撻伐聲浪,該公司產品也遭受池魚之殃,面臨民眾抵制。 事物一旦放上網路,要完全消滅便相當困難,以政治而言,便會是絕佳的今昔對照組,許多厄瓜多制憲會議候選人都設立了部落格,將政見公布在世人面前,未來他們假若當選,政見也將受逐條檢驗,如此看來,似乎也是另一種責任政治? 更多訊息請至全球之聲中文版網站,如欲收到每週訊息整理,請寄發電子郵件給中文小組負責人,主旨註明「我要收到全球之聲一週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