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導 來自 二月 2010
報導 來自 二月, 2010
印度:為森林抗爭
部落格Indian Tribals報導了印度拉賈斯坦邦(Rajsthan)烏代浦爾(Udaipur)區的保育森林的部族人民抗爭,他們努力爭取留在他們祖先的土地。 校對:Portnoy
印度:Twitter的社會行動
一個非營利性,從事兒童圖書出版的組織Pratham Books,在其部落格上告知,如何使用Twitter來幫助他們用行動圖書車將書送到印度加爾各答的一些孩童手中。 校對:Portnoy
巴基斯坦:讓風箏翔起
在巴基斯坦許多地區,特別是在拉合爾(Lahore),民眾會依據傳統以放風箏來慶祝巴桑特節(Basant, 春天之意)。然而這項傳統已經被中斷了好一陣子。2005年時,一位巴基斯坦律師在拉合爾法院主張「巴桑特節」不僅是一種印度教的民俗,還是個危險遊戲。
尼泊爾:君主制支持者癱瘓首都
支持君主制的團體走上尼泊爾街頭,要求恢復君主立憲,並將尼泊爾建立為印度教國家,迫使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癱瘓,首都街頭本應是百萬人口流動的繁忙景象,2月22日卻顯得荒涼,商家與學校全都關閉。尼泊爾文部落格Myssansar提供抗爭當天市區主要道路的照片。
埃及:進退兩難的情人節
先忘了你所認識的情人節。在瀏覽埃及部落格圈後,你會閱歷很多和情人節有關卻相互抵觸的反應和想法:有些人就是慶祝這個時刻、有些咒罵、有些譏它愚蠢、有些則相信它與宗教相背離。
印度:3G災難
印度部落客兼企業家Rajesh Jain說到:「印度早該在3、4年前就有3G的服務。但是,我們兜了一圈,發出更多的2.5G的許可證,因為這可以讓有權做決定的人賺入數十億美元。」 校對:Linting
剛果:就在手邊的鈳鉭鐵礦衝突
鈳鉭鐵礦(Coltan)這種金屬用於製造手機、電玩、電腦及家用電器的電阻器,但這種礦物類似於血鑽石,開採過程不僅造成生態浩劫、人權損害,更間導致剛果地區衝突。
宏都拉斯:聲援本地旅遊業
宏都拉斯歌手、作曲人、部落客Guillermo Anderson深信,國內觀光業有助於國家發展,近期他在部落格上發表名為「有間小旅館」,經許可後引用,認為「若要創造此種觀光業,必須得相信我國的本質與美麗,要相信各個族群均可受惠,對宏國人民的成功條件有信心,不需讓外國決定我們的未來」。
美國:切羅基原住民為聖地而戰
現居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切羅基原住民(Cherokee)正在反對興建電塔,表示位址將侵入他們的聖地Kituwah,切羅基人相當重視這座神聖山丘,相傳天神就在此賦予他們法律及第一把火,此後流傳近萬年。
克羅埃西亞:新總統,新氣象
2月12日,荷西波維克(Ivo Josipović)就任克羅埃西亞第三任總統,取代已屆滿兩任的卸任總統梅錫克(Stjepan Mesić),英國廣播公司刊載報導,詳細說明新總統的象徵意義,以及克羅埃西亞目標在2011年或2012年加入歐盟的過程中,可能面臨什麼阻礙。
伊朗:網路攻擊正熱
人們常認為網路是對話與和平交流空間,但在伊朗,政治衝突亦突變為「網路戰」,抑制言論自由則是最強大的武器。 以下這三項主要現象成敗不一,不過皆可稱為網路戰爭創新。
巴基斯坦:禁放風箏
Hamza Ahmad Qureshi及Momekh在部落格Lahore Metblogs寫到2005年巴基斯坦禁止放風箏,並討論合理化該禁令的愚蠢理由。巴基斯坦的許多地方,特別是在拉合爾(Lahore),傳統上人們藉由放風箏來慶祝巴桑特(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