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 2007

報導 關於 拉丁美洲 來自 二月, 2007

玻利維亞:要改國旗了嗎?

  26 二月 2007

原文:Bolivia: The Changing Face of the Flag 作者:Eduardo Avila 譯者:Leonard 校對:Portnoy 相片攝影者為Patricia Vargas Claudio,經許可後使用 2005年12月玻利維亞總統大選時,國家象徵就已成為議題,當時總統候選人Jorge “Tuto” Quiroga指控對手Evo Morales企圖更改原本的黃綠紅色國旗,換成彰顯原住民榮耀的旗幟(wiphala),在競選期間,這面代表原住民的多色橫盤狀旗幟便時常出現,Morales當選後的慶祝遊行也有這面旗。Quiroga及其政黨PODEMOS均認為,這幅旗幟無法代表非原住民,唯有目前的三色旗才能象徵多元文化的玻利維亞,不過Morales及其政黨MAS強調,他們無意更換國旗。 不過後來出現原住民旗的正式場合愈來愈多,例如部落格Willy Andres出席一場研討會時,一名內閣部長所播放的投影片角落便出現原住民旗圖案;而在國營電視頻道標誌上,部落格「Plan B」作者Sebastian Molina也注意到奇怪之處,過去由黃綠紅色三個三角形的標誌消失,改為與原住民旗相仿的新標誌。官方宣稱由九個正方形組成的新標誌代表國家九個地區,但Willy Andres覺得政府意圖非常明顯。除此之外,國會亦通過新法,將原住民旗列為愛國象徵,不過Sebastian Molina也指出其矛盾之處。 我發現國會已在討論是否將原住民旗列為國家象徵,可是這一切卻與政壇現象有矛盾之處,各位知道是誰提案的嗎?竟然是在野的PODEMOS,由副黨魁Rodrigo Paz Pereira 提出,後來這項討論只停留在提案階段,並未進入正式立法程序。 重新整理一下…執政黨MAS在國營媒體將原住民旗稱為「國家象徵」,但卻不願意將之列為愛國象徵,可是為何總統府外又掛著原住民旗?他們是否對人民坦誠?在野黨PODEMOS「指責」政府企圖讓原住民旗成為愛國象徵,並表示要「捍衛三色旗及玻利維亞主體」,之後卻又在國會裡提議讓原住民旗成為國家象徵,立場究竟是什麼?他們是否對人民坦誠? 本文最初相片取自於部落格Arquitecta,由部落客Patricia Vargas Claudio所攝。

玻利維亞:嘉年華前求天放晴

  19 二月 2007

原文: Bolivia: Rain, Rain, Go Away … At Least Before Carnaval Starts 作者: Eduardo Avila 譯者: Leonard 校對: PipperL 本週末將連放四天假,嘉年華氛圍瀰漫空氣中,多數人都在注意Oruro的嘉年華,這可能是全國最知名的一場活動,而且也經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確認為人類重要口傳與無形文化資產,當人們正期待嘉年華會到來,Oruro的部落客Hugo Miranda擔心,雖然法律已明文禁止,但跨區域的運輸票價可能趁機調漲。除此之外,Oruro地區也剛降下了豪雨,Miranda憂心天候可能壞了大事,他在部落格Angel Caido [ES]裡放了一些影片,記錄城市中大水不退的情況。 聖嬰現象所造成的豪雨也影響國內其他地區,Willy Andres在他的Flickr帳戶裡反映Santa Cruz降下暴雨的狀況,此次水災也直接影響到一名Santa Cruz的部落客,Claudia Peña Claros在她的部落格Inutil Ardor [ES]寫道: 我的房子遭大水沖毀,現在走進屋裡,屋頂都掀掉了,直接看得見天,牆壁也東倒西歪,好像剛經歷戰爭一樣,上週大雨過後,牆壁不斷滲出水來,使情況更加惡化。 雖然許多玻利維亞人正與惡劣天候對抗,他們還是沒有忘記嘉年華。居住於南部Tarija地區的部落客Marco,在部落格Pandemónium [ES]提到,雖然國內各地嘉年華有所不同,但多數都是為與「摯友」(Compadres)一同慶祝,Compadres一詞是由「Como(正如)」與「Padres(父親)」結合而成,人們會在此時送禮給重要的朋友。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摯友,只有真正值得尊重與忠誠的人才算是摯友,禮物則象徵著手足之情,通常你也會成為摯友子女的教父或教母,因為compadre也有「如父」或「如母」之意。 Paceño的部落客Alfonso Gumicio在部落格Bitácora Memoriosa [ES]提到,家鄉有種稱為「Pepino」的傳統,那是種可能源自於義大利的嘉年華人物,長得很像小丑,不過又揉合了玻利維亞原住民的部分特色,是種多元文化融合下的產物。 人們對嘉年華的興奮之情確實掩蓋某些重大消息,例如玻利維亞總統Evo Morales訪問巴西,重新協商天然氣的出口價格。現居於巴西的Sergio Asturizaga 在 Así Como Me Ves Me Tienes [ES]指出,過去政府所簽署的合約,讓巴西能以較低價格購得天然氣,即使國際價格高出許多。巴西總統Luiz...

智利:移動三條冰河

  8 二月 2007

原文: Pascua Lama, Chile: Moving Three Glaciers 作者: Rosario Lizana 校對: Leonard 你是否能想像為了開採金、銀礦,移動三條覆蓋在全球最乾燥沙漠的冰河嗎?你是否會同意立法,准許民間採礦公司擁有兩國邊境的經濟權?以下故事是帕斯瓜拉瑪礦場(Pascua Lama)的悲歌。 為了讓各位對此議題有清楚概念,部落客fcadia[ES]仔細解釋了前因後果。 帕斯瓜拉瑪礦場位於智利及阿根廷高海拔山區,北至智利的第三區(third region,即為阿塔加瑪沙漠地帶),南及阿根廷的聖胡安省(San Juan),該礦場為兩國共同擁有,目前由巴瑞克金礦公司(Barrick Gold)暫時管理,該公司將初步投資14.5億美元,探測並開採藏於千年冰河下的金礦,這些冰河是全球最乾燥沙漠之水源。 若要在這地方發展礦場工程,民間企業必須要透過立法程序,以取得超越雙方國家法之特殊權力,因此巴瑞克金礦公司先前就擬定相關法律條文,並在1997年由阿根廷總統曼寧(Carlos Menem)以及智利總統福雷(Eduardo Frei)批准通過。礦工協議書(miner agreement)使帕斯瓜拉瑪礦場擁有重要策略地位,故若此礦場工程順利進行,將來任何一家跨國公司都能效法此例,開挖智利及阿根廷邊境的天然資源。因交通不便,阿根廷邊界的水源及礦產一直未被開發,倘若資源的主權及控制權落在過渡公司手中,這些資源將任其宰割,人們好幾世紀以來不斷重視及關心這塊自然環境,但這些公司將在這裡建立一個無人能管的經濟帝國。 此外,據Atina Chile[ES]部落格的消息表示,採礦公司未有保護自然資源之措施,礦場工程包含移動三座冰河,總面積達24公頃,華斯可谷(Huasco valley)的水源全仰賴這三座冰河。 此礦場工程計畫開發1700萬盎司的黃金以及6.35億盎司的銀,預估前十年的黃金年產量大約是75萬盎司至77.5萬盎司,銀礦年產量則為3000萬盎司。 自從礦場工程一事登上智利報紙頭條,民間即出現許多抗議活動。 這有一個非正式的部落格,記載著從2006年1月迄今的相關文章,另外還有一個fotoblog[ES]部落格,相關人士在其中籌辦文化活動,告知民眾此項議題。網路部落格集Atina Chile[ES]也有一篇合力完成的文章及其內容概要,內容包括此項議題所有相關資訊。